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承受之重 阿根廷债务重组难言是胜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7日 07:18 第一财经日报 | |||||||||
程实 2005年2月25日18时15分,阿根廷债务重组的债券转换登记工作全面结束,3月1日,总统基什内尔宣称至少有70%到75%的债权人接受了债务重组。3月3日,经济部长拉瓦尼亚将这一临时统计数字精确到了76%。就在阿根廷1月12日刚刚宣布债务重组方案之时,债务人和债权人的激烈角力似乎暗示着这将是世界金融史上最大的一场“博弈”,双方的互不相让使得
应该说,阿根廷此次债务重组总额之高、减债比例之大、新债券期限之长、利率之低,均可称之为“前无古人”,然而果敢的基什内尔抛给债权人的政策菜单中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甚至连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而在1902年委内瑞拉拖欠债务的时候,德国、英国和意大利的炮艇就立刻封锁这个南美国家的全部港口,直到委内瑞拉老老实实地履行了债务人还本付息的义务。以史为镜,基什内尔这次果断中略显霸道的债务重组无疑是场政治上的胜利,这为他和他的正义党转战秋季的立法选举赢得了有力筹码。 不过基什内尔胜利的喜悦是建立在50万债权人的悲伤之上。七成左右的账面价值就在一纸空文之下消失得无影无踪,财富的再分配让债权人无可奈何地为阿根廷而哭泣。 然而,该为阿根廷哭泣的人仅限于此吗?阿根廷虽然借助债务重组减轻了负担,但它也为此付出了潜在的代价,那就是国家信用的受损。《左传》有言:“无信患作,失援必毙”,信用受损的阿根廷将很可能会被国际金融市场谨慎对待。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吃一堑长一智”的国际投资者不可能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实际上,在过去的175年中阿根廷拖欠外债5次,巴西7次,委内瑞拉9次,可想而知,再次因为阿根廷债务重组感受切肤之痛的投资者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心有余悸。 而这正是阿根廷经济“不可承受之重”。虽然阿根廷在过去两年均体验了8.8%的增长狂飙,但实际上已经进入了一个瓶颈期。随着闲置资源的逐渐枯竭,阿根廷经济未来增长急需新鲜资本进行投资,在境外投资者大多退避三舍的时候,本国投资者1500亿美元的境外资金能否选择“回家”就成为成败的关键,而正是这一关键因素的不确定性让这场表面上成功的债务重组变成了一场赌博:如果内部投资能够由17%上升到20%以上,基什内尔才是最后的赢家;如果事与愿违,整个阿根廷都将随之遭受挫折。 也许,只有时间老人才知道这一负面影响将在何时凸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