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两个美国的决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31日 13:04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吴铭 北京报道

  克里还是布什?11月2日,“两个美国的决战”将分出胜负。这将是未来四年或更长时间里的世界话题。

  此次,美国人对总统大选的公正性的担忧程度,足以显示现任总统布什与民主党候
选人克里之间竞选的激烈达到了何等程度。英国《经济学人》杂志近日引用的调查结果称,十个美国人有六个怀疑大选能否有个清白的结果。四年前,布什总统就是凭借极具争议和极其微弱的优势战胜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当选的。从目前众多民意测验的结果来看,此次大选两位候选人之间的差距可能与四年前相差不大。

  “全球大选”

  美国总统选举的全球性意义,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美国之外的众多媒体对美国大选结果连篇累牍的预测,以及一些欧洲媒体鲜明表达支持或者反对布什连任的立场,更像在说明当今美国在全球的关键地位和此次选举对未来的微妙意义。选择布什,还是选择克里,不仅是美国人民的事,全球诸多国家从元首到平民也都有不进票箱的表态“投票”。比如,法国总统希拉克明确表态支持克里;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和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则支持布什;而英国《卫报》最近更组织民间力量游说美国国内的骑墙选民选择克里。

  这种美国大选演变成“全球大选”、而且全球分歧与美国国内分歧一般巨大的架势,生动地说明布什与克里之间阵线分明;也说明美国国内面对布什路线和克里路线存在势均力敌的分歧之外,国际社会对布什路线和克里路线的观感同样存在意见分裂。

  目前在加拿大一所著名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的华人学者于时语接受记者采访时,批评那些“民主、共和两党的思想意识、治国方针都是大同小异”之类的教条式断言乃无稽之谈。他认为,当前的布什班子代表美国近代史上党派和意识形态色彩最强烈的政府,因而造成了恐怕是美国内战以来自由派和保守派之间的最大分歧,以及两党社会基础的严重两极分化。留美学者薛涌此前在《书城》杂志上的评论亦认为,此次选战是“两个美国的决战”。

  9·11事件之后美国民众爱国主义情绪空前高涨的一段时间里,民主党曾经在反恐问题上不得不跟随于共和党之后以保证“政治正确”,在政策方针上无法与共和党有效区别;而到伊拉克战争之后,两党之间的政策区别便强烈地凸现出来。

  按于时语的归纳,国际社会更关注美国两党外交政策的重大区别,特别是布什集团在新保守主义推动下的单边强权主义与东北部精英克里重视国际合作和传统大西洋主义的对立。从美国内政角度看,今年的大选是竞争至上的“硬美国”政治哲学和注重平等福利的“软美国”政治哲学的较量,也是“宗教美国”和“世俗美国”的决战。

  布什如果成功连任,上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民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引进的一系列“劫富济贫”经济政策和社会福利政策将会面临名存实亡之虞。而按照美国最高法院现任九位大法官的年龄情况,新总统在未来四年中预计会获得提名三到四名大法官的机会。如果布什连任,最高法院将会被共和党保守派彻底控制。由于大法官是终身职,这意味着三权分立的美国的释法权将长久落在共和党手中,美国立国两百多年来的政教分离原则将可能遭到严重挑战,基督教保守派的政治影响也会大幅度上升。

  据此,于时语认为,不妨说今年美国大选是一场决定美国和世界前途的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从国际角度看,大选结果将决定未来世界局势究竟将是伊斯兰教世界与基督教世界尖锐对立的固化,还是逐渐回归到多边世界中的文明对话和共存?大西洋两岸的欧美离异将不断加速还是会有所缓解?华盛顿在解决国际冲突时是继续依靠武力震慑,还是“攻城”和“攻心”兼重?

  不过,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国国内学者大多认为,布什与克里在国际战略上表现出来的分歧只是方式方法上的不同,两人在战略上的分歧不大。如果克里上台,美国的国际战略更多的是手段的调整,变得比布什政府温和一些;美国的国家战略仍然会有相当大的连续性,大体上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袁鹏就认为,布什和克里都支持反恐和打伊拉克,目的一致,只是前者主张军事和单边手段,后者主张非军事和多边手段;两人在朝核问题上的战略则是,前者不愿进行双边对话,后者主张在不排除六边会谈的前提下双边对话;在台海问题上,不希望炒热,双方都对台独的本质认识得越来越清楚,都希望对华接触。如果布什连任,也不太可能如一些学者所预测那样越来越猛,越走越偏。他的保守立场不会变,毕竟他的主要支持者是保守立场的美国民众;但是国内差不多一半人反对他、国际社会对他的不满这些政治现实,将推动他在期待有所作为的第二任上相对收敛一些,做几件青史留名的事情。

