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既不自由浮动也不长期固定--解剖新加坡汇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4日 12:36 21世纪经济报道

  实习记者 邹靓 本报记者 历志钢 上海、北京报道

  “B、B、C”原则

  长期以来,新加坡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董事总经理王瑞杰HengSweeKeat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提到了三个字母:B、B、C。他认为,这三个字母简单扼要地概括了过去27年新加坡货币政策的根本原则。

  第一个字母B代表预先确定但是不对外公布的“band”,也就是允许的汇率浮动区间(称为政策带)。

  根据MAS的汇率政策,汇率可以在不公开的浮动区间内波动,从而使汇率制度具有承受外汇市场短期汇率波动的灵活性,同时也为难以准确测定的新加坡元均衡汇率水平提供一定的评估缓冲区间。

  为了使汇率保持在合理的区间内,新加坡货币当局通常会进行“逆风干预”。当汇率超出政策区间,货币当局即会买卖外汇,使汇率重新回到政策带的范围之内。

  为了避免币值的偏差,MAS会周期性地调整汇率浮动区间,一般来说,调整周期在3个月左右。

  第二个B是对“basket”篮子的选择,也就是选择一篮子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维持新加坡元稳定的国际货币。这种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政策保证了新加坡的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根据新加坡主要的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新加坡选择了一篮子货币作为新加坡汇率的参照,而货币篮子里各种货币所占权重取决于新加坡与该国的贸易依赖程度,同时其具体组成会考虑新加坡贸易模式的变化而进行周期性调整。

  最后的C则表示crawl 爬行,这意味着如果有必要调整汇率,则是循序渐进地进行,从而避免了突然大幅调整的风险。

  新加坡的汇率制度减轻了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出现短期过度波动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亚洲金融危机中可以看出,新加坡在一个非公开浮动区域中管理汇率的政策,能提供足够的弹性,帮助克服外汇市场及不确定经济条件下的预期波动。

  此外,有管理的浮动提供了充分的弹性来适应新加坡元均衡价值的变化,也避免了货币估计的严重偏离。比如,从1985至1997年,新加坡元对美元和其他贸易伙伴的货币就一直处于上浮的状态。这与均衡真实汇率的上浮趋势是相符合的,同时也反映了这一时期经济基础的强势。相类似的,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汇率也随着均衡汇率的下降而呈下浮趋势。

  不少国家选择BBC机制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种汇率机制能降低通货膨胀。

  通常情况下,为了保证一国的对外竞争力,货币当局总是希望稳定实际有效汇率,即实际有效汇率的变化最好为零。因此,货币当局可以通过控制名义有效汇率的贬值率,来达到控制通货膨胀的目的。

  “既不自由浮动,也不长期固定”

  “既不自由浮动,也不长期固定”是新加坡汇率制度的主要特点。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亚洲国家是钉住美元(或一篮子货币)还是自由浮动一直存在争论,而新加坡模式则与传统的看法完全背离。

  为什么新加坡货币当局采取管理下的浮动汇率?

  MAS的答案是:这能帮助新加坡货币当局在保持新加坡元购买力的同时,在股票市场更富有弹性。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如果允许货币自由浮动,对于类似于新加坡这样的开放并且很小的市场,面对1980年代中期的衰退和亚洲金融危机这样的情况就将显得无能为力。

  在新加坡货币当局看来,汇率是控制通货膨胀最有效的工具。其他可能的间接目标,尤其是利率,在削减实际经济的活动或者居民膨胀支出方面并不是那么有效。浮动政策的主要优点是保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但在新加坡当局看来,这与新加坡没有很明显的关系。

  而如果自由浮动,汇率的可控性就会减弱,这对于新加坡经济的影响将会很大。

  不选择固定汇率也是新加坡权衡以后的结果。

  固定汇率制可能会导致新加坡难以消化从国外而来的打击。由于新加坡是小型且开放的自然经济环境,汇率是保持国内物价稳定的最有效的工具。而达成这个目标的唯一途径就是,新加坡元与一篮子货币而不是单一的锚定货币相固定。

  MAS汇率管理

  长期来看,无论是名义的还是真实的汇率,新加坡元都呈上浮趋势。

  汇率的上浮抑制了进口和国内的通货膨胀。1981-1997年的国内通货膨胀平均在2.3%,比同期平均4.6%的国外通货膨胀率要小。

  不仅如此,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并有经济过热之嫌的时候,上浮的新加坡元冷却了国外需求,缓和了薪酬压力,因此也缓和了国内需求。新加坡元的真实上浮激励了出口商,使得他们不断推动价值链以保持竞争力。

  为了平稳短期汇率水平,避免汇率误差,新加坡货币当局时常干预市场。货币当局试图引导汇率使其符合经济基本原理。干预行为的目的是要使基于贸易的新加坡元的价值保持在一个特殊的浮动区间之内。这个举措的好处是:富有弹性,且能使干预程度减到最小。

  来自新加坡的观点表明,新加坡货币当局的“逆风干预”政策在保持汇率在浮动区间之内,通常是很成功的。举例来说,1990年代新加坡货币当局的干预就使名义有效汇率实现了稳步升值。相反,在亚洲金融危机时,货币当局支持市价的干预措施避免了汇率跌至浮动区间之外。

  在避免国际炒家的蓄意攻击上,还有三个方面的因素使MAS对汇率的干预行之有效。

  其一是谨慎的财政政策使得货币当局无需向新加坡政府注资,只要集中精力于其稳定物价的主要职责。

  其二,货币当局的市场公信力来自于其所沿袭的货币政策:保持低通货膨胀率和长期的经济增长。

  此外,MAS在新加坡元问题上的非国家化政策以及其拥有的大量外汇储备也避免了汇率大幅波动,从而可以较好地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定。

  不过,基于贸易的货币篮子的相对波动并不是绝缘体。通常,第三国的货币浮动会对经济有一些影响。因为在美元走强的时候,新加坡元更多地跟随美元。

  事实上,货币篮子里各成员的剧烈波动问题并不是新加坡独有的。对于主要货币的剧烈浮动,新加坡能做的极少。

  而那些钉住美元的周边货币需求减缓时,对新加坡也有一个间接的冲击。例如,1990年代中期美元和日元之间的巨大波动,就带来了1996-1997年东南亚出口贸易的下降,从而引发了之后的亚洲危机。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新加坡新闻 全部汇率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