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纵论天下)钱太多了会扎手?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21日 16:25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就连经济学的泰斗、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无法解释美国经济的“怪”现象:美国人其实“没钱”———美国家庭平均只将收入的0.9%用于储蓄,美国政府更是债台高筑。如果按照经济学原理,美国应该加息,从而拖慢经济增长。可事实上,尽管美联储已经连续多次加息,长期利率却一直下跌,目前已经跌至4%以下。居民和企业投资却一直增长,占了GDP的16.5%,远高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水平。美国经济也没有放缓的迹象。

  圣杯原理失灵

  种种现象表明,作为经济学家的魔咒,所谓“圣杯原理”失灵了。这个原理是这样描述的:一个国家的储蓄越多,投资的能力就越强;投资越多,特别是对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资,生产力增长得就越快。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世界各国不是钱太少了,而是钱太多了。中国通过大量的出口,积累了丰厚了家底;日本企业利润可观,却只赚不花;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则大发“油”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今年,全球的储蓄率是至少20年来最高的。就连子吃卯粮的美国,今年首季的储蓄率也占了国民收入的14.7%,高于两年前的12.8%。别以为这些事情与我们无关。储蓄多了,利率就会保持在低水平,民企融资的成本大为降低,繁荣经济所需的设备和基础设施也可以大量“问世”。然而事情总有另一面,世界经济并不能立即消化太多的钱,成本过低的资金不是促进投资,反而使经济过热、资产价格过高,从而埋下了泡沫崩溃的祸根。目前,无论是上海、巴塞罗纳还是三藩市,都出现楼市过热的现象;中国的建厂热很可能使之在未来几年都会消化不良;美国赤字高企,则随时引发美元汇率跳水;冷轧板和乙烯的价格近期大幅回落,而汽车价格在过去1年内大跌20%。这些都是“富贵病”的征兆。

  人民币升值美国受害

  “水浸银行”也使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变得更加微妙。那些向中国施压的美国议员知道吗?如果人民币升值,美国就必须加息,因为中国的盈余减少了,美国国债也就只好少买一些了。此外,各国的经济决策者无所适从。例如,在2003年,由于全球经济不景气,日美等国的央行都保持低利率;可到了2004年,各国央行都陆续加息,而世界经济反而强劲复苏,增长率高达5.1%。这可怎么解释?IMF预计,今年的全球储蓄额将高达11万亿美元,几乎等于美国经济总量。这么多的钱要寻求出路,加上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储蓄对于各国经济的影响不言而喻。虽然有一些经济学家怀疑储蓄率是否如此之高,但对于多数投资者来说,问题不在于是否存在着储蓄泡沫,而是这泡沫将持续到何时。油价高涨令大量的财富转移到产油国。例如,俄罗斯的贸易盈余从1年前的650亿美元增长至1000亿美元。多数阿拉伯国家的股市都是牛气哄哄。阿联酋股市在今年内上升了105%,沙特阿拉伯股市也暴涨了65%。而另一方面,绝大多数黑金都是以储蓄而不是再投资的方式重新进入国际金融市场。许多产油国只顾赚钱,对于投资于石油勘探开发并不感兴趣。例如,墨西哥宪法规定,在寻求油气资源时,国有公司不得与外国企业合作。日欧企业赚钱养退休者发达国家则是另一情况。日本和欧洲的企业通过出口累积了大量的盈利,但它们在投资一事上却极为保守。原来,日本和欧洲已经进入白发社会,大量的老龄人口迫使大量的资金被用于退休养老基金。最新的数据显示,在截至今年4月的上一财政年度里,日本的经常项目盈余高达1710亿美元,而一年前只有1570亿美元。德国的国内需求疲缓,失业率高达两位数字,但它的经常项目盈余也高达1000亿美元。韩国央行曾对5400间公司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它们在2004年底时积累了650亿美元的盈余,但在今年首季有意投资建新厂及进设备的只有3.1%。在这种背景下,中海石油斥巨资收购优尼科的举动显得非同寻常。一些西方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年贸易盈余已经达到近700亿美元,而这些钱以前全部通过储蓄,特别是购买美国国债的方式进入国际金融领域,而中海石油收购案标志着中资企业出海收购浪潮的开始。至今为止,大量储蓄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仍是良性的。“不值钱的钱”已经在许多领域显示出它的魔力。在过去30年间,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而通胀率只是略微上升。大量的风险资本促进了企业的革新,企业对于研发也舍得投入血本。然而,好日子是建立在不稳固的基础上的,极大的风险在考验着全球经济。储蓄吹大楼市泡沫最大的风险是,多数储蓄流入一个国家。目前,美国一家就吸收了全球储蓄的3/4,结果导致美国去年的经常项目赤字高达6680亿美元,占了GDP的5.7%,只要有一个国家厌倦了给钱美国人花,就会立即引发骨牌效应,美元汇率会快速下滑,美国被迫加息。(章军)(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