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啸救援穿军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7日 14:43 《环球》杂志 | |||||||||
《环球》杂志驻华盛顿记者/赵毅 当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遭受特大地震海啸灾难后,国际社会迅速发起一场堪称史无前例的国际救援行动。在这一过程中,美国与40多个国家一起为灾区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但与众不同的是,美国以陆地、海上和空中多管齐下的立体救援模式暴露出相当浓重的军事色彩。按照美联社的说法,这可能是美军历史上最大的海外救援行动。
在灾难发生后的最初两天里,美国由于提供的援助款数额不及一般国家,以及布什总统没能立即就救灾行动做出反应,而受到联合国及国际舆论的批评。在国际社会促动下,布什政府开始加大救援力度,增加援助款数额,从而使美国承诺的救灾款总额达到3.5亿美元。 随着救助款数额的大幅度提高,美国军方迅速成为实施救援行动的主角。为更好地组织和协调救援行动,美国防部在泰国的乌塔帕空军基地专门设立了救援指挥中心。在五角大楼的统一指挥下,海空军成为整个救援行动的主力。短短10天左右,先后有24艘美国军舰驶抵受灾国海域,其中包括“亚伯拉罕.林肯”号航空母舰和“好人理查德”号直升机航母。这期间,美军向灾区派出了7艘专门制造淡水的船只,每日生产的淡水高达63万加仑(约286.4万升)。此外,停泊在美国本土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港、可同时收治1000名伤员的“仁慈”号海上救护船也按照指令拔锚起航,驶往受灾地区。 除了庞大的舰队外,美军还有各式运输机、直升机,以及海上侦察机等大约80架飞机参加救援行动。在亚洲受灾地区参与救援行动的美军官兵总数多达1.5万人,其中绝大部分在舰艇上工作,另外1400多名海军陆战队员被分配在陆地上工作。这些人员中还包括美军最精锐的特种部队,即专门执行侦察、协防和反恐等非常规作战任务的“海豹”突击队员。在救援工作最为紧张的时刻,美国防部还考虑从日本横田机场启运8所野战医院。这种机动式医院小的可以用一架C-130运输机运送;而大一点的、拥有25张病床的也只用两架C-17运输机即可完成搬运工作。 如今,除了印度之外,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都能见到美军的身影。据报道,这些人员分别来自美国本土,以及美国在日本、韩国和西太平洋的关岛军事基地。从救援人员及其设备到位情况看,完全是按战时要求进行部署的,其完成速度之惊人显然需要有关方面周密的计划与协调。就这一点来说,此次临时决定的救援行动过程堪称是一次全面检验美军后勤保障和支援能力的大演习。 美国军人能够在国际重大突发事件后迅速到达事发现场,固然有其国力强大、组织得力等重要原因,但是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是,美国此次充分发挥了它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基地的作用。对此,曾有美国政府官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丧失菲律宾军事基地后的惋惜之情,称要是美国在菲律宾苏比克还有军事基地的话,美国的救援行动会更加直接而迅速。 连日来,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大规模参与国际救援行动是希望借此改善因伊拉克战争而给国际社会,特别是给伊斯兰世界造成的不良印象。但是由于美国在此次救援行动中表现出过于浓重的军事色彩,致使一些当事国产生相当大的担忧,害怕美国等一些国家充满军事特色的救援行动背后会有不可告人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有分析认为,这是布什政府进行的一场以救援为先导,争取拓展和强化其在东南亚和南亚外交,扩大美国在该地区政治和军事影响的一种特别尝试。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遭受海啸灾害最为严重的印度尼西亚虽然渴望得到外来救援人员的帮助,但对于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大批军人的到来却显得有些惴惴不安,以至于美国军方在与印尼政府进行长时间磋商后,不得不取消海军陆战队救援者在印尼陆地建立基地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少量海军陆战队员白天上岸从事救援工作,晚上再回到远离海岸的军舰上休息。1月12日,印尼政府宣布在亚齐的外国军队在3月26日之前完成工作后撤离,并表示灾区目前急需的是医疗卫生和工程援助人员。 尽管布什本人和其他美国政府官员一再表示,美国帮助受灾国家的步骤是先救援,再重建,并将后者称之为“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鉴于当事国的要求,华盛顿方面已不得不“见好就收”。据负责救援工作的罗伯特.布莱克曼中将15日说,美国在泰国和斯里兰卡的救援工作可望在一、二周内结束,至于在印尼的救援行动将会延长到4月。有分析认为,海啸灾害发生之后,同样遭受严重灾害的印度却对海外各界的援助之声一概给予谢绝,表示本国有能力完成赈灾救援工作。其实这并不一定是印度政府的本意,印度之所以违心谢绝外来救助不能不说是一种自我防范心理的体现。 环球杂志授权使用,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本刊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