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克宫涌动反对派暗流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23日 17:47 《财经时报》

  和讯网-《财经时报》特供

  西方主流媒体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那些专业的经济学者和治国专家在逐渐地被边缘化

  梁强

  俄罗斯媒体现在都将安德烈.伊拉里奥诺夫看作是克里姆林宫的新的持不同政见者。由于公开指责尤科斯拍卖是俄罗斯上年度“最大的经济欺诈行为”,并批评俄罗斯在普京的经济政策下形势极度艰巨,并有可能向更糟的方向发展,这位俄罗斯总统的经济事务顾问丢掉了8国集团俄罗斯特使的职务。

  不过让分析家们感到好奇的是,这样一个异议分子为什么能一直呆在普京身边,而且到现在还没有被免去总统经济事务顾问的头衔。

  俄罗斯《生意人报》评论员吉瓦洛夫认为,原因可能有两个:第一,伊拉里奥诺夫之所以敢于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普京,是因为他们之间早有约定。伊拉里奥诺夫被允许发表一些不符合克宫路线的言论,以便为俄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一些自由主义的空气。只不过伊拉里奥诺夫本人这次做得太嚣张,以至于普京不得不对其作出一定的惩罚。第二种解释是,伊拉里奥诺夫知道他对普京的批评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他清楚自己的这些言论对克宫和俄罗斯政府不会有丝毫影响。伊拉里奥诺夫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他只是普京的经济顾问,而不是一个爆破手。他在去年年终的这次总爆发,与其说是为了阐明自己的某种政治立场,不如说是一种失望情绪的发泄。

  伊拉里奥诺夫每年都会对俄罗斯的经济政策提出一番高论。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他这次没有接受某家报纸的单独采访,而是召开了一次有多家媒体参加的新闻发布会,并通过莫斯科回声电台向全国直播。

  在去年12月召开的那次新闻发布会上,伊拉里奥诺夫称“俄罗斯的资金现在正从有效益的公司流入低效益的公司”,并认为整个尤科斯事件显示目前俄罗斯不存在游戏规则,而尤科斯事件将给俄罗斯经济和信誉带来“无法用金钱衡量的”消极影响和损失。

  伊拉里奥诺夫还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了他的“年度猜想”——谁来为收购尤科斯的行动买单。他称,由于在俄罗斯没有哪个个人和公司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里付清75亿美元的巨额资金,因此这笔钱将既不需要罗斯石油公司,也不需要俄气公司掏腰包,而是“将从国家预算里支出,也就是说,要由俄罗斯的所有纳税人来承担”。

  在就尤科斯事件发表完看法后,伊拉里奥诺夫又将矛头指向了俄罗斯现在的经济发展模式。他认为2004年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转折性一年”,国家和官员开始有组织、有系统地侵入到经济事务中去。他说,他们的目标不仅是那些效益突出的私营企业,还包括那些杰出的职业经理人,包括尤科斯前总裁霍多尔科夫斯基。

  伊拉里奥诺夫的批评对象还延伸到了普京的国内政策,包括州长的总统任命制、对媒体的管制、政权的垂直化等。他宣称,普京所做的这一切很有可能将俄罗斯变成另一个国家并使它偏离恢复世界强国的道路而沦为第三世界。

  俄罗斯《公报》认为,伊拉里奥诺夫的这席话等于是向普京递交了一份非正式的辞职声明。克宫的主人显然对这样明目张胆的行为无法视而不见,他不仅解除了伊拉里奥诺夫的8国集团特使职务,还同时免除了他2006年俄罗斯8国集团峰会筹委会副主席和俄罗斯与7国财长会议联络人的职务,这样,伊拉里奥诺夫在普京的政权中将不再拥有任何官方职务,而只剩下了普京经济事务个人顾问的虚衔。

  在西方批评普京独断政策的同时,俄罗斯国内也时有批评俄政府的声音。被普京解职的俄罗斯前总理卡西亚诺夫就对伊拉里奥诺夫予以了公开赞扬,他也一直是普京在尤科斯事件上的积极反对者。卡西亚诺夫称:“总统是法学家,而伊拉里奥诺夫只是一个经济学家,经济学家虽然擅长制定规则,但法学家却更懂得如何具体运用这些规则。”

  《纽约时报》认为,伊拉里奥诺夫这次对普京政策的公开攻击之所以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本人就是克宫这套体制里的人。这位自2000年以来一直担任普京的经济顾问的家伙现在成了自己最初向普京建议实施的政策的积极反对者,这表明俄罗斯的反对派们已不只是在野的自由派们,反对派的暗流已开始在克宫的内部涌动,而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那些专业的经济学者和治国专家在逐渐地被边缘化。

  【版权声明】本文为《财经时报》授权刊登之作品,其他网站不得转载本文全部或部分内容,除非经和讯网-《财经时报》授权许可。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俄罗斯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