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徐思佳 北京报道】
“2004年中国(包括香港)IPO数目为182家,集资160亿美元,居亚太区首位,并紧随美国居全球第二位。”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业务开拓总经理李港卫表示,但他提醒,“中国公司需要同时在精神和物质上做好准备,因为来自印度、以色列以及俄罗斯的公司也同样吸引了投资者的目光。”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在其公布的《安永2005年全球IPO调研报告》中指出,2004年全球的IPO活动几乎比上年增长了一倍,全年1516宗IPO交易和1240亿美元的筹资总额只有泡沫经济前的1997年能与之相比。亚太地区的IPO活动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日本和澳大利亚都跻身2004年全球IPO筹资总额的前五强。
安永建议中国公司同时采取双轨甚至多轨策略,即在权衡利益得失的基础上,同时为IPO、并购或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做准备。根据李港卫所建议的:“大多数公司都采用双轨策略,把风险资本或私募作为备选方案。在美国、香港和英国,私墓基金日趋活跃,有时在公开市场上出高价购买公司,或者收购发展中的公司,并将其推向IPO。”
安永通过对2004年上市公司的案例研究,同时综合来自证券交易所、风险投资者以及投资银行等各方面的意见,对中国拟赴海外上市的公司提出了几点建议:
首先是要做好准备工作。明确公司发展策略,使IPO计划与之相协调;管理层需要真正理解资本市场对于公司透明度以及合规性的要求;突出公司的核心业务并强化公司的盈利模式,以便应对上市过程中的详细审核以及上市后的市场考验。
二是要选择合适的市场和交易所。安永说目前各个交易所都在积极争取中国公司,中国公司因此有着广泛的挑选余地。几大交易所相比较而言,美国市场集资额相对较高,但上市费用也高,监管最为严格,对拟上市公司自身素质的要求也相对最高;伦敦二级市场是新公司和小型公司的一个新选择,它对各种要求相对简单,但集资额有限。
最后安永认为中国公司上市前要做好合规性考虑,在考虑IPO的同时,考虑诸如并购、股权私募等手段对公司目标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