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环球杂志:美国为何总盯着中国制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4日 16:08 《环球》杂志

  盛立中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仅其一国就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以上。美国经济也是当今世界经济最大的增长源,自1996年至2003年,美国占世界经济增长总量的近70%。盘点2004年世界经济涌动的脉搏,就少不得要看看美国经济这一年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强劲增长与强权经济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初步预测,2004年世界经济增速在5%左右,是近30年来最快的增长速度。美国经济也自2003年底开始复苏,在2004年保持消费旺盛、资本市场活跃、企业盈利水平好转、就业人数增加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近5%等令世人喜闻乐见的景象。

  正如美国副财政部长泰勒2004年12月6日所称的那样,美国已经接近完成从2000年至2001年的股市崩溃中复苏,并且正朝着一个扩张的阶段前进,“今年美国经济将会有4%的强劲增长。”

  不过,上述现象也仅只是在美国国内市场中才能体会得比较深刻,走出美国国门,事情就有些面目全非了。

  2004年,美国人在世界民众面前展现的全然是另外一张面孔:与欧盟的钢铁贸易战刚刚以“惨败”告终,紧接着又将欧盟标志性产品“空中客车”告上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在中美贸易问题上美国更是总有惊人表演,包括标着“中国制造”的毛裤、文胸、内衣在内的所有纺织品都被美国政客无一例外地网入眼帘,然后指责中国“搅乱市场”,用配额保护、产品设限等种种手段,生硬地剥夺了美国百姓的自由选择权。

  还有,美国人在WTO新一轮农产品谈判中对经济欠发达国家发出放开市场的要挟,任由美元贬值使世界原油价格屡创新高等等。作为世界经济强国的美国不断做出一些令世人喷饭的举止,人们由此也就有理由对美国经济近一年来的深层次问题探究一番。

  美元贬值难解“双赤字”

  正像世人对中国经济增长持赞赏的观点一般,任何人也不能否认美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然而,美国经济最难破解的难题是:小布什政府几年来因减税和财政巨额超支而积累下来的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

  截止到9月30日的2004财政年度,美国政府财政赤字达4130亿美元。仅每年的经常项目逆差已经达到了6000亿美元,超过GDP的5%,这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危险底线!据预测,到2010年,这个数字将超过1万亿美元。另据估算,2004年,美国商品进口量相当于出口量的两倍。

  不言而喻,在巨额“双赤字”下的经济复苏是不会持续的,如果任由其无限制地发展下去,甚至会引发灾难性的全球经济崩溃。权且不谈美元,美国经济本身的盘子就已经太大了,美国在处理经济问题上稍不留神打个喷嚏,世界经济就会感冒。

  财政赤字意味着美国人在透支,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增加税收或发行国债。而贸易赤字意味着商品进口量大于出口量,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提高商品出口量或减少商品的进口。

  要想一揽子解决贸易赤字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比如说,可以用贬值本国货币的办法。美元的贬值意味着提高了美国产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利于本国产品的出口。现实中美国人一直在这样做,仅美元与欧元的比价在过去短短的3年时间里就已经贬了40%多。按美国经济学家最新的说法,“为了把逆差削减到可以忍受的水平,美元需要继续下跌,总幅度至少达到20%”。

  不过,货币贬值并不是美国人的专利,其他国家如感觉本国货币被他国人为操控升值到一个不能容忍的地步,可以掉过头来做同样的工作,这是一种零和博弈的游戏,这正如我们近日所看到的日本和欧盟等声言要采取必要手段联合阻击美元下跌那样。

  另外一种比较实用的办法就是减少商品进口量。不过,话又说回来,当今世界任何国家任何一种商品的进口与出口,都有其充分的理由,行政干预往往会带来适得其反的结果,这是市场法则作用的结果。

  为何盯上“中国制造”

  那么,到底美国人最后又看到了什么?在人们对美元贬得已近失去希望的时候,美国盯上了中国。原因是来自中国的商品太便宜了!他们认为,美国的贸易赤字问题出在“中国制造”身上。他们看到,美国市场上处处充斥着中国制造的纺织品、家具、家用电器,甚至于美国饭桌上的对虾和真菌类农产品。

  当然,这也只是直观感受,美国政客要的是具体数字。按美国商务部的统计口径计算,2003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1241亿美元,占美国对外贸易赤字总额的25%左右。2004年中国对美顺差有望突破1300亿美元大关。中国已经成为美国第一大贸易逆差国,比第2位的日本多了近500亿美元。

