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美国经济与美元前景 > 正文
 

欧佩克巨额石油美元抽逃美国 转向投资欧洲市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05日 13:44 中国经营报

  作者:秦朝

  上天是公平的,中东人民既要遭受沙漠和酷热的考验,又要遭受战争和冲突的磨难。仰仗丰厚的石油资源,他们也世代享受着上天赐予的财富。

  据阿联酋工业银行最新报告称,欧佩克成员国(OPEC)今年前10个月的原油出口收入比
去年同期增加了46%。根据能源专家估计,2004年欧佩克成员国的石油出口收入可望达到3200亿~3600亿美元之间。市场颇为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欧佩克成员国积累起来的石油美元将用在何方?

  70年代青睐欧洲美元与美国证券市场

  首先回顾一下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价格上涨带来的石油美元,以及这些巨额资金的投资方向。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元大跌,再加上战争的影响,石油出口国的贸易收入以美元计算而蒙受重大损失。OPEC决定实行石油禁运,并把石油价格从此前的每桶3.01美元提高到1974年1月的11.65美元。其后,OPEC数度提高油价至每桶34美元。随着石油价格的大幅度上升,OPEC成员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出现巨额顺差,从1973年到1981年顺差累计高达3360.7亿美元,给石油出口国带来了大量的石油美元。其中,仅沙特阿拉伯一个国家在1973~1982年间积累的经常项目顺差就达到了1630亿美元。

  由于担心财产被没收,阿拉伯国家不愿意把钱存放在美国的银行,因此,石油美元时期大量的富裕资金推动了欧洲美元市场的发展。在OPEC成员国可供运用的资金中,约有1/3投放在欧洲货币市场,其中,大部分采取欧洲美元存款的形式。1973~1976年间,OPEC在欧洲货币市场上的存款从100亿猛增到540亿美元,在1981年欧洲货币贷款总额900亿美元中,阿拉伯银行占了26.5%。而相对保守的沙特阿拉伯的石油美元则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保存,一是外汇储备,其持有的外汇储备从1973年的37亿美元增加到1981年高峰时期的280亿美元;二是存款,持有的存款货币银行资产从1973年的不到4亿美元增长到1984年的188亿美元。

  欧洲美元的发展同时也促成了美国国内的金融改革和金融创新:一方面,美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了金融管制上的放松,另一方面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相继建立起了各种商品和金融期货市场。此外,特别是在第二次石油危机以后,石油美元也大量进入美国长期证券市场。1978年和1984年全部外国持有的美国长期证券分别为990亿美元和2680亿美元,而中东石油出口国持有的美国长期证券在这两年分别为190亿美元和450亿美元,占比达到20%和17%,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石油美元的回流对繁荣美国证券市场提供的巨大支持。

  美元走跌后石油美元另有四大投向

  但本次的石油价格上涨由于受美元疲软影响,石油美元并没有大量涌入美国。根据美国财政部的数据资料,2003年以来,OPEC国家就一直在抛售美国国债,持有的数额已经从2002年高峰时期的530多亿美元减持到2004年9月的430亿美元。那么OPEC国家因油价上涨获得的意外之财都用到哪里去了呢?大致说来可以分为四块:一是欧洲市场,二是日元市场,三是离岸金融中心,四是增加进口。

  欧元问世以来的5年间,相对美元升值了40%,仅2003年一年就升值了20%,欧元的大起和美元的大落使得以欧元计值的资产对石油美元更有吸引力。第二条渠道是日元市场,虽然日元债券相比欧元债券和美元债券的收益率更低,但是日元相比美元的升值也使得日元资产的吸引力很强。第三条渠道是离岸金融中心,特别是产油国自身设立的一些离岸金融中心,上百亿的石油美元被投资到这些离岸基金中。第四条渠道是增加进口,OPEC近年来越来越倾向于在石油收入上升时增加进口。1999~2003年,欧佩克将其石油美元的85%都用于了进口。如果把伊拉克排除在外的话,这个比例可以高达90%左右。这一比例比1979~1984年的65%要高很多。2003年,OPEC国家的进口价值达到了2126亿美元,占石油出口收入的83.4%。

  阿联酋工业银行报告强调,欧佩克成员国石油收入大幅增加将使它们的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上个世纪末因油价暴跌而蒙受的经济损失将得到弥补。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欧佩克新闻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犬夜叉
封印的半妖犬夜叉
3DMM
温柔妹妹之3D篇章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