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阳波
人往高处爬,每一个人都梦想将来有一天独当一面当主管或老板。然而,不能当好一个部属的人,很难成为一个好主管。要当好部属,如何与主管相处便是职场的必修功课。孟子说:“见大人则藐之”,以现代的观点来看,可以引伸为“见大人则友之”,和主管或老板做朋友。
和主管做朋友,第一层意思就是要和主管互相帮助。一般来讲,组织里的上下级关系来自任务和命令,下属只是执行上级指示来实现上下关系的正常化。因此,上强下弱是这种关系的显著特征。事实上,现在的组织经过科层化以后,已经失去活性。企业找人才都用考试,先考的先进,先进的先升,大家只是在排班站队,按规定做事,完全忽视人和人之间还有一层平等的关系。
然而,古时候不少明君与清官,要找人才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实行访查。刘备的“三顾茅庐”就是典型的脍炙人口故事。俗话说:“鱼帮水,水帮鱼”。没有鱼的水是死水,鱼没有水必成死鱼。刘备了解这个道理,以朋友之道来对待诸葛亮,而诸葛亮则以鞠躬尽瘁予以回报。试想,如果我们不把主管当朋友,就不可能鞠躬尽瘁;主管不把你视为朋友,自然就不会注意到你的表现,也因此不利于你的成长。因此,应该把主管当成朋友,与他一起打拼事业,一旦主管成功了,你也有可能跟着水涨船高,这样不是很好吗?
和主管做朋友,第二层意思是与主管友善。“朋”字是两人友善、形影相随的意思。当然,除非工作需要,我们未必就去和主管形影相随,但态度上的友善则是绝对必要的。
部属即使不会长袖善舞,至少也会察言观色,不轻捋主管虎须,这样在自己羽翼未丰的时候能得到主管的提携和保护,无疑是损耗最小、获益最大的经营策略。
和主管做朋友,第三层意思是不要和主管做敌人。宋太祖赵匡胤刚得天下时,寝时难安,因为他是因军人政变而走上皇帝宝座的,他深知今天能上台,明天他也可能被别人所替代。为了不让五代动荡政局无休止地延续下去,他自导自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游戏,因而和平解决了困扰百年的军阀乱政局面。那些大将军们如果不能选择和赵匡胤做朋友而自觉退位,则双方必然成为敌人而兵戎相见。
新世纪的竞争,除了比科技、比资金以外,另还有一点就是必须有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如果“祸起萧墙”,就算有再高的科技、再多的资金,也不会有强有力的竞争力。覆巢之下且无完卵,如果企业竞争失败,员工也不会比老板的日子更好过。企业组织里的上下关系,不是上对下,就是下对上,或许你的主管并不主动想和你建立友善关系,但作为一个进取的现代企业人,是不是可以从自己出发,主动去设法营造一个和谐的工作环境,使自己的公司变成一个强而有力的战斗体呢?
领导要学会放风筝,风大的时候松线,让它高飞;风弱的时候收线,以免它栽毁。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这风筝必然放得极出色。
宽猛相济
领导者常常自我烦恼:我是不是太严了?我是不是太松了?到底我该严一些,还是松一些?这些问题之所以产生,在于领导者把当领导像抓小鸟一样,有“捏了怕死,放了怕飞”的心理。
每一个领导者都希望能用最好的方法来领导部属,而这种最好的方法,拿现在的思潮来讲,应该是“柔性领导”,也就是仁宽之法。
然而,用全猛不好,施全宽也未必佳。曾耳闻某知名连锁超市,其内部管理极宽松,任何人犯了错,即使造成公司损失,至多也是调职处分,其余并不追究,结果,整个公司变成没有是非,大家都各凭本事迟到早退、溜班走人。像这样的公司,短期不倒,长期必栽。
用全宽、全猛都不好,那以不宽不猛、不太宽不太猛,有点宽有点猛好不好?当然好,只是没有谁可以定出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永久有效的宽猛适中的标准值。
您或许会想:既然宽紧合度这么难,那就不要做了!这样也不好。松紧合度不可能达到一药治百病、一次消费终身服务的梦幻效果,但在局部时空内却是可能的。因为,调节才是管理的本质,损有余,补不足,也就是宽以济猛、猛以济宽。
美国宪法虽然200多年来几乎没有改过,但民主党、共和党轮替执政,所展现的政治风貌迥然不同。总体来说,两党政策取向就像钟摆的两端,一方在开放经济上着力,一方必反之;一方在社会福利上毫不吝啬,另一方则必斤斤计较。而就是这样的钟摆,使得施政的松紧得以调节。
奇美实业许文龙非常照顾员工,为了让妈妈们安心上班,特地在厂区内办了托儿所和幼儿园,这对员工来讲,当然是仁政。但另一方面,他则严格要求受惠员工每年要挑出两天到托儿所当义工,帮忙老师照顾所有的孩子,只要谁不加入义工,就不准享受这项福利。这是从一件事本身的不同局部去调节,像自行车的轮子一样,轮圈硬、轮胎软,轮轴硬,轮辐软。领导者总会掌握一些资源,遇到宽猛松紧的问题时,就可以针对人、事、时、地、物各种不同的条件来调节。就像放风筝,风大与风弱时善于放收线,这样就会保持它的动态平衡,始终让它翱翔在天空。
矩之道
倘若你不想上司这样对待你,你就不要这样对待你的下属。古语中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此之谓矩之道也……”
矩就是大尺的意思。我们与上下左右前后的人相处,是有一些法则可以依循的,而这个法则就是矩之道。矩之道的逻辑是一种连续性的关系,不同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封闭关系,这种关系不会无限延伸。连续性的关系是你对前面的人怎么样,后来者就会怎样对你;你不想上司怎样对你,你就不要这样对待你的下属;你不希望甲部门的同僚拖延你的公事,你就要赶紧处理乙单位的事。以此形成一种良性循环的起点,矩之道就是指这样的良性循环。
在历经200年的工业化变迁后,许多企业也像政府机关一样,发展出庞大的科层化组织,一个人在企业中可能同时扮演上级与下级角色,因此,矩之道便有一种很高的自我教育价值,它可以时时让我们检视自己。当因为上司对待我们的方式恶劣而感到不快时,想想自己是不是曾经这样对待部属。如果大家都能经常这样去想去做,当上级的知道下级的难处,先给对方留一步路;当下级的明白上级的苦衷,也时时退让一步,双方之间就能挪出一个宽敞的空间,彼此都会觉得舒适,也才容易有稳定的表现。
矩之道影响的,其实不只是企业内的气氛,它还间接连动到业务的拓展。譬如说,业务经理因为绩效不彰遭总经理修理,心里很不痛快,回到办公室就把业务员骂了一顿,业务员出去拜访客户时,有可能就没有好口气,业务绩效当然更糟。如果业务经理懂得矩之道,不把自己受的气出在业务员身上,相信结果必然会很不一样。
过去,公营机构大多官僚气很重,大官找小官出气,小官找办事员出气,办事员就找小老百姓出气,弄得民怨沸腾。现在,民营开放,公营独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民营者强力的竞争逼得公营者们不得不改弦更张,官气变得和谐了,民怨自然也会逐步消减。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如果当不幸遇到令自己讨厌的上司,怨恨不再向下转嫁,则自己不致于成为讨人厌的上司;而我的下属也不会成为讨人厌的小主管或办事员。以此为鉴,众人效法,单位风气乃至社会风气岂不逐日好转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