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即将在德国柏林召开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前夕,美国财长斯诺从14日开始马不停蹄地访问爱尔兰、英国和波兰,主要目的是为美元汇率走低进行辩解。访问期间,斯诺一方面强调美国仍坚持强势美元政策,另一方面又认为“货币价值只有在开放和竞争性的汇率市场才能得到真正体现”。
欧元区12国财长在15日的会谈中再次表达了对汇率“过度波动”的担忧。欧元集团现
任主席、荷兰财政大臣扎尔姆在记者招待会上称:“部长们都认为,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运动对经济增长十分不利。因此近期的汇率急剧变动是不受欢迎的。”这一论调和1个月前的欧元区财长会议截然不同,当时欧元区一些国家财长否认目前欧元对美元汇率过高。欧元集团下任主席、卢森堡首相兼财政大臣容克当时表示,欧元对美元升值并不是一件“需要过分关注的事情”。爱尔兰财长考恩则声称,他并不认为欧元对美元的汇率水平“存在问题”。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就使欧洲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10月份国际油价不断攀升,欧元升值有利于缓解油价高企带来的压力,进而减小各国的通货膨胀风险,故而可以对欧元升值的风险“视而不见”;另一方面是由于欧盟统计局本月12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仅为0.3%,明显低于第一和第二季度的0.7%和0.5%,这使得欧元区国家开始感到恐慌,担心欧元升值会使拉动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出口进一步减少。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日前发表文章认为,美元现在还没有跌到最低点,在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美元的贸易加权值接近30年来的平均值。据估计,美元可能还会再贬值20%至40%。文章还认为,此次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贬值的幅度并不均匀,由于亚洲实行灵活汇率制度的国家或地区数量有限,欧元就首当其冲了。从2001年开始,欧元对美元已经升值了50%。
对于欧元升值的影响,文章认为,欧元区国家大可不必紧张,理由是欧元升值虽然对出口不利,但欧洲企业在削减开支方面成绩斐然,应该可以逐步适应强势欧元下的贸易环境。而且,强势欧元还能给欧洲带来一些好处:一方面可以加大竞争压力,进而推动欧元区国家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另一方面可以降低进口商品价格,进而控制通货膨胀。
文章还对欧洲央行一直以来只对汇市采取“口头干预”的方式进行了评价,认为这种口头方式根本无法有效阻止美元走软。今年2月西方七国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虽然对外汇市场的“过度动荡”发出警告,但发挥的作用还不如日本央行大量购入美元、干预外汇市场的效果明显。文章称,如果强势欧元开始威胁欧元区的经济,欧洲央行虽然有降低利率的办法可用,但在欧元区通胀率仍在目标之上的情况下,欧洲央行不应轻率行动。文章还以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和90年代的美国作为范例,认为虽然当时日本和美国的本币升值已经足以控制通货膨胀,但由于降息后的宏观调控不够,信贷增长速度过快,结果导致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破裂。
文章最后指出,从世界经济的角度来看,弱势美元如果能够减少美国经常项目赤字,进而减少未来全球金融危机的风险,那么弱势美元就是一件好事,而强势欧元无疑只是为避免这样一场危机所付出的一个小代价而已。
作者:肖莹莹
(来源:经济参考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