  对同样的分歧,于时语等在北美的观察者认为是战略上的大差异,而袁鹏等在中国国内的观察者认为只是手段的不同,其实折射了西方世界内部和西方世界之外的观念差异。在西方世界之外看来,美国这个新帝国要打击谁,又要拉拢谁,这才是战略的要害所在;而在西方世界之内看来,即使在决定打击谁不存异议的情况下,打击方式不同,就已经是战略的差异了,因为这已经体现了西方世界内部和美国国内的文化冲突和社会集团的矛盾。而这两种理解方式的差异,意义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它正体现了西方世界和非西方世界对全球政治矛盾的体验的一个基本差异。西方世界内部的矛盾,在非西方世界看来,经常不觉得那有多重要。

  选局不会改变美国亚太战略

  相对于布什政府对老欧洲的政策主要体现在伊拉克问题上备受克里攻击,美国与亚洲关系包括美中关系,在选战中既不是热点,也没有表现出大的歧异。以至于美国《新闻周刊》国际版主编Fareed Zakaria近日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批评,美国大选辩论除了伊拉克问题之外,就没有外交政策的辩论了;美国政治家显然忽视了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崛起的重要性,对此缺乏足够的研究。Fareed Zakaria是印度出生的(世俗派)穆斯林,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政治趋向保守,有人曾认为他可能成为美国第一个穆斯林国务卿。他的批评代表了美国部分战略家的看法,即显然看到美国政府现在以及将来一段时间的外交力量很受伊斯兰世界牵制,在亚洲投入的力量有所欠缺;特别是如果“反恐”真搞得像冷战一样长,美国的世界霸权就会受到亚洲崛起的严重威胁。

  不过Fareed Zakaria提出的只是注意力是否足够的问题,美国的战略重心在逐渐向亚太地区倾斜,却是明显的趋势。而且,布什和克里在东亚问题上并无多大争论,是否意味着美国两党政治家在亚洲战略方面事实上有着相当的默契而根本无需争辩?袁鹏指出,往年美国总统竞选在对华问题上,都是挑战者把前任的政策推翻,所以成功的挑战者上任后会从竞选时走得过偏的地方走回来。但这次竞选与往年大不一样,体现出很强的延续性,双方在重大方向上没有出现大的分歧。这与布什政府本届后半程积极推动中美交流不无关系。

  在这个背景下,美国大选日前十来天时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旋风访问日中韩三国便耐人寻味。鲍威尔在北京接受访问时称,“台湾不享受作为一个国家拥有的主权”。于时语认为,华盛顿大选前在朝鲜半岛只是一个“拖”字诀,就是因为布什因为“反恐”焦头烂额,必须暂时保持朝鲜半岛和台海不出乱子,不排除让鲍卿给阿扁一点颜色的可能。袁鹏也认为,鲍威尔在大选之前来亚洲,目的有二:一与大选有关。布什希望稳住和显示其任内对外关系比较有成就的一个区域(中美关系、日美关系搞得好,而美欧关系比较差),防止朝鲜、台湾在关键时候出乱子;二显示美国不会因为大选而放松对热点地区的关注,显示美国作为全球领导者的责任,这是超越两党的考虑。

  中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傅小强研究员接受本报采访时则认为,相对而言,美国在亚洲西部的战略推进更快一些,在巩固阿富汗战争成果的基础上,美国在中亚和南亚都收获颇丰,加上在格鲁吉亚等国的战略扩张,俄罗斯等国的多边外交受到较大冲击;在东亚则尽管活动不见得更少,但现状基本维持稳定。

  由于美国、中国、日本的相互作用,以及朝鲜半岛问题和台湾问题等地区热点的存在,使得东亚地区的局势显得比较复杂。从美国积极支持日本修改和平宪法以及担任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等行动来看,它希望日本在东亚多边外交中发挥积极作用,在东南亚亦积极渗透。日本神户大学法学部季卫东教授对记者指出,由于中国在亚洲的多边外交很成功,特别是中印关系改善为历史上空前的变局,欧亚大陆整合战略也隐约可见,使得日本在深感威胁之余不得不在中国羽翼未丰之际采取对策。例如围绕石油资源的争夺战以及美国的帝国体制构想使日本判断21世纪将是单极世界,向美国一边倒更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重新军备化势在必行。同时中日两国也存在和解契机,只要善于创造机会,亦可为东亚多边关系的平衡发展提供条件。

  香港中文大学亚洲研究中心研究员甘阳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则指出,今年美国大选结束后,不管是克里上台,还是布什连任,都会力图修复美国和西欧的关系;而要修复这种关系,最可行的途径就是诉诸美国和西欧的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特别是突出双方共同的潜在敌人。如果美国在结束伊拉克战争后把战略重点转回东亚,则至少美国和西欧的矛盾就不那么突出。所以,或许可以说,21世纪世界政治的中心在亚太,在东亚。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