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对华供水缺乏科学论证 计划短期难以实施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6日 13:56 国际先驱导报 | ||||||||
国际先驱导报驻乌兰巴托记者 郝利锋 报道 蒙古国驻中国大使馆5月中旬在北京举办新闻发布会表示,蒙古将实施“北水南调”工程,把北部流入俄罗斯境内的数条河流汇入水库引向南部,以解决蒙古南部采矿企业用水、用电和沙尘暴问题。但从目前来看,蒙古政府此举是重在造势,“北水南调”不是短期内能够实现的。 工程耗资150亿美元
所谓“北水南调”计划,是将蒙古北部丰富的淡水资源通过运河或管道引至蒙古的南部戈壁地区。其源头主要是蒙古境内外流的大水河流。 蒙古提出,将建3条贯穿南北的管线,其中中线为主要干线,将由北部苏赫巴托尔省到南部扎门乌德口岸,长约1100公里。其设想是在苏赫巴托尔附近处建150米高的拦水大坝,将色楞格河、图勒河、鄂尔浑河等七股向北流淌出境的水流堵截在蒙古境内,形成一个巨大湖泊,利用高位落差南引。该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50亿美元。 意在发展蒙古南部 蒙古国属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降水量约200毫米,水资源严重短缺,且分布不均。北部地区河流众多,森林茂密,而中、南部地区水资源缺乏,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该地区甚至蒙古发展的最大障碍。蒙古南戈壁省紧邻中国的扎门乌德口岸因为缺水,至今人口不足1万人。其发展远落后于隔界相望的二连浩特口岸。扎门乌德是蒙古南部地区的一个缩影。 但是,该地区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著名的奥云陶勒盖铜金矿就位于此。这些矿产资源往往因为缺水而无法开采,使得蒙古经济支柱——矿业在南部地区面临挑战。蒙古自然环境部长多次表示,寻找水源防止荒漠化是蒙古的发展之本。 荒漠化的蒙古南部地区也是中国乃至其它国家沙尘暴的源头之一。蒙古今年初提出在南方省区建一道“绿色长城”林带,防止荒漠化,但其水源和所需的巨额资金目前仍没有着落。如果“北水南调”可以实施,“绿色长城”林带指日可待。 而据蒙古政府高官透露,目前蒙古的“北水南调”计划正处于造势阶段,主要凭借该项目的吸引力,呼吁中国和国际组织进行援助。而计划实施后,这些水源能否到达中国还不得而知。 计划短期难以实施 “北水南调”如能实现,益处很大。但它也面临着可行性、资金等许多难题。首先,根据国际公约,拦截河流建人工湖泊不应破坏原来的生态系统,因这些河流多注入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俄罗斯目前还没有对该计划明确表态。而作为蒙古东部管线源头的克鲁伦河则是流入中国。 其次,即使该计划得以实施,仅靠蒙古北部河流的水量能否通过南部的茫茫戈壁,甚至到达受水国,这都缺少科学论证。处于蒙古高寒地区的河流冬天会有长时间的完全冰冻,解决冬天的运水问题将是一个挑战。第三,“北水南调”计划将需要150亿美元的资金,数目之大令人瞠目。 据蒙古自然环境部的官员透露,无论是资金还是施工,蒙古都没有能力完成“北水南调”如此浩大的工程。 中国国内正在进行“南水北调”工程,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蒙古需要中国在各方面的进行援助或合作。但中国个人或企业在这个项目上投资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寄希望于中国政府出面援助。他表示,蒙古正在考虑将中国拟提供的3亿美元低息贷款用于此项目。另外,蒙古还将争取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援助。 这名官员说,目前此计划还没有提交蒙古政府讨论,政府讨论通过后还会提交议会进行表决。据估计,计划实施时间应该在2010年以后,并且短期内完成的可能性不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