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后失业灾民受关注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16日 02:14 每日经济新闻 | |||||||||
国际劳工局发布年度全球就业趋势报告,警示劳工市场面临六大挑战 徐磊 NBD报道 国际劳工局14日发布了年度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报告首先回顾了2004年的劳工市场情况,指出全球失业人数从前年的1.852亿人下降为去年的1.847亿人(就失业率而言,从6.3%降
尽管2004年的劳工市场情况有所好转,但国际劳工局仍提醒,失业率下降本身并不代表工作质量的提升,在全世界超过28亿的工人中,尚有近一半生活在日均2美元贫困线下。为此,国际劳工局就2005年的劳工市场着重提出了6大挑战,呼吁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民间社会予以密切关注。 第一,去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令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失去家园以及谋生的手段,如果这些人的工作和收入无法恢复,很可能会陷入贫困。 第二,全球劳动力市场将受到持续上升的艾滋病患者人数影响。这个可怕的传染病可以说是壮劳力的致命杀手,据国际劳工局估计,今年因各种原因所造成的劳动力损失将在2760万人。 第三,保障农业人口的收入增长对稳定劳工市场和降低贫困率至关重要。对于一半以上人口从事农业的地区和国家来说,必须在提高生产率和保证农民就业上下功夫。但在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也应该给予发展中国家更公平的农业贸易政策。 第四,制造业和服务业工作的外包和内包趋势给发展中经济体和发达经济体劳工市场都将带来新的挑战。随着信息传播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各个国家劳工市场的运作方式都有所转变,越来越多的工作向低成本高效率的地方转移,生产链上的每个环节如今都能实行全球化。 特别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教育水平和工作技能的日益进步,再加上低廉的劳动成本,吸引了众多原本认为不宜外包的工作,提高了当地的工资水平和就业环境,收入的增加反过来又极大地刺激了对其他国家商品和服务的需求。 不过,如何能够持续加强工作技能和强化知识基础是这些国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只有解决好上述问题,才能成功的融入全球化的生产过程,确保外包的净收益不仅仅是将工人转移他处,以及制定出核心的劳工准则,为工人提供“体面的、有效率的”工作。 第五,不仅要创造就业机会,而且要改善工作环境,这在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改善全球14亿每天工作收入少于2美元的人的生活状况的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提供更多的体面工作、高产出工作机会。 第六,年轻人失业问题仍很严重,特别是在发生内战等冲突的地区。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年轻人和儿童的数量占总人口半数以上,未来几十年这个比例还将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