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飙上新高 全球经济雪上加霜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0月09日 01:16 中华工商时报 |
【记者周勇刚北京报道】 “未来一段出现高油价”不幸真的被本报言中。 上个月20日和22日,本报连续发表两篇专题文章,对当时国际石油价格直逼50美元大关作了评论,并指出“除非采取更强硬的干预,否则国际油价坚挺难下,未来4个月国际油价 仍可能继续在高位上运行并在高位上震荡。”转眼间,刚过两周,国际油价就再度突破。 据海外媒体披露,10月5日纽约商品交易所收盘前原油期货的交易价格升至每桶51.29美元,10月6日原油期货市场价格继续飚升,当天的最高价曾达每桶52.15美元。 而油价这一上涨势头并未就此减弱。在7日这一天,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一度突破53美元。 对此番诱发国际油价连创新高,专家认为有两个主要的因素: 一是因为墨西哥湾石油供应短期内很难恢复正常。据悉,自9月13日以来,该地区石油产量已经减少1660万桶,目前日产量仍比正常水平少47.5万桶。而该地区的一些石油供应商对外声称,恢复工作可能需要数个月。 二是美国原油商业库存量减少。据美能源部此前对外公布的数字,美国原油商业库存虽增加了110万桶,但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其他成品油的库存量却下降了210万桶。 此外,非洲最大的产油国尼日利亚石油工人工会威胁将于近日举行罢工给国际原油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国际油价在高位上运行并在高位上震荡,这是否会预示着第四次石油危机的到来? 对这一命题,时下多数专家依据目前国际原油供略大于求这一客观事实作出判断:不会像前三次那样形成新的石油危机,无须担心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引起的滞胀会重演。 但步入“高昂石油”时代,对全球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 F)近日对外宣称,高油价已使全球经济面临的各种风险转向不利的一面,2005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放缓至4.3%。而它所持的理由是:油价的急剧上涨已经导致最近几个月全球经济扩张减弱,并且在未来几个季度内很可能继续如此。 欧盟委员会近日也发表报告警告说,如果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则意味着两年之内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将减少0.75个百分点,通货膨胀率则增加0.6个百分点。 石油市场的“持续性波动”是经济前景面临的重大风险。而作为经济持续增长的中国,也难摆脱“高油价”对它的制约与影响。 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迈克尔.穆萨强调认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降至7%,下降幅度达1.75个百分点。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新的发动机,中国是否硬着陆成全球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