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瑞士终将跨入申根大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07日 07:17 中华工商时报

  蔡施浩 丁喜刚

  在6月5日举行的全民公决中,瑞士民众以54.6%的简单多数批准瑞士加入《申根协定》。此后再经过两年准备期,瑞士将正式成为申根国家,瑞士与其他欧洲国家之间将实现人员自由流动,这也为瑞士最终融入欧盟奠定了基础。

  由于地理及历史原因,瑞士与欧盟始终保持着特殊而紧密的伙伴关系。2004年10月,瑞士与欧盟在卢森堡签署了双边关系第二阶段谈判一揽子协定,其中包括《申根协定》。同年12月,瑞士联邦议会两院先后批准瑞士加入该协定。但是,瑞士联合执政党之一的人民党坚决反对瑞士取消边境控制,并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征集到了5万公民签名,要求对瑞士是否加入《申根协定》进行全民公决。

  自1959年起,瑞士一直由社会民主党、自由民主党、基督教民主人民党和人民党联合执政。除人民党外,其他三党均认为瑞士加入申根是大势所趋而且利大于弊,但人民党则坚持认为,对欧盟开放边界将导致瑞士失业率上升和安全保障下降。人民党反复强调,开放边界必将导致外国廉价劳工和“黑工”的大量涌入,抢夺瑞士人的饭碗,德国失业率屡创新高就是吃了允许人员自由流动的亏。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有增无减,这种观点的确使不少瑞士人闻之忧心忡忡。

  在法国民众不久前否决了《欧盟宪法条约》后,瑞士的民意和舆论也明显受到影响。今年4月底的民调结果显示,当时有62%的瑞士人支持加入《申根协定》,明确反对的只占21%;但根据5月底的民调结果,支持者下降为55%,反对者上升到了35%,另有10%的人票向未定。法国人刚说完“不”,在瑞士支持和反对加入申根的两方就立即展开了论战,印有鲜艳“行”和“不”字样的海报一夜间就贴满了瑞士的大街小巷。但全民公决的结果表明,选择加入申根的瑞士公民最终还是占据了微弱的优势。

  瑞士经济界普遍支持瑞士加入《申根协定》。作为瑞士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旅游业更是翘首以待。目前欧洲已有15个国家加入《申根协定》。根据协定,这15个国家的公民可在申根国范围内自由旅行,外国人只要获得15国中任何一国的签证,原则上也可享受在申根国内自由跨境旅游的待遇。《申根协定》将其成员国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旅游大市场,使各国可以共享旅游客源。瑞士虽地处欧洲中部,风光更是名满天下,但因为它不是申根国家,入境需要办理签证,繁琐、费时的手续及高昂的费用使得大量欧洲及在欧洲其他国家旅游的游客过其门而不入。

  另一方面,由于人工昂贵,瑞士物价高居不下,其农产品缺乏竞争力。因此,瑞士的农场主们十分希望通过雇佣廉价的外国劳动力来降低成本。此外,根据瑞士与欧盟达成的双边协定,加入申根后瑞士的银行保密法仍将保留,因此银行家们无所顾忌,他们也明确表示支持瑞士早日成为申根国家。

  分析人士认为,《申根协定》的核心内容是实现成员国之间的人员自由流动,瑞士加入《申根协定》后,其所受到的负面影响其实将微乎其微。在就业方面,由于瑞士目前只允许15个欧盟老成员国的公民在瑞士就业,而且每年发放一定的限额并实行“本国工人优先、限制外来劳工的最低工资以及控制外籍侨民居留期限”等政策,外籍廉价劳工暂时不会对瑞士的劳动市场构成威胁。此外,由于瑞士不是欧盟国家,即使它成为申根国家,外部商品入境仍需要照章纳税。

  当然,加入申根毕竟不能等同于加入欧盟,这也许是瑞士人最终接受《申根协定》的根本原因。在1992年和2001年的两次全民公决中,绝大多数瑞士人不赞成加入欧盟。瑞士未来是否会选择入盟也许并不取决于瑞士本身,而是在于欧盟的发展和走势。(新华社)

  链接

  申根协定

  【据新华社北京6日电】《申根协定》是1985年6月14日,由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5国在卢森堡小镇申根签署的,故称为申根协定。

  《申根协定》的主要内容包括:相互开放边境,包括在协定签字国之间不再对公民进行边境检查;外国人一旦获准进入“申根领土”内,即可在协定签字国领土上自由通行;设立警察合作与司法互助制度等。

  瑞士的这次公决同时通过了《都柏林协定》。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限定难民只能在一个国家申请避难。届时,《申根协定》的成员国将达到16个。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周 杰 伦
无与伦比时代先锋
Beyond
Beyond激情酷铃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