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英国:稳步提息 平抑房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5月20日 07: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驻英国记者 施晓慧

  英国经济持续十几年稳步增长,失业率低,银行利率低,购房需求旺盛,新建住房滞后,房地产尤其是住宅市场持续供不应求,使房地产价格连续十几年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最近3年更以超过20%的速度飙升。

  电视上、地铁里最多的广告是房屋贷款,带照片的售房广告更是充斥地方小报并不断被送上门来。记者站所在的小区里,改造、装修之后出售房屋的牌子随处可见,即使不做装修的住宅,价格在15年之内也至少翻了1.5倍,有些环境好的小区甚至翻了2—3倍。一位在区政府工作的朋友告诉记者,由于房产升值的影响,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购房人数也在不断增加。据调查,2004年中,贷款购房用于出租的个人贷款从5年前的7.3万件猛增至47.3万件。金融专家多次发出了英国房地产存在泡沫的警告。

  进入2005年,英国房地产价格已得到有效抑制,全国平均增长率已回落到年10%左右,基本实现了软着陆

  英国抑制房地产过热的主要手段是提高银行利率,这导致抵押贷款成本增加,房主还本付息压力增大。这种通过利率的杠杆作用抑制信贷热的做法被称为“釜底抽薪”。

  在英国房地产市场上,99%以上的人购房时需要申请银行贷款。英国的贷款种类繁多,其中利率最优惠的是购房贷款,年利息在5.9%—6.7%之间;个人贷款的利息则在7%—8%之间;商业贷款更在9%以上。许多人甚至用买房作为借贷消费的手段。尽管银行对房屋贷款额有严格的限制,不能超过个人年收入的4.2倍,或夫妻年收入的3.5倍,但有些人因为房产升值,又无通货膨胀的后顾之忧,利用替换贷款的方式长期借债消费。

  据统计,以房屋贷款为主的英国个人债务以每月70多亿英镑的速度增加,英国人的债务总额目前已达到1860亿英镑。

  有分析说,英国近十几年经济能保持稳步增长,主要是靠消费经济拉动的;而英国人敢于借贷消费,房地产不断升值是支撑消费信心的主要支柱。正是英国房地产经济与英国人消费的这种紧密联系,提高利率对英国经济又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就会出现经济停滞。因此,英格兰银行的调息行动十分慎重,以每次0.25%的小幅度加息,从2003年11月至2004年8月5次微调,把银行利率从3.5%提高到4.75%。进入2005年,英国房地产价格已得到有效抑制,全国年平均增长率已回落到10%左右,基本实现了软着陆。

  英国的房地产80%为私人所有,完全是市场化的运作,但政府通过制订政策、法规,在社会责任方面施加积极的影响。2003年以来,政府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法案,如伦敦与东南部建设发展指南、“住房法2004”、“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法案等。今年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高峰会上又提出要以可以接受的价格,为每人提供拥有体面住房的机会。

  为解决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英国近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相关政策重点向三类人倾斜:一是首次购房的年轻人。一项调查显示,由于近20年房价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收入增长速度,年轻人首次购房越来越困难。16岁至24岁的年轻人,1990年的贷款购房率是34%,2004年降到了18%,租房率则从35%增长到51%。二是低收入人群。三是社区关键岗位的服务人员,如护士、教师、消防队员等。

  相关的具体措施包括:一、建设6万英镑以下的低成本、小户型住房。政府在2003年底提出,3年内将投资50亿英镑,今年又提出5年内建设8万套。二、为关键岗位人员提供购房补助或优惠贷款。三、与房地产公司建立合作社,允许灵活的混合产权。如购房者可以先买一半的产权,或买一半租一半等。四、向30万租住地方政府福利公房的住户折价出售房屋等,售价可低至3.8万英镑至1.6万英镑。五、将购房印花税的起征点进一步提高。六、政府在建房用地的限制上进一步放宽,开放了1650多公顷国防部和国家医疗体系所有的土地,允许使用废弃土地、公共绿地边缘等“灰色土地”。

  政府计划使超过3/4的英国家庭拥有自己的住房

  英国历届政府都鼓励拥有私人住房。今年大选前,早日实现人人“居者有其屋”,也是各党争相许诺的内容之一。受财政大臣布朗委托,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成员之一凯特·巴克对英国房地产情况做了全面调查,他去年3月初提交的报告建议,为满足需求和抑制房价,每年必须再多建造7万套住房。

  根据巴克的建议,布朗在2004—2005年度的财政报告中宣布,政府将建立房地产投资基金,并对这种投资予以免税,使零散投资者更容易投资房地产开发。今年5月3日,布朗宣布的新目标是,创造100万新房主,让超过3/4的英国家庭拥有自己的房子。在去年底议会通过的“住房法2004”和“可持续发展社区建设”法案中,还分别以“体面的住房”和环保为标准,对建房、居住环境、节能、房屋的安全、维修标准等许多细节做出了明确规定。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2005财富全球论坛
七部门稳定房价新政
俄卫国战争胜利纪念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苏迪曼杯羽球赛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