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2012到伦敦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7月07日 03:34 第一财经日报

  失败者巴黎的市民深感失望,但法国媒体还是对结果进行了客观的报道:《解放报》以《重在参与》为题,表达了巴黎人自我安慰的意味,《队报》则以《伦敦在微笑》为题对伦敦表示了祝贺

  本报记者 牛智敬 发自上海 本报特约记者 郭继光 发自新加坡

  昨天19:46,“年轻人”战胜了“浪漫”。

  54:50——浪漫的巴黎人又一次作别痛苦的申奥之旅,仅以4票之差,败给了大打“奥运为了年轻人”概念的伦敦人。

  之前,法国申办1992年、2008年奥运会的两次努力,均以失败告终。

  昨天,经过国际奥委会委员四轮投票,伦敦最终获得2012年(第30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

  “伦敦的获胜并不是偶然,他们陈述中的奥运为年轻人成长,得到了现场奥委会委员的一致认同。”中国奥委会前副主席、国际排联副主席魏纪中昨天在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决战狮城

  昨天的新加坡莱佛士城会议中心,更像是角斗场。100多位国际奥委会委员,拿捏着四个世界强国首都和一个世界经济中心的体育梦想。

  18:22,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宣布:“第一轮有效投票97票,多数票是42票。莫斯科不会参加下一轮投票。”一个月之前,国际奥委会评估小组的考察报告认为,莫斯科对于举办奥运会还缺乏详细的计划。

  18:26,罗格再次宣布:第二轮弃权0,无效0,有效票100。纽约将不参加下一轮投票。此前19亿美元曼哈顿主体育场计划被否决,让纽约人心存顾虑。

  18:32,罗格又走到了台前,“第三轮票数104,参与103,弃权0,有效票数103。马德里不会参加下一轮投票。”在奥委会委员看来,马德里爆炸的阴影至今挥之不去。

  18:36,帅气的罗格有点按捺不住激动:“可能会出现平局,但是你们告诉我有结果了。尊敬的同事,你们已经选出了举办城市。”不过罗格还是忍住了,给全球10亿电视观众留了将近一个小时的欣赏广告时间,“19:30,我们将宣布最后的结果。”

  19:46,在完成了程序化的感谢后,罗格从新加坡华裔帆船运动员手中接过了白色的信封,坐在他身后的萨马兰奇目不转睛地盯着信封,4年前他也曾打开这样的信封宣告了2008年奥运会的归属。罗格仍旧在感谢新加坡,感谢为会议提供的支持,然后他终于撕开了信封,有些激动地撕开。

  “获得2012年夏季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伦敦。”罗格并没有像当初萨马兰奇宣布“It'sBeijing”时那样兴奋。

  这是30届奥运会历史上,伦敦第三次入主,这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城市举办三次奥运会。失落的巴黎

  这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有评论说,历史上从来没有过哪届奥运会集中了如此实力相当的竞争者。

  从昨天早晨9点开始,巴黎、纽约、莫斯科、伦敦和马德里相继在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上登台亮相,每个申办城市将利用一个小时,通过宣传片和演讲来展示各自的准备情况。

  巴黎人大有势在必夺之势。尽管巴黎曾举办过两次现代奥运会,但最近的一次已经是81年前的事情了。最近的两届奥运会申办中,巴黎连续折戟而归。五个城市中,只有巴黎人把国家元首请到了陈述现场。尽管同一天开幕的G8会议还在等着他的到来,法国总统希拉克还是抽身赶到了新加坡,并现场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

  “亲爱的朋友们,我在这里庄严发誓,你们可以完全相信法国,相信法国民众,相信我们。”希拉克说。

  支持巴黎的还有法国工会的领袖,他们誓言如果巴黎获胜,法国工人不会举行罢工阻挠奥运会的举行。而此前在奥委会委员到巴黎考察的时候,他们正在举行着大规模的罢工。然而,法国人最终还是输给了英吉利海峡对面的老对手英国。

  昨天法国媒体第一时间作出了反应。法新社报道,当罗格宣布最终结果时,无数聚集在广场大屏幕前等待结果的巴黎市民深感失望,有些情绪过激者甚至质疑国际奥委会此次投票。《解放报》则以题为《重在参与》的报道,显示了巴黎人自我安慰的意味。作为法国发行量最大的体育报纸——《队报》则以《伦敦在微笑》为题进行了客观的报道。微笑的伦敦

  “第三轮马德里出局之后,很多支持马德里的奥委会委员可能会考虑巴黎和马德里很近,如果这次巴黎申请成功了,马德里的下一次申请可能会很困难,所以会转投伦敦。”魏纪中分析说。

  在此前舆论的预测上,只有伦敦被认为可以和巴黎一争高下。

  昨天伦敦的陈述更多集中在年轻人概念上。无论是英国首相布莱尔,还是伦敦奥申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都在反复强调伦敦举办奥运会能带给年轻人的好处。“我们的远景是数百万的年轻人,不论是英国还是全球,都要让他们参加体育改变他们的生活。”布莱尔在电视短片中说。

  “现场的奥委会委员对伦敦代表团的陈述很满意。给年轻人以支持是很多奥委会委员眼前一亮的观点。这是他们最后制胜的一招。”在新加坡陈述现场的魏纪中对本报记者说。

  魏纪中认为伦敦的获胜还有另外几个原因:一是这次几个城市实力接近,巴黎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二是伦敦这次的申办主要以运动员为主,获得了国际奥委会的好评,“伦敦奥申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以前就是中长跑运动员,和我都是国际奥委会项目委员会成员”;三是英国人比较传统,应该能够更好地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想法办事,他们的管理人员可能会更年轻化。获利的新加坡

  在新加坡举行的第117次奥委会全会,是新加坡体坛有史以来最重大的盛事。根据新加坡方面透露,有近5000名各界人士参加了本次会议。同时这次新加坡全会吸引了全球媒体的高度关注。据国际奥委会介绍,报名采访国际奥委会第117次全会的记者达到1500人,他们来自全球311个新闻机构,其中有750名是电视记者。为了确保奥委会全会能够安全举行,2000名警察和武装部队人员在莱佛士城会议中心会场一带巡逻和驻守,以确保那里的安保滴水不漏。

  为配合奥委会全体大会的举行,新加坡制作了两个宣传短片来向世界宣传新加坡。同时新加坡旅游官员估计,举办国际奥委会大会将加强作为区域会议中心地位,吸引更多的国际体坛活动在新加坡举行,并能为新加坡带来2400万美元的经济利益。由于国际奥委会全会在新加坡举行,最近已经引发了新加坡人的奥运热潮。狮城这几天来也掀起了一系列和奥运有关的活动,新加坡人沐浴在这种热火朝天的气氛中兴奋并紧张着。插图/苏益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