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南方周末:伯南克挑战之下将会走向何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16:49 南方周末

  时卫干

  尽管伯南克一直坚持要加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但伯南克带领下的美联储会把美国经济甚至是世界经济带向何方?答案目前并不明朗。

  11月4日,美联储将短期利率从3.75%上调到4%,这可能是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最后一
次动用利率工具对抗通货膨胀。这位传奇人物将于明年1月31日结束长达18年的任期,继任者是本-伯南克(Ben Bernanke)。

  本-伯南克,美国现任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之前有过在美联储担任三年理事的短暂工作经历。10月24日,当布什提名伯南克接任美联储主席时,伯南克这个名字瞬间传遍了世界。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元是全球最通用货币、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是全球最重要的利率标准,伯南克未来的一举一动将受到密切关注。

  不过对伯南克来说,最大的挑战可能不是其他,而是其传奇前任格林斯潘。从1987年至今,格林斯潘担任美联储主席已经18年,历经里根、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等六届政府,其间经历过1987年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com”泡沫破灭带来的经济衰退、“9·11”恐怖袭击等等,但格林斯潘往往能够“化险为夷”,带领美国人从而使全球经济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1987年格林斯潘接任联储主席之时,货币供应量是当时几乎所有的中央银行选择的中介手段。但是,格林斯潘却逐渐选择利率作为货币政策最重要的中介手段,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广。格林斯潘执掌美联储18年,最核心的秘诀在于灵活运用联邦基金利率这一工具来调控整个经济。格林斯潘曾经在1年内9次降息,也曾在1年内10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成为他最得心应手的工具,也成为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变量,而格氏此法也彻底改变了高增长与高通胀相伴随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

  对于伯南克来说,他的挑战是如何在前任的盛名之下,解决好三个棘手的难题。

  首先,伯南克要面对国内的经济形势。目前,美国通货膨胀的情况甚至比格林斯潘1987年上任时还要糟糕,而美联储自去年6月份以来连续10次加息也未能缓解市场对通货膨胀的担忧。如果出于美国内部经济需要的考虑,伯南克担任主席后首先要做的事情依然还是加息。但是,正处于缓慢复苏之中的全球经济受高油价的打击已经够大,如果美联储继续升息,全球经济能否承受?这是一个包括美国人在内的所有人都必须严肃讨论的一个问题。

  其次,伯南克一个重要主张是货币政策应该以固定通货膨胀为目标,而格林斯潘18年来一直奉行经济增长优先目标。这意味着格老时代形成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可能进行重大调整,这对美国整个金融体系来说是一场严峻挑战。尽管从全球范围看,欧洲中央银行、德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货币政策都已经将通货膨胀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但所有这些国家都不能明确证明设立通胀目标能够促进经济增长。

  第三,伯南克最需要证明的,是他的领导能力和应变能力。从伯南克的职业生涯看,在公共政策方面他鲜有经验,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大学里教书。美联储主席这一职位,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背景,更重要的是必须能够从繁杂的现象与数据背后寻找真相,格林斯潘之所以成功,在于他拥有超常的应变能力。现在该看伯南克了。

  在结束这篇文章之前,我们有必要再回顾一下近年来伯南克两个引起广泛争议的观点。

  2002年冬天,伯南克初任美联储理事,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通货紧缩,他暗示美联储甚至会采用包括印发货币在内的非常规措施。伯南克的这一表态震惊了整个金融市场,因为过去几乎没有任何一位美联储理事如此强硬过。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未来伯南克可能会推行比较强硬的货币政策路线。

  今年初,伯南克再次发表言论,认为美国之所以连年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的双逆差,与其说是美国挥霍造成的,倒不如说是其他国家过度节俭的结果。从这一逻辑出发,一方面美国会督促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当然包括中国)增加消费、减少储蓄,另一方面美国会要求贸易伙伴降低经常项目逆差,而这将加剧贸易摩擦。

  蒙塔古-纽曼(Montagu Norman)第一次

世界大战之后担任英国中央银行行长将近25年之久,他名昭天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从不公开发表任何谈话,在那个时代,所有的中央银行家们都信奉“神秘”原则。尽管伯南克一直坚持要加大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透明度,但伯南克带领下的美联储会把美国经济甚至是世界经济带向何方?答案目前还很不明朗。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59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