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美国大选对世界经济影响 > 正文
 

美国大选系列报道 布什克里贸易主张貌离神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1月02日 13:27 《全球财经观察》

   美国大选系列报道之三

  布什:

  实施公司减税法案,促进对外贸

  推动与更多国家签署贸易协定

  推动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

  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而非经济孤立主义来解决贸易争端

  克里:

  给在美国的公司提供税务优惠

  美国公司将工作机会移至海外须经政府批准

  美国与他国的贸易协定须在核心条款中加入严格的劳工和环境标准

  主张采取强硬立场保护美国经济利益

  文|邵娟

  美国大选进入倒计时,两个候选人无论在演讲还是竞选广告中,都企图通过火药味十足的相互攻击,将这次大选升格为立场截然不同的对手之间的竞争。但这一切,仅仅在表面上“夸大”了两人的分歧,并不能掩盖他们对系列经济问题所持的态度曾有过惊人的相似。这其中自然包括贸易政策。

  从以往记录来看,克里和布什两人在贸易问题上都曾主张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自由贸易,但出于政治考量,也有背离自由贸易的举动。大选之年,他们更要在贸易问题上进行精心包装,争取更多选民的支持。

  10月22日,布什签署了新的公司减税法案,废除了引发美欧贸易争端的《外销公司法》,同时又为出口商提供了更多税收优惠,以帮助其在欧洲市场上进行竞争。欧盟表示了欢迎,但未决定是否取消对美贸易制裁。

  布什的支持者称,公司减税法案有助于美对外出口贸易增长,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而反对者则批评该法案是照顾特殊利益团体的“猪肉桶政治拨款(Pork Barrel)”的典型。

  自由贸易还是贸易保护

  克里在其一揽子经济计划中,除承诺在未来4年创造1000万个工作机会外,还力主将公司税从35%降低到33%,给在美国创造工作机会的公司提供优惠,阻止跨国企业将工作机会转移到海外,以促进就业。

  对于克里的税务政策,原布什经济顾问、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格伦哈伯德并不以为然。他认为,“区区百分之几的降税,根本抵挡不住海外低廉劳动力的诱惑。资本从低利润向高利润地区流动是客观规律。” 芝加哥一家咨询公司的调查显示,80%以上的美国公司准备加大把工作移往海外的力度。传统基金会政策分析员谢弗强调,“2015年以前,不管人们愿意与否,美国将把330多万个服务性工作迁往海外。”

  克里着力推销的贸易政策包括,美国与他国签订的贸易协议,须在核心条款中加入严格的劳工和环境标准。即便WTO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已对此明确表示拒绝。

  “我和布什最大的不同,就是布什只关心跨国企业的利益,而我所关心的是美国广大劳工的饭碗。”克里还扬言,一旦当选,将在4个月内对美国与其他国家签订的贸易协议逐一重新检查,看是否对美国工人公平;美国所有国际贸易都须通过审批;美国公司将工作转移海外必须获得政府批准等等。

  除此之外,克里在竞选活动中还一再批评布什政府对中国的贸易政策。在弗吉尼亚州的一次演讲中,克里指责中国和其他国家没有遵守贸易协定,声称要就贸易、汇率和劳工三大问题向北京施压。克里表示,他不会容忍其他国家采取伤害美国经济的贸易政策。

  布什对此反唇相讥道:“我们国家有一些经济孤立主义者,他们希望建立贸易壁垒,把美国与世界其他地方孤立开来,他们错了。经济封锁将威胁到那些依赖出口的几百万份不错的工作岗位,增税及经济闭关这些无力的老套政策,会导致经济浩劫。”

  在布什执政的三年间,美国流失了260万个工作岗位,失业梦魇一直挥之不去。中国作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地,无疑成为再“合适不过”的美国政治牺牲品。据美方统计,2003年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达到1240亿美元。但相应的中国官方数字显示, 当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为586.1 亿美元。如此大的差别源于双方数字统计的差异,美方将香港从内地进口、加工后再出口至美的商品计入中国对美出口,而将美国出口至香港、香港再出口至内地的商品却不计入美国对华出口。

  但商界和金融界认为,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并非坏事。格林斯潘曾说:“过去15年来自亚洲的廉价产品,正是导致美国经济快速发展而没有过多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同时,日本和中国在对美贸易中赚得的美元,有相当部分用来支撑美国国债价格。国债价格上升,利率就随之下降,降低了企业借贷成本,有助于扩大生产,提高就业率。

  今年上半年,布什政府否决了美国最大的工会——劳联产联(AFL-CIO)提出的对中国商品课征77%关税的要求。9月9日,布什政府再次拒绝了以AFL-CIO为首组成的“中国货币联盟”提出的调查中国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要求。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表声明,认为接受劳工组织的请求将使美国“倒退到经济孤立主义的道路”,但布什政府会继续向中国施压以改革货币制度。

