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印度洋海啸波及中国经济 > 正文
 

灾区重建至少需5到10年 费用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 07:07 北京青年报

  北京年报: 张玲

  国际社会承诺对受灾国的捐款已达50亿美元,形成二战后最大规模的全球救灾赈灾浪潮

  印度洋大地震和海啸的受灾国目前已进入了灾后恢复与重建阶段。鉴于大地震和海啸
造成的破坏极大,灾区恢复与重建至少需要5到10年的时间,重建工程浩大、任务繁重,这不是任何单个国家可以承担的,需要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此次大灾难除了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外,还使大量灾民居无定所,其正常的工作、生活全部被扰乱。据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估计,灾后重建的费用可能超过100亿美元。

  从广义上讲,灾区恢复与重建主要包括三方面:

  首先是使灾区人民生活恢复正常。这既包括灾民能得到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也包括使灾民在情感和心理方面恢复正常。据专业人士估计,后者是需要多年努力才能做到的。此外,使受灾地区的经济生产恢复正常至关重要,其重点是振兴受灾国的旅游业。

  其次是尽快在印度洋地区建立海啸预警机制。由于印度洋地区很少发生海啸,所以这一带一直没有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去年12月26日发生的海啸及其造成的巨大损失,让印度洋沿岸国家认识到了建立这一预警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强调指出,建立预防和早期预警机制须成为头等大事。目前包括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在内的国家以及世界气象组织等国际组织纷纷表示,将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协助印度洋有关国家尽快建立海啸预警机制,并加强信息共享、交流以及人力资源开发合作。

  第三是思想上的“重建”,即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有关专家指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是造成这次印度洋海啸灾难的原因之一。在如今的海岸线上,宾馆林立,人群熙攘,近海浅水处本来可以防御海啸的许多海洋植物和珊瑚礁,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而逐步退化。可以说,印度洋地震和海啸不仅为受灾地区,而且也为全世界敲响了警钟,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即唯有保护自然,珍爱地球,人类才能避免或战胜灾难。因此,促进公共教育、普及环境保护知识非常重要。

  然而,从目前情况来看,要真正实现上述重建目标还存在一定困难。

  首先,援助资金能否及时到位。目前,国际社会承诺对海啸受灾国的捐款已达50亿美元,形成了二战结束后最大规模的全球救灾赈灾浪潮。与此同时,包括中国、七国集团、世界银行等在内的国家和国际组织也纷纷承诺,减免或冻结受灾国的债务。然而,国际舆论同时指出,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国际社会能否信守承诺,把援助物资送到那些最需要的人们的手中。因为在以往的联合国人道主义救援行动中,捐助国食言的情况时有发生。对此,有关方面已经发出呼吁,关于灾区的恢复和重建问题,国际社会特别是主要捐助国和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伊斯兰开发银行以及其他国际金融机构须提供和建立必要的资金保障,以保证受灾国的恢复计划真正得以实现。另外,帮助受灾国不能做表面文章。

  其次,如何使国际社会对灾区重建工作的援助做到长久和有效。虽然在联合国框架内,国际社会已经对救灾行动进行了协调。但是考虑到灾后重建是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因此必须做到援助重建长久而有效。为了使国际社会对受灾国家的援助更为有序和有效,保证源源不断的援助能到达真正的受灾者手中,6日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的东盟地震和海啸灾后问题领导人特别会议要求联合国秘书长任命一位特别代表协调召开国际承诺会议,以保证为环印度洋地区的恢复与重建而进行的努力能够持续下去。此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合作,对于应付全人类的共同挑战十分重要。

  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也是人与自然灾害斗争的历程。正如中国总理温家宝所指出的那样,印度洋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海啸,不仅是有关国家的灾难,也是全人类的灾难,因此,全人类只有同舟共济,才能重建美好家园。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印度洋海啸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