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终:这一时点的世界大局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6日 15:2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于时语 中美共存 中美共存和冷战期间苏美争霸完全不同。美苏的对立,代表在意识形态、经济利益、地缘政治各种层次上你死我活的殊死搏斗。而中美共存固然也有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上的冲
先从政治秩序讲,“9.11”事件之后的世界,按照《纽约时报》大牌记者弗利德曼的说法,可以划分为所谓有序世界和无序世界,无序世界包括了“失败国家”和“无赖国家”,还有诸如巴基斯坦、印尼以及多数阿拉伯和非洲国家这样的“乱邦”;有序世界则由美国、欧洲—俄罗斯、中国、印度这四大板块支撑。冷战结束之后,美国的安全威胁几乎完全来自无序世界,因此在有序世界中制造新的无序部分不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更重要的是经济关系。这里不能不先提到美国海军学院资深战略专家汤玛斯.巴尔内特教授,他目前在美国国防部兼职,直接负责美军未来战略方针研究,据披露,巴尔内特最近一系列文章和报告,形成对五角大楼上层最有影响的新战略理论。他认为今天世界可分成两大部分:一个是“关联世界”,也即通过全球化经济而彼此“联网”的正常运作世界;另一便是和全球化经济分离脱节的“间断世界”。冷战后的美国军事干预和麻烦,全部集中在这一“间断世界”,因此美国的战略目标是扩大全球化经济的正常运作范围,迫使“间断世界”的经济活动和全球经济联网,变成“关联世界”的一部。 这都表明,华盛顿的对华战略都应该是“互利共存”,而不是冷战时代“摧毁邪恶帝国”的战略。这可说是中美稳定局面的地缘政治基础。 事实上,在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型经济——美国和最大的消费品生产国——中国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利双赢的共生关系。中国工业生产体系的高效率,支持了美国的低通胀、低利率和高消费经济的持续。世界上储蓄率最低的美国的经济发展,日益依赖储蓄率最高的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 中美共存局面自然也有许多破坏性的不稳定因素。比如在中美双边关系上,存在人民币汇率、资源竞争和台湾等棘手问题。从长远看,美国相对于中国的经济竞争力会继续滑落,它对欧洲和亚洲的外交策略,仍然会是在不导致世界经济体系大动荡的前提下从事离强合弱。 美国的“反恐”战争何处去? 由于美国是目前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布什连任的影响波及国际。总的来说,这造成全球范围内美国道德水准的下降。特别是布什政府处处美国利益第一的单边主义、“迫邻为丐”的低美元政策、无视联合国和国际法的大国霸权心态等。由此导致的反美趋向和对“美国模式”的否定以“旧欧洲”为最,拉丁美洲和亚洲次之。 伊拉克越来越像当年的越战泥沼,华盛顿面临的痛苦抉择是:要么维持大量美军长年驻扎伊拉克,要么允许伊拉克成为伊朗主导的“什叶派轴心”成员,再要么眼看伊拉克成为“失败国家”,像几年前的阿富汗和索马里那样,成为各种恐怖组织的活动基地。 巴勒斯坦一代领袖阿拉法特的去世,具有很大的象征意义。阿拉法特的离去,代表阿拉伯世俗民族主义运动的一种终结,另外也可能代表巴勒斯坦真正独立建国的最后机会的消失。不管以色列和美国愿意与否,巴勒斯坦地区面临事实上“一国两族”的前景。 大中东地区的另一重要趋势,是什叶派的复兴和伊朗作为区域霸权的崛起。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实际是为伊朗什叶派政权除去了最大宿敌和称霸波斯湾地区的唯一制衡力量。而美国目前花费大量政治和军事代价导演的伊拉克“民主选举”,将会进一步强化伊朗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欧洲的局面 2004年的一桩大事,是欧盟大扩张,从15国扩大为25国。从长期角度,这是欧洲逐渐一体化,成为世界舞台上独立演员的大方向;从短期角度,这却是华盛顿对法德轴心主导的“旧欧洲”进行离强合弱的有效手段。在扩大的欧盟中,法德轴心影响的淡化是不争的事实。华盛顿不断利用“新欧洲”来推行其外交战略,以及阻扰欧盟采纳损及美国利益的决策(对华军售解禁是个典型)。 然而欧盟在经济上由“旧欧洲”主导,新旧欧洲的文化距离也在迅速缩短。所以欧美之间受文化离异驱动的政治离异是无法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法德轴心的坚持下,欧洲发展北约之外的独立军事力量已经卓有成效,欧洲独立发展的伽利略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已经被美国空军秘密文件锁定为可能的美军攻击目标。 从全球角度,世界中心正在从大西洋向太平洋转移,欧洲代表了盛极而衰的西方文明,它在国际事务的分量日渐缩小是不争的趋势,并且面临着几项难以克服的重大挑战。 悲喜俄罗斯 由传统欧洲而及俄罗斯。俄罗斯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复苏,普京总统并且大力整顿俄国内政,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中央政府对日渐分崩离析的国家的控制。 可是2004年却也是普京总统的灾难年,除了车臣分裂主义分子制造的各项恐怖惨案,表明俄国国家机器积重难返,在原苏联范围中的俄罗斯“近海外”,“去俄罗斯化”过程明显加速。格鲁吉亚之外,乌克兰的离异是对俄罗斯国家灵魂的严重打击,也意味着莫斯科即将失去“俄罗斯帝国的钥匙”。这表明普京总统未能扭转俄罗斯的文化沉沦和道德权威的低下,并且因之引发的从塞尔维亚到塞浦路斯岛的整个“东正教文明”的衰落。 亚洲板块 亚洲大陆的主要历史趋势,是“中国正在迅速地回到亚洲中心演员的传统角色”,以及中国主导下的亚洲经济一体化。此处想再简单论及亚洲的另外两大主要力量——印度和日本。 “印度将会超过中国”论近年来甚嚣尘上,笔者对此一直不以为然,而认为这一期望中有基于所谓印度“民主优越性”的意识形态一厢情愿。在成熟的民主制度以外,印度也有严重的“结构性劣势”,而难以在基础建设和经济竞争力上赶上中国。除了计算机软件和基于英语的服务性工业,笔者并不认为印度会在其他主要工业领域中超越中国。 但是印度经济仍然会按照自身规律和速度发展,成为亚洲经济的主要支柱,并同时促进中印经济关系的增长和两大历史文明的和解。更重要的是印度文明的深厚自信,决定了印度的独立发展,而不会成为外部势力的附庸。在联合国改革计划中,中国决定支持印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是非常明智的外交政策。 与文明古国印度相比,日本面临在中美共存世界中的痛苦抉择。在未来近期内,日本依然可以按绝对GDP数值自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努力增加军费开支,向“正常国家”演变。可是无情的现实是日本不仅马上面对无法弥补的人口萎缩,在东北亚还面临中国崛起和朝鲜统一这两大“威胁”。何况按照外贸数字,日本经济的国际影响早已超越巅峰而落在中国之后。 更令东京窝心的是随着中美互补经济体系的形成,日本未来的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2003年日本摆脱十年经济停滞而首次出现增长,正是因为该年“日本出口增长的近80%归于中国”。日本从中国的进口已经超过了从美国的进口是“东京需要在北京的朋友”(英国《卫报》评语)的明证。 (作者在北美从事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