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中国纺织品遭遇特保调查 > 正文
 

美国棉花一半出口中国 中美纺织摩擦伤及美棉农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12日 02:18 东方早报

  美国对来自中国的纺织品进行限制,虽然保护了其国内同行业者的利益,但对美国棉花业界来说并不是一个利好消息。昨天上午,美国棉花公司中国区域负责人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美国限制进口中国的纺织品,美国棉花公司对中国的棉花出口也受到了波及。中国一些纺织企业因为担心配额问题,不敢随便接国外订单,为此放弃了原本比较肯定的棉花进口订单。据该负责人估计,4月至6月间,他所在部门的业务因中美贸易摩擦而遭受的损失应在20%以上。

  据悉,从5月初美国传出将对中国三类纺织品设限开始,美国纽约的棉花期货价格开始一路下跌。5月中旬,美国先后宣布了对中国棉制裤子、精梳棉纱等七大类纺织品的特保限制。这一措施出台不久,棉花期货市场再次出现连锁反应。美国高等级棉花的价格猛跌,出口同比缩水了70%,部分棉种到岸价在14000元/吨人民币以下。美国基协、美国棉花公司等一些较大的棉花公司都受到了贸易摩擦的影响。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出口到美国的纺织品贸易额为100多亿美元,但只占到了双方贸易额的6%。而去年美国对中国的出口额为447亿美元,其中棉花就达70多亿美元。美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棉花生产国,美国销往中国的棉花约占其总产量的一半。中国进口美国的棉花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对美国的贸易决策发挥牵制作用。

  在近日召开的2005`中国国际棉花会议期间,中国棉花协会会长周声涛对此分析指出,中国纺织业对棉花的需求量非常大,美国设限的做法,对中国纺织企业造成很大影响,势必直接影响对棉花的进口,最后影响到美国棉农、棉商和消费者的利益。

  无独有偶,美国国家棉花总会(NCC)总裁马朗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看法,他认为,对中国纺织品设限不是好的办法,应通过协商、谈判的方式解决问题。中美两国经济已紧密联系在一起,设限带来的后果,对美国的原棉生产者、贸易商也是非常不利的。

  中华美国学会常务理事、中国WTO研究会常务理事周世俭则表示,美国棉花一半出口到中国,纺织机械和纺织辅料大量出口到中国,中美如果发生贸易战,中方不是没有反击拳。在1983年的中美纺织品贸易争端中,中国就对美国动用了停止进口小麦、玉米、大豆、杜邦化纤的反击手段,最终以美国让步告终。据周世俭预测,双方如果僵持到最后,可能还得接受一个互惠互利的协议。

  作者:早报北京专稿 高森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棉花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