  克里当即借此攻击布什在保护美国工人利益上表现失败。布什则回应说:“对于诸如与中国贸易的问题,要通过外交手段而不是采取经济孤立主义来解决。”

  大选年贸易问题“政治化”

  来自马萨诸塞州的克里曾自诩是一个支持商业、支持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和自由贸易的人。克里担任国会议员20年,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支持自由贸易的记录:投票赞成1993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乌拉圭回合协议法》、2000年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待遇等。在这些问题上,克里的立场与很多民主党议员不同。另外,克里在1999年6月反对一项钢铁配额保护措施,是当时投反对票的少数几名民主党参议员之一。

  “在任何一场美国总统竞选活动中,可以肯定,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子必将会一如既往地现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前财政部部长助理J. B.隆说。

  在竞选中,不公平贸易是不可多得的靶子。制造贸易保护主义气氛,显然可以吸引那些失业选民。由于民主党代表中小企业和中下层民众利益,越来越依赖工会的支持。这1300万工会工人是经济不景气的主要牺牲品,在政治上非常活跃。另外,在竞选情况最为激烈的宾夕法尼亚、俄亥俄、西弗吉尼亚州等地,制造业均面临严重困难,越来越多选民抨击自由贸易政策导致国内制造业衰退。因此,克里为争取选票,必然会在解决贸易不平衡、扩大就业问题上大做文章。

  2000年美国经济进入低潮期后,贸易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成为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民意调查显示,美国41%的人对自由贸易产生了负面看法,比1999年增加了30%;43%的人认为政府应该放缓或扭转扩大国际贸易的政策,比1999年增加了39%。选民这种普遍的忧虑,正好为克里竞选阵营精明而紧贴实际的论调,提供了发挥的机会。

  克里还挑了一个真正的贸易怀疑论者——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作为自己的竞选拍档。爱德华兹曾投票支持实施钢铁配额,反对向原产自非洲的服装开放美国市场。他还在1998年竞选参议员时反对《北美自由贸易协议》,甚至对美国与智利、美国与新加坡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投了反对票。

  分析人士称,这个拍档将促使克里在自由贸易政策上进一步退缩。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选举问题专家麦克尔麦克唐纳也承认,在国际贸易问题上,克里要比布什保守。爱德华兹的保护主义色彩,只会将克里和布什在“自由贸易”政策上的分歧拉得更大。

  10月1日,在布什和克里第一场竞选辩论之后的第二天,布什和克里班底的贸易代表就各自的贸易政策,进行了激烈的舌战。

  布什班底成员、美国贸易副代表乔塞特夏娜表示,克里在贸易问题上没有一个坚定立场。“假如他要在这个问题上反复,怎么能期望别国遵守国际自由贸易准则?”

  对此,克里竞选班底代表、布鲁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蕾尔布雷纳德博士则称,“这次总统大选不是要选民在自由贸易和经济孤立主义之间做选择。”

  很显然,克里阵营也不认为贸易保护优于自由贸易,只是迫于大选形势不得已为之。

  布什政府的“摇摆”之策

  布什和克里为了“抢选票”,争相扮演“强硬的保护主义者”角色。克里曾致信布什,称美国纺织业受到了中国商品的冲击,应该启用特别保护条款,限制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布什政府对此也不甘示弱,美国贸易代表佐利克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说,“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致力于落实贸易规章,为美国工人取得实质性成果,确保美国企业取得一个公平竞争环境。”

  虽然布什努力强调自己是自由贸易的推动者,但为在大选中创造更多的获胜筹码,他执行的其实是一条“摇摆”路线。在贸易逆差扩大、就业问题成为焦点的背景下,布什政府一边要为其“倡导自由贸易”辩护,一边又采取贸易保护手段,不时作出某些姿态,以显示其关心产业工人和出口商。

  4月,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布报告,对包括中国、欧盟、日本在内的58个主要贸易伙伴逐一“挑刺”,指责它们给美国的商品和服务设置“贸易障碍”。

  针对WTO将于年底全面取消纺织品进口配额,纺织业游说团体近来频频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口。布什政府在游说团体的强大压力下,不得不向“选票”低头。9月中旬,商业部副部长格兰特阿尔杜那斯说,可能会对从中国进口的纺织品实施“特别防卫条款”。10月22日,美国宣布将对中国袜类产品采取限制措施。

