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波兰的经验与教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6日 13:54 《财经时报》

  本报记者 邓妍

  在东欧,“后社会主义”的转型始于波兰。

  上世纪八十年代,波兰率先实施了多项改革。在经过十五年的转型之后,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0%左右。在所有国家中,波兰的转型衰退期最短,只持续了三年(即198
9年中期到1992中期)。相对而言,乌克兰的大转型衰退期至少持续了整整十年。

  波兰由此被公认为是改革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一些评论家甚至说“波兰出现了经济奇迹”。

  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哥哲哥·科勒德克却说“谈不上有什么奇迹”。他在7月12日“中国改革高层论坛”上指出,现在更应该思考的是,许多方面,波兰在应对大转型挑战上为何要强于其他国家。

  科勒德克是波兰经济改革的主要设计师。在1994年至1997年首次出任波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期间,他使波兰加入了经合组织(OECD);在2002年至2003年再次担任波兰副总理兼财政部长时,他又在波兰加入欧盟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勒德克的话,值得中国的高官们侧耳倾听。

  波兰改革的四个阶段

  科勒德克将波兰的改革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无治疗的休克”阶段(1989-1993)、“波兰战略”阶段(1994-1997)、经济降温阶段(1998-2001)以及重新回到快速发展轨道的现阶段(2002-)。在不同阶段,赋予波兰的经验教训各自不同。

  在“无治疗休克”阶段,波兰实行了很大程度上“过头”的稳定政策:不重视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度和过快地实行贸易自由化,忽视国家刺激增长的作用。从而使转型成本大大高于最低限,效果却大大低于预期水平。结果失业率高企、通货膨胀率无法降低到一位数、结构性预算赤字上升。

  在第二阶段,经济体制得到巩固,使波兰于1994年与欧盟建立联系,1996年加入经合组织。最重要的是,由于实行了结构性改革与发展的正确政策,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在这四年中,波兰人均GDP平均每年增长6.4%,累计幅度高达28%。

  从“波兰战略”阶段总结出的一条经验是,只有将制度改革和旨在实现资本积累的、有效分配的发展政策适当地融为一体,才能为快速的经济发展提供机会。忽视任何一点都不可能产生好的结果。

  第三个阶段是1998年到2001年的经济降温阶段。这一降温过程中执行的政策被指为具有“过度杀伤力”。在“波兰战略”的后四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在7%以上,而到2001年第四季度,则快速降低到0.2%。科勒德克认为,这是以教条的方式实行金融政策所产生的结果。

  从2002年到2004年,波兰再度回到快速发展的轨道并加入欧盟。在体制和实际操作方面,这一阶段改革的特点和力度都不同于之前。两个循序渐进的因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一是在公共财政上实行有深远意义的改革,力争使体制适应国家的能力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二是加入欧盟。

  这方面的主要政策是“公共财政恢复计划”,它为波兰的复苏提供了保障。在2004年,该阶段的主要的任务(即恢复高速发展)已经完成。2002年初,波兰GDP增长率为0.5%,到2004年上半年,迅速回升到6.5%。

  体制建设与政策的重要性

  1994年到1997年,即实现“波兰战略”的那几年,波兰本会持续下去的繁荣期,为何没有持续?在1998年到2001年,经济降温为何同样没有持续?发展趋势上的深刻变化到底取决于什么?

  在科勒德克看来,体制大转型的过程中,体制建设——即创建新的市场游戏规则和实施的法律和组织框架——至关重要,但政策也很重要。

  不断对体制进行改进,本身并不一定要(至少从短期的角度看)不断对政策进行改进。不断改进政策也可能会越改越糟,因为这还取决于其他因素,譬如经济学说,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架构和经济政策执行者的能力。

  当时的情况是:尽管在体制上取得了明显进展,但经济政策却越来越糟糕。最明显的弱点是财政和货币政策不协调,工业和贸易政策也不协调。

  正确设计金融政策

  科勒德克告诫的另一条经验教训是,在所有类型的所谓新兴市场中,尤为重要的是,要正确设计金融政策(包括财政和货币政策),因为金融政策会对边际储蓄倾向产生很大的影响,也会对资本积累的整个速度和投资量及其趋势产生根本影响。

  “人们只能有限度地依靠他人,最好的方法是依靠自己。”

  外国资本的流入如果不适当加以控制,就有可能导致对这类资本的过度依赖(尤其是在金融服务领域),而这对长期的发展并不总是有利。

  比如,在对外开放的一些阶段,波兰为短期投资资本涌入所付出的高昂代价必须付出额外成本。

  但要怪罪的并不是全球化或资本(就特性来说是贪婪的资本,就定义来说则是“投机的”资本),而是中央银行的错误政策。中央银行没有把握好国内利率,造成国际利率差异,从而致使“外国投资资本”在波兰酿成大祸。这造成了数十亿美元的损失。

  科勒德克强调,这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一些国家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中包括智利和马来西亚,中国和印度更不用说了。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