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美银行爱收“保护费”?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26日 12:00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环宇漫笔]

  透支罚金等收费已经成为美国一些银行的生财之道。当然,这也引起了极大的争议。

  230美元的交易收费217美元

  服务费成为银行的摇钱树

  在去年的圣诞节前,纽约大学的学生克里斯·基雷纵情购物,用他的借贷卡分七次购买礼品,总共花了230美元。他的快乐心情很快就消失殆尽,因为几天后,他收到了匹兹堡PNC银行的通知,通知称他帐户上的资金不足。虽然PNC仍然为这七次交易放行,但每次收取31美元的费用。于是,为了230美元的交易,基雷不得不交217美元的费用。据美国《商业周刊》近日报道,基雷对此大为不满。他说他从来没有申请过所谓的“透支保护”的服务,宁愿银行拒绝透支交易。他说,每次31美元的“保护费”太贵了,他如果知道银行已经透支,肯定会把商品放回货架上,而不会继续交易。但PNC银行的高级副总裁丹·土西罗可不管基雷的报怨。他说,如果银行拒绝了交易,顾客会感到尴尬。至于说到费用,土西罗理直气壮地说:银行不是善堂,“我们的服务很有价值”。最终,PNC以不接受个人投诉为由,只是将基雷的透支保护费减半了事。基雷的遭遇正是目前美国银行热衷追逐服务费的真实个案之一。据一间调查机构SNL金融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去年美国的银行在帐户服务费方面的收入从1999年的210亿美元迅速上涨到320亿美元。由于个人按揭业务放缓,服务费收入已经超过了按揭、信用卡及借贷业务,成为银行的重要利润来源。例如,在明尼苏达州的TCF金融公司,服务费带来的利润比例,已经从2000年的52%上升至去年的76%。

  接听一个电话收费2美元

  银行为了赚取服务费,甚至荒谬到玩起了“免费”付帐的游戏。据一个消费者服务机构的负责人说,提供“免费”经常帐户的银行数量已经从1999年的17.5%,上升至目前的30%。不错,消费者开个帐户确实免费,但以后的费用可以吓死人。以三藩市的威尔斯·法戈公司为例:该公司仅在加州的收费项目表就足有52页。其中包括:囊中羞涩的消费者每打一次电话给服务代表,收费2美元;如在开户后6个月内取消帐户,收费20美元;如果银行职员帮助顾客理顺帐户,则每小时收费30美元。这种“免费吃鸡,天价酱油”的把戏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其中,最具争议性的是弹票保护服务。一位银行业分析师估计,目前美国的银行在弹票保护方面的收入是80亿美元,占了所有银行服务费收入的近30%。所谓弹票保护,就是像基雷那样,虽然已经透支,但银行仍让交易继续进行,从中收取费用。很明显,这种行为会鼓励透支。而高昂的收费则近似于高利贷。在2月18日进行的联合会议上,美联储和美联邦抵押保险公司警告说,提供透支保护的银行不应该“鼓励常规或有意的透支行为”。但银行业的人士却不以为然。美国银行的发言人亚历山德拉·里夫特曼说,他们做了市场调查,发现多数顾客需要弹票保护服务,这才开办了这种服务。美国银行家协会的高级经济师基思·列格特说:“那些能管理好自己帐目的人,绝大多数不会被银行收取大量服务费。”

  穷人才被“打脚骨”

  然而,“能管好自己帐目的人”往往就是富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银行对富人倒是经常提供真正的免费服务,因为它们要留住富人的存款。因此,被征收“保护费”的往往是穷人。美国的银行目前每年的透支费用收入约120亿美元,而其中的80%是由其顾客中的最穷的20%提供的。最可怕的是,一些银行提供了自动柜员机的透支服务。一些消费者在查询余额时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透支,事后才知道被银行痛宰了一番。(张隽)(紫/编制)(来源:金羊网)






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2005年上海国际车展
日本谋任常任理事国
圆明园工程风波
定远号舰重返威海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珠峰科考登顶复测
2005环球小姐赛
家装全流程30天攻略
中国特种部队生存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