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天下无恐关键在于断资金链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12日 10:55 《财经时报》

  发展中国家不完善的的金融体系成为恐怖组织源源造血器官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看似完善而发达的金融体系,却成为了恐怖组织理想而便捷的输血器官

  慎知

  “要有效打击恐怖活动,最迫切的任务是切断恐怖组织的非法资金来源。”在去年
底举行的第6次“预防洗钱、切断恐怖活动资金来源”研讨会上,拉美银行联合会反洗钱委员会主席贝尔纳多说。在被动地与恐怖分子们玩了多年的“老鼠戏猫”游戏后,各国政府和反恐人士已越来越认识到,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的国际“产业”,国际恐怖活动的资金链能否被有效切断,才是这一现代世界最大社会危险能否被有效遏制的关键所在。

  不发达的金融体系,发达的造血器官

  尽管作为恐怖活动的主要目标和发生地,西方发达国家已自封为反恐斗争的主战场和主力。但有关专家指出,作为恐怖运动资金主要来源的非洲、中东和亚洲一些第三世界国家,在整个反恐“世界战争”中的地位和斗争任务或许更具有战略意义。

  日前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的非洲国家反恐研讨会上,来自各国情报机构和相关学术界的安全专家们均认为,“基地”组织通过洗钱筹集活动资金的活动与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金融体系有直接联系。尽管受到美英等西方国家的围堵,“基地”组织却从来没有在“钱”字上发过愁。

  种种迹象表明,一些不发达国家不够发达的金融体系,使得它们反而成为了“基地”组织发达的造血器官和洗钱机器。肯尼亚司法部长阿莫斯·瓦科指出,由于缺乏对付犯罪分子的法律体系以及执法及司法人员的能力与训练不足,与恐怖主义密切相关的洗钱活动在非洲国家非常活跃。瓦科表示,尽管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已经执行严格的银行与资金汇兑法,但仍难以完全杜绝金融体系中的漏洞,而且在非洲与阿拉伯国家,反恐组织还需要对付不受政府监控的另一种“平行”的金融体系。这种非正式或非正规的地下金融网络主要是在穆斯林社团中利用私人或公司转移金钱。

  年初在巴林举行的“阿拉伯严格执法与银行业会议”特意邀请了联合国反毒品与反金融犯罪行动组的代表与会。巴林情报局主任纽艾密对与会者指出,洗钱与跨国犯罪、贪污腐败、毒品贸易及恐怖活动密切相关。在这种“犯罪活动全球化”的情势下,要求各国政府与国际社会协调一致、加强合作,制止“对社会造成负面及破坏性的影响”。

  巴林与内罗毕会议都注意到,恐怖及犯罪分子在非洲与阿拉伯国家能够较容易地洗钱或转移金钱。南非的一位金融专家表示,这种“资金的快速转移”已明显超出安全与法律的范围,令许多非洲国家的财政部长忧心忡忡。

  除了寻找某些发展中国家客观存在的金融体系漏洞,恐怖分子同时也在其中寻找主观的合作者。南非安全问题研究所的查理斯·格瑞达马高级研究员称,在东南非的15个国家中,他们已经能够从洗钱和有组织犯罪活动中找出大量与恐怖组织有牵连的线索和证据。南非专家、法律教授爱茨·科威茨认为,恐怖组织的财务专家在这些国家(如刚果、赤道几内亚和肯尼亚)寻找腐败的银行业者与政治人物,以将他们发展成自己的伙伴。

  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西方某些大国已经将恐怖活动列为其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因此实际上由这些国家操控的某些国家金融货币组织对一些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中东和非洲国家提出的改革金融体系的要求和建议,已经具有了另外一层背景。

  但一个意味深长的现象是,在发展中国家不完善的金融体系中,恐怖组织成为源源造血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看似完善而发达的金融体系,却成为了恐怖组织理想而便捷的血液中转和集散中枢。更意味深长的是,在对于在针对俄罗斯、中国等某些西方人假想敌的恐怖活动中,这种现象尤其明显。例如在别斯兰惨剧发生后,俄罗斯国防部一位参加调查委员会行动的军官向《财经时报》介绍,这位人士透露,逃离世界各地的车臣分裂主义分子通过各种途径募捐来的资金汇集在巴黎,然后经地中海沿岸各国,过土尔其,跨黑海,最后提供给车臣的反政府武装。而车臣当局领导人也曾经表示,车臣武装的一个资金来源就在伦敦,是别列佐夫斯基促成了马斯哈多夫和巴萨耶夫恐怖体系的建立。这也成为了别斯兰时间后,俄罗斯与西方交恶的一个直接因素。

  更难切断的是“神经”系统

  不久前被“基地”组织劫作为人质长达124天的法国人乔治·墨柏鲁诺特根据亲身经历指出,他被绑架的4个月如同“生活在奥萨马的世界中”。这位倒霉的法国记者指出,恐怖组织是相互独立的,但它们并不是完全没有联系。因为尽管绑架他的“基地”恐怖的思维方式相对而言地滞留在中世纪,但他们却得心应手地使用现代化的交流方式——互联网。

  事实上,除了日趋资金密集型的“行业”特点,恐怖活动的另一个趋势正是“技术含量”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的利用,使得切断恐怖组织“神经系统”工作,甚至掐断其资金流“血管”更为任重道远。

  据韩国反恐部门透露,互联网这种现代化的交流形式已成为“恐怖分子最强大的武器”,一些组织甚至专长於从事“数字化圣战”。这些组织或个人使用互联网交流资讯、筹集资金或发动宣传,鼓动志同道合者发动圣战。在过去7 年中, 韩国与恐怖组织有关的网站增加了5 倍。许多此类网站虽在出现后很快被关闭或放弃,调查人员还是无法铲除恐怖分子在电子世界中无所不在的巢穴。韩国信息安全局资深官员金昌邦指出,实际上不可能检查所有的网站。尽管许多互联网的供应商愿意帮助政府追查或拒绝那些滥用互联网的人,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对付数字圣战者的有效方法。因为警方根本没有人力追踪每个网站,每个网页或每个线索。即使警方具备这样的能力,对政府来说,对互联网上出现的每种可疑现象“迅速采取行动”也不可取。他注意到,互联网对“基地”组织及其支持者不仅有宣传或蛊惑的作用,且具有交换袭击目标与情报、发出警告威胁讯息,以及协调攻击行动等作用。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目前,人们还不担心“基地”组织的电脑专家有能力破坏政府、公司的主要电脑系统,如航空控制系统,以制造混乱。参加卢森堡互联网反恐会议的专家们表示,“9·11”事件以来,为提高互联网的安全系数,各国都已在关键网络系统上花费了数十亿美元,有时这些系统甚至会完全与外界隔离。但这并不意味所有的关键性系统都安全可靠,没有技术含量的打劫固然令人讨厌,但真正的社会恐怖却正是来自越来越呈“技术密集型”的恐怖活动。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苏丹红一号食品风波
3.15 消费者权益日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购房还贷计算器汇总
解读商品房销售合同
林白:妇女闲聊录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