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中国纺织品遭遇特保调查 > 正文
 

欧美围堵中国纺织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4月17日 10:21 《财经时报》

  本报特约作者 高山

  今年前3个月,美国从中国进口了7830万件棉织衬衫和7410万条裤子,这两个数字比去年同期分别猛增了1258%和1521%。如果保持这一速度,今年平均每个美国人将至少穿上一件中国制造的衬衫和裤子。但这组数字使某些美国人更多感受到的却是一种寒意。

  这种寒意更确切地说是来自于美国国内纺织业的一组糟糕的数字:进入2005年后,美国已经有17家纺织厂倒闭,1.7万人因此丢掉了工作 。全美制造业贸易行动联盟主席Auggie Tantillo忧心忡忡地说:如果美国政府不立即自救的话,那么这些丢掉的工作将不只是冰山一角。” 他声称,全美有1300家纺织服装工厂有倒闭的危险,50万个工作机会正危在旦夕。

  美国纺织团体全国理事会主席Cass Johnson把这一危险也归罪于“美国市场正遭到中国进口品的破坏”。美国该行业游说团体普遍认为,人民币汇率目前被低估了,而且中国纺织企业有许多是国有企业,能享受政府补贴,这两个因素使中国出口产品享受到不公正的竞争优势。

  在行业团体的大力游说和纺织及成衣业者工会多次抗议后,美国政府于4月4日宣布:将重新审查最近中国纺织品大量进口是否扰乱了美国市场。美国商务部称,从4月起对进口服装和其他纺织品实施特别监测措施,使美国海关对进口纺织品的监控预警期从过去的6周缩短到2周,以便能更迅速地出台保护措施。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签署的市场准入协定,美国政府有权采取行动调查进口产品是否扰乱本国市场。

  美国政府宣布的调查针对三大类中国出口纺织品:棉织衬衫及上衣、棉质长裤以及棉质和人造纤维内衣。据美方称,2005年前3个月,来自中国的衬衫、上衣及长裤较上年同期的增幅超过了1000%;内衣进口也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00%。而高盛公司最近对生产商和零售商所作的一份调查则显示,配额制取消后的两年内,中国在美国进口服装市场的占有率将增至20%-40%,随后还将进一步增加到40%-60%。

  行业观察家认为,对中国进口服装实行保护性配额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与美国的呼声遥相呼应的是,欧盟委员会于6日也公布了对中国纺织服装类产品实施“特保”措施的方针,明确了欧盟启动纺织品“特保”措施的必要条件、相关程序和相应措施。所谓“特保”措施,是指在遇到某类产品进口激增的情况时,进口国家或经济体可以采取一些紧急的贸易限制措施。

  欧盟委员会指出,在早期关贸总协定成员同意取消全球纺织品配额时,谁也没有预料到中国的生产能力会有如此大的提升。同时,如果欧盟允许中国相关产品对其的出口大幅增加,不仅会损害欧洲纺织服装产业的利益,也会影响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同类产业。

  根据实施方针,欧盟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各类纺织服装类产品设立预警区,一旦进口数量进入预警区,欧盟委员会将会自行或应成员国政府要求进行调查,并与中国方面进行非正式磋商。

  欧盟一旦决定采取“特保”措施,其有效期将为一年,而且可延长。在有效期内,欧盟将对有关产品的进口进行数量限制。不过,根据有关规定,欧盟的“特保”措施只能在2008年年底之前实施。

  同时,欧盟提前至今年4月1日实施的新的普惠制也使中国的纺织品首当其冲,中国将有16大类50章产品从欧盟的普惠制待遇产品目录中被剔除,只剩下11大类44章产品继续享受普惠制待遇。而且欧盟已经对新普惠制的关键问题——“毕业”标准作出明确规定:普惠制受益国任何一种产品如果在欧盟的市场份额超过15%,就将失去普惠待遇;织品和服装的“毕业门槛”更低,为12.5%。

  然而,对欧盟的出口每年都以两位数增长的中国的纺织品,在欧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30%。而中国这类产品一旦被宣布从普惠制中“毕业”,所缴纳的关税税率将由目前的平均9%上升至12%。

  造成欧盟取消对中国多数商品普惠制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对欧盟的贸易出口一直处于顺差。另外,欧盟东扩也是原因之一,新加入欧盟的国家中有很多产品能够替代取消对中国普惠制后形成的市场空缺。与此同时,中国一直与欧盟在谈市场经济地位的问题,要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涉及到与发展中国家有关的普惠制都要取消。 

  欧洲纺织工业协会认为,中国的纺织品在欧洲倾销,不但严重威胁了750万欧洲纺织业者的工作机会,同时也威胁到了其他一些更贫穷国家的出口机会。比如孟加拉国,毛里求斯和斯里兰卡等国家,他们外贸收入的85%来自于纺织品。

  去年的秋季广交会是除了“非典”时期外成交量最低的一次订货会,绝大部分的欧美进口商只下了今年前3个月的订单,原因就是担心欧美等国会在配额取消后对中国的纺织品设置新的限制。即使订了后几个月的,欧美客商也都在合同中增加了附加条款,写明了如果遭遇新限制,成本应由双方如何负担。转单的情况也比较普遍,中国的一些纺织品没能接到下半年的订单,因为一些大客商直接把下半年的订单转到了印度、孟加拉等国家。


评论】【谈股论金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