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英国《经济学家》2月2日
刚刚过去的1月对德国总理施罗德来说,创纪录的失业人数恐怕是这个冬天里最冷的寒流。
2月2日,德国联邦劳动局宣布,1月份德国的失业人数突破500万,这一数字甚至超过
了德国在上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失业人数。同时这也是德国失业人数第11个月的连续增长。施罗德面临的困境是,随着改革措施的推进,这一数字短期内还有可能上升。
今年1月1日,施罗德亲自推行的劳工市场改革方案在历经议会内部的口水战和反对者的街头游行后正式生效。这一改革方案意欲将失业人员重新拉回到工作岗位上来,但眼下最直接的结果是,一些以前没有登记失业但如今已脱离社会福利网的人士将被登记在失业人口数字之内,这必然带动失业人数的增长。
这项命名为“哈慈四号”(根据其创始者彼特·哈慈命名)的改革方案规定,失业超过一年以上的人员将领取统一的救济金,而且只有那些认真寻找就业机会和确需救济的人才能领取,其用意是要做到奖勤罚懒。以前,由于享受优厚的社会福利,并非所有的失业人员都到劳动力部门去登记,但新法令施行后,这部分人纷纷前往登记,据劳动部门官员认为,此举至少导致失业人数净增长22万人。
长期以来,德国的劳动力市场排斥自由竞争,很少出现用人单位炒职工鱿鱼的现象,工资标准通常也是集体商定。这种劳资双方和睦相处的气氛曾令其它国家羡慕不已,也为德国战后的社会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时过境迁,这种制度本身的一些缺陷开始显现。其一,庞大的福利开支意味着高昂的社会成本。为了降低成本,企业纷纷把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国家,导致德国失业队伍的扩大。其二,随着德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保险费率不断上涨,在职职工的负担不断加重。其三,优厚的社会福利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德国失业工人可以得到原工资67%至53%不等的失业救济,加上住房、儿童抚养等补助以及免交税款,衣食无忧导致一部分人宁可闲着,也不想从事低收入的工作。
在德国,由于“哈慈四号”改革法令的施行,那些长期闲赋在家的人也开始感到一些压力。法令要求在过去只负责发放救济的劳务部门积极加入到安置失业人群的行列中来。他们将安置60万人左右,被安置者除了享受原先的救济外,还将获得每人每小时1欧元的报酬。那些拒绝接受工作的人将被扣除部分或全部救济。(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