  由此,中国就被当作美国经济界人士以至于政客们拿来说事儿的由头,中美贸易纠纷连年不断。美国使出了特保申请、配额保护、产品设限等种种手段,先是以“市场扰乱”为名,后来感觉还不足以解决问题,又搞了个“市场扰乱威胁”。这就是说,“市场扰乱”原本是基于已经发生的事实,而“市场扰乱威胁”只是“可能的扰乱”,美国人只要认为有这种可能,中国产品也有可能获“罪”。

  制造业竞争一瞥

  美国俄亥俄州螺丝产品公司总裁埃姆布罗格诺最近讲了一个他们公司试图与中国产品竞争,但最后败下阵来的经过。

  这家拥有近60年历史的精密机床零部件生产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为了与中国同类厂家竞争,采取了裁减雇员、更新设备、提高生产效率等很多措施,并将雇员薪金降到10年前的水平,还把所有更新设备的投资都打到成本之外。

  埃姆布罗格诺说:“我们恳求原材料供应商提供让步,把原本合同规定给工人每小时5分钟的‘撒尿’时间都优化掉了,最后把产品价格定在每件29美分的价位。这个价格已经抹掉了产生利润的任何可能,只能保持企业运转和工人就业。但是你们猜猜结果如何?中国工厂的报价是每件产品21美分,仅比我们的原材料价格高出1.5美分。我们的努力一败涂地。”

  埃姆布罗格诺感到困惑,他不理解除了购买原材料之外,中国人如何能够用1.5美分来支付生产每件产品的设备、包装、运输以及劳动力费用。

  实际上,这个谜底的关键在于,美国制造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通过资本投资和更新设备来提高竞争力。而中国制造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力成本的低廉使中国制造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颇具竞争力。

  美国人还应该明白,中国经济的增长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助推器。一方面,当美国制造业抱怨中国的廉价商品抢走他们的饭碗时,这些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正在满足美国民众的消费需要,稳定了美国的物价;另一方面,一批在华投资的大型跨国企业在出口美国的产品中赚了大钱,他们坚决抵制对中国的攻击。这些美国的大财团正源源不断地从中国为布什政府赚回美元,并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增长。

  症结在于结构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中美贸易中美国庞大逆差问题的关键所在。换句话说,美国部分产业早已步入“更年期”,原本在世界上就已不具竞争力。这就是人们常常听经济学家讲到的美国贸易赤字问题的症结来源于本国的产业结构故障,而不是其他。比如说,纺织工业在美国属于夕阳产业,但美国国会山的议员们不这样看,他们要保住苟延残喘的落后工业,其原因无非是美国失业工人的选票在作祟。

  来自美国的一份资料显示,2001年以来,美国失业的纺织工人已经超过30多万。这些选票对于美国州议员非常重要,对国会山上的参众议员们非常重要,甚至于能够左右总统宝座的归属。这就是我们常常看到原本的经济问题却被美国政客泛政治化的缘由。

  美国经济是否真的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答案是否定的。前面说过,美国的问题是经济结构问题,实际上,美国经济仍然是十分强大的。

  美国的优势在于其高端技术产业和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在世界上无人可比。比如航空器、核技术、计算机产业。由此,就不得不再谈谈中美贸易的赤字问题。

  如果美国把其生产的高端技术产品按常规向中国输出的话,美国将大大降低其贸易逆差,甚或还有顺差,但美国偏偏不这样做。他们对出口到中国的产品设了很多限制,不用说军需产品,就是科技含量稍高些的产品也对中国设限,把手中握有大笔美元的中国拒于门外。

  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方面,中国为美国送去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美国百姓深感实惠;另一方面,中国想买美国货,美国不卖。结果就是现在常常听到的中美贸易不平衡的说辞,再进一步,就是最近人们看到的美国对来自中国物美价廉的产品屡屡挥舞配额或设限大棒的由头。

  温家宝总理曾在出席纽约美国银行家协会举行的午餐会上指出:“靠减少中国对美国的出口,这不是一个好办法。因为这样做,既不利于中国,也无助于解决美国内失业问题,反而会严重损害美国广大消费者和美国在华企业的利益。比较现实的办法是,美国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出口。”

  温总理的话真实地反映了中美贸易争端问题的核心。但美国仍然固执地坚持不向中国出口高端技术产品,另一方面却要求中国大量购置其民用飞机和大豆等农产品!

  温总理在美国幽默机智地说了一句时至今日仍然令人回味无穷的名言:“你让我们的老百姓不能老乘飞机吃大豆吧!”后来有家香港的媒体戏称,吃大豆坐飞机对于那些肠胃好的人来说也是一个重大考验!由此可见,技穷的美国政客是多么搞笑于世人。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