  “布什这样做完全是政治目的在背后推动。”全美零售联盟副总裁埃里克奥特尔说,“它可能引起产业界其他行业的连锁反应,纷纷要求类似的保护政策。”马里兰大学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潘那格瑞亦称,“布什是出于政治考虑,但不一定会有政治获利。”贸易保护是把双刃剑,在取悦部分选民的同时,必然会得罪另一部分选民,结果可能得不偿失。乔治城大学教授罗伯特萨特认为,“贸易保护主义会赢得自由派和工会的支持,但是对商人来说,他们更希望自由贸易。”

  美国政府今年孜孜以求的目标是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根据这个设想,到2005年西半球将成为一个13万亿至14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但是,克里抨击美国和中美五国签署的美国-中美洲自由贸易协议(CAFTA),在劳工权益和环保上都打了折扣。他要求重新磋商,把国际劳工标准的强制性规定,纳入贸易协议。反对声四起,国会不得不推迟了对CAFTA的批准。

  本月,布什政府还和欧盟爆发了世贸组织历史上最大的贸易争端。10月8日,美国在向WTO提交的一项争端解决诉讼案中声称,空中客车公司从法、英、德和西班牙得到了至少150亿美元的非法“启动补助金”,从而超越波音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飞机制造商。布什政府表示,它将终结1992年的一项限制补贴的双边协议,因为欧盟违反了该协议。

  欧盟官员则称,美国的指控是受政治利益驱动。他们说,此案是为回应克里指责布什没有履行贸易协议而提出的。欧洲航空防务和航天公司北美分部首席执行官拉尔夫克罗斯比说,“这发生在美国总统大选前一个月,真是一个奇怪的巧合。”

  美国经济界不少人士认为,不能简单断定克里是一个保护主义者,或者布什是个自由贸易者。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研究部副主任格里斯沃尔德表示,在自由贸易原则的标准上,如果要为两名候选人在贸易方面的记录打分,他们会给布什和克里一样的分数,大约都是B或B-。

  谁能背弃自由贸易?

  亚当斯密之后的经济学主流一直坚持,只有自由贸易才能最大程度提高社会总福利。1787年,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便在美国宪法中写下:“未经国会许可,任何州均不得征收进口和出口关税。”二战后,美国一直是国际贸易体系的倡导者和贸易规则制定的积极参与者。

  但贸易保护论者认为自由贸易会损毁美国的繁荣。尽管时至今日,许多美国公司获取的利润有一半以上来自海外,美国就业市场中有1200万个就业机会依赖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有600万个就业机会来自于外国企业对美国的投资,美国民众的生活已经和国际贸易紧密连接在一起。

  “人们通常只看到自由贸易给美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却没有注意到贸易产生的双向效果。”美联储副主席罗格尔福尔格森说。

  据官方资料显示,美国在自由贸易中的获利远远超过贸易伙伴。美国市场很多“中国制造”的商品,实际上是美国公司从其中国工厂生产、或从中国采购的。中方只赚取小部分加工费用,大部分利润都流入了美国人腰包,中美贸易中的很大一块蛋糕,实际上就是美国母公司与在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在国会作证时指出,中国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每一美元产品,大约只有20美分属于中国自己的附加值。

  国际经济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马丁贝利的研究表明,美国电脑工业在印度每投资1美元会产生1.14美元的收益,其中流向印度的只有33美分,其余则全部以各种形式回流到美国,比在国内投资效益高出一倍以上。

  福尔格森说,政界人士和各种利益集团出于种种需要,经常在不同场合夸大自由贸易引起的工作流失的程度。“调查显示,过去20年来,每年流失海外的工作机会在30万个左右,和美国每年损失的大约1500万个工作相比,所占比例并不算高。”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也表示,全球化和就业市场的转变,的确带来许多实际问题,但美国人不应就此反对自由贸易:“贸易保护对创造就业毫无作用。如果外国施以报复,我们肯定会丧失工作机会。”

  显然,业务外包和工作流失并没有对美国经济构成特别威胁,只是在总统大选这个敏感的政治季节,它才成为竞选双方你来我往的焦点议题。

  标准普尔首席经济学家大卫威斯指出:“大选不是美国经济的转折点,无论是谁当政,都不具备改变美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走势的能力,美国现行的贸易政策亦不会有较大改变。不管克里或布什,在贸易保护主义方面都不会走得太远。”

  “政治家种种高调措施根本就是大选年‘作秀’,没有多少实施的可能性。我们必须区分他们的一贯立场和竞选立场。”《华盛顿邮报》经济专栏资深记者赛巴斯丁马拉比提醒说,“目前,克里不得不走‘钢丝’——在贸易保护与自由贸易之间寻求平衡点。如果克里当选了,他能怎么样?将高关税写入法律?制定配额?只对中国产品征收增值税?谁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贸易主张新闻 全部美国大选新闻 全部布什新闻 全部克里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