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东亚一体化路径之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00:20 和讯网-《财经》杂志

  一出关于东亚地区合作与竞争的大戏正在若明若暗地上演

  □本刊记者 黄山/文

  11月18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在韩国釜山举行。“建立共同繁荣的亚洲开放社区”是东道主韩国为此次会议定下的主题。在此之后,美国总统布什行将展
开对中国的第三度访问。一出关于东亚地区合作与竞争的大戏,正在若明若暗地上演。

  “一个共同繁荣的亚洲开放社区”,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主题。它包含着两个潜台词。

  第一个潜台词:共同面临的地区性机遇或挑战,正在使区内国家一体化趋势加强。正如美国外交关系学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亚洲经济高级研究员爱德华林肯(Edward Lincoln)所说,他预期APEC会议将会有三个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12月WTO贸易部长香港大会;11月9日在北京举行的朝核问题

六方会谈第五轮第一阶段会谈;以及近来令人色变的禽流感。此外,像区域
能源
安全合作、反国际金融犯罪、建立灾难反应和预防体系以及反恐等方面,都涉及各成员国之间信息共享的话题。

  第二个潜台词:亚洲在寻求一体化进程之道,这个进程对美国是开放的。

  自1993年APEC在美国西雅图举行首届会议以来,这一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模式已经历了12个年头。其间,APEC也遭到各方诟病,对其最主要的指责来自美国。

  林肯表示,由于APEC的运作是建立在成员国自愿、独立行动的基础上的,缺乏约束性,美国多年来一直试图重塑APEC,将重点放到基于约束性机制上的合作上。

  东盟(ASEAN)国家的立场则与美国相左。从1967年成立之初的五国,发展到1997年之后的十国,东盟已成为东亚地区多边格局下极为重要的一“边”。用美国国防大学国家安全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菲利普桑德斯(Phillip Saunders)的话说,1997年3月成立的东盟地区论坛(ARF)以及1996年由新加坡总理吴作栋发起的亚欧峰会(ASEM),使东盟具有联系亚洲同亚洲外国家之间论坛的作用,东盟也因此成为东亚外交和经济事务的焦点。

  除了东盟因自身实力而拥有的在东亚事务中的话语权,它同中国日益紧密的互动也使其分量日益上升。最重要的标志是中国同东盟之间2004年11月签订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此外,中国愿意接受东盟的《友好合作条约》所规定的不诉诸武力解决争端的原则,以及中国同东盟就南海问题签订《行动声明》,都是双方频繁交往、互动的表现。

  通过上述双边的往来,中国与东盟携手向其他各方传递这样一个信号,即中国认同东盟所倡导的范式。外交学院秦亚青教授认为,东亚地区正呈现一种“社会文化模式”趋势。

  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沈大伟(David Shambaugh)则指出,东亚地区体系的一大特点,就是中美关系在其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分量,而两国关系又主要体现为实力关系(power relationship)。因此,尽管目前东亚的地缘结构尚未出现中美两个大国竞争的态势,但实力政治确实影响到彼此对对方意图与举动的判断。

  即将于1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东亚峰会(East Asia Summit),使美方对东亚地区体系的未来前景抱有疑虑。该峰会与会方包括东盟十国、中国、日本、韩国(即参加东盟“10+3”峰会的13国),以及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形成所谓“10+6”模式。美国之所以未受邀参加东亚峰会,出于一个技术原因:参加者须接受东盟《友好合作条约》,而美国迄今并无计划签署上述条约。

  美国前驻华大使芮效俭(Stapleton Roy)表示,是次峰会包括东亚地区最南端的两个国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甚至也接纳了传统上属于南亚地区的印度。但美国并没有被邀请与会,美国有理由感到“关注”。

  沈大伟说,美国并非亚洲国家,本无必要参与到每一个东亚地区的组织或者论坛中来。然而,考虑到是次峰会也包括传统上并非东亚范围内的印度,而且美国同所有这些东亚国家都存在很强的政治经济联系,美国对未被邀请参加峰会存有相当大的疑虑。

  但芮效俭也指出,目前东亚地区尚未找到一个最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框架结构,因此,任何努力和尝试都是可能的。也就是说,至少在眼下,尝试一个没有美国参与的、纯粹由东亚国家组成的地区性组织架构也是一种选项。考虑到中美双边关系的性质,以及中国在东亚地区日益增加的影响力,美方部分人士对美国未能参与东亚峰会感到疑虑,是可以理解的。

  对类似的疑虑,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崔天凯的回答在中方颇具代表性。在11月3日包括芮效俭等美方人士参加的一次午餐会上,崔发表演讲,表示中国支持东亚地区进行多种地区结构(Regional Architecture)的尝试,中国既支持APEC,也支持东盟地区论坛和东亚峰会以及其他多边机制。“中国希望这些机制可以自然发展,得出结果。”

  在同日早些时候外交学院举行的中美关系与东亚地区合作研讨会上,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长郑必坚所做主旨讲演,也引起了美方高度关注。他说,中国在21世纪的和平崛起,需要中国集中一切力量谋求自身发展。这意味着中国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同时也不需要去威胁任何国家和个人;此外,中国的发展是在独立自主基础上,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走同一切相关国家深化依存、合作共赢的道路。

  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亦告诉《财经》,对中国来讲,只要(多边)机制有助于东亚的共同利益发展,都是好事情。

  乔治华盛顿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斯里特(Amy Searight)亦认为,尽管美国同澳大利亚、日本、韩国、菲律宾以及泰国之间的双边同盟依然是其亚洲战略的核心,但美国也越来越依赖APEC以及东盟地区论坛作为其地区战略的两个支柱。通过这两个支柱,美国可以将东亚地区更紧密连接在一起,推动地区合作,在和平的多边关系中同中国和俄罗斯进行接触,同时赋予其在东亚地区的主导地位以合法性。

  而在中国方面,用斯里特的话说,就是从亚洲多边主义的学生转变成多边主义的大师。中国近年来更乐意于倾听来自本地区其他国家的声音,并愿意通过调整观点来寻求共同基础。中国看来并不愿意主导亚洲组织机构的议程,更愿意同其他国家一道追求共同的地区目标。

  从这个角度讲,寻求多边机制来解决东亚地区面临的问题,同中美两国的利益并不相悖。而真正困难的,是具体多边机制的职能如何,及其同已有经济、安全架构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特别是中美两国不能就这些问题取得某种一致,那么东亚地区未来的架构就依然是不清晰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