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论坛专场会:把握中国经济的关键点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30日 09:55 新华网 | |||||||||
新华网达沃斯(瑞士)1月29日电(记者田帆 严锋 李洁)正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05年年会的一个重要议题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9日,论坛在会议中心举办题为“把握中国经济的关键点”的中国专场会议,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李盛霖、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李若谷、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坚出席会议,并分别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的经济形势、金融改革和宏观调控政策以及扶贫开发的有关情况。
李盛霖在发言中说,在过去的一年中,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经济结构变动加快;国内生产总值去年达到1.6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5%;对外贸易总额达到1.15万亿美元,增长35.7%,外商在华投资达到606亿美元。 他说,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中国政府针对经济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不健康、不稳定因素,适时适度地进行了宏观调控,避免了经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较大波动。目前,宏观调控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经济发展和改革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他表示,在新的一年里,中国政府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努力保持国民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 李若谷在发言中表示,金融体制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金融业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逐步建立了新的金融体制。金融机构日益完善,市场体系逐步发展,宏观调控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金融业对外开放逐步扩大。 在谈到宏观经济调控时,李若谷说,除了运用保护土地、支持农业和一些产业政策外,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主要致力于建立一种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将改革寓于宏观调控之中,主要依靠市场化手段实施金融调控,加快金融企业改革,推进金融市场建设,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取得明显成效。此外,他还重申了中国汇率体制改革的目标。 刘坚在介绍中国扶贫开发情况时说,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中国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扶贫道路,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减少了近2.2亿。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很不平衡的国家,反贫困仍然面临许多新的挑战,贫困人口总量依然较大,反贫困成本也越来越大。 刘坚说,在本世纪头20年,中国政府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我们将更加重视反贫困事业。中国的反贫困今后将着重从三方面努力: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推进扶贫工作;二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以贫困人口为基本对象的开发式扶贫;三是高度重视与国际社会在扶贫领域的合作。(完) 黄菊在世界经济论坛2005年年会上发表特别致辞 新华网达沃斯(瑞士)1月29日电(记者严锋 田帆 李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当地时间29日在世界经济论坛2005年年会全体会议上发表题为“科学发展观与21世纪的中国经济”的特别致辞。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在世界经济中影响不断扩大,国际社会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政策和前景。黄菊在致辞中有针对性地详细介绍了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政策措施,全面阐述了中国政府关于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的政策主张,引起与会各方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 黄菊简要介绍了中国经济发展成就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着重阐述了中国政府为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确立的科学发展观。他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入了发展最快、进步最大、变化最深刻的历史时期。1979年至2003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9.4%,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6%,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2003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超过1000美元。200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6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5%;进出口总额为11547亿美元,由2003年的世界第4位提升到第3位。目前,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已由1978年的1%左右提高到约4%。中国将继续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争取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达到4万亿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使经济、政治、科教、文化、社会、人民生活全面发展。 黄菊指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增加到3000美元,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非常关键的阶段,也是经济社会结构将会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阶段。针对今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中国政府研究制定了应对之策,最根本的就是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其主要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将重点采取以下政策措施: 第一,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形成有利于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用、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的产业格局。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第二,着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进一步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步伐,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三,进一步扩大开放,建立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适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中国将一如既往地信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进一步完善经济法律法规,扩大对外开放领域。继续改善投资环境,健全法制,为外商投资提供良好条件。中国政府热诚欢迎和鼓励外商来华投资,参与中国建设。 第四,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差距,进一步加快发展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 黄菊强调,在经济全球化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持续发展的中国。中国的更加开放与繁荣,不仅会造福于13亿中国人民,也必将为世界各国提供大量投资机会和广阔市场,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坚持走和平、合作、发展道路,决心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通过发展自己促进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绝不会对别国构成威胁,将来即使发展起来了,也不会威胁别人。这是中国坚定不移的方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