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集群经济对抗温州人 进军西班牙为何导致被烧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9日 16:22 赢周刊

  □赢周刊记者 梁树新

  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集群经济之间的冲突不断演化,在西班牙民间升级成暴力形式,并非偶然事件,它暴露出的问题绝不是经济冲突那么简单。随着中国经济的强势崛起,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在全球各个角落出现,所以这种朝向种族歧视的趋势无不令人担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西班牙事件提出了一个严重课题:“中国制造”如何防止排华力量?

  单靠企业或行业协会的力量是无法彻底根除类似贸易争端,背后还需更强势的力量。

  ——编者

  中国鞋给埃尔切制造麻烦?

  9月16日晚,位于西班牙东南部的该国第三大城市埃尔切(Elche)爆发了一起针对当地中国鞋商的暴力示威。示威者抢劫了中国侨民的一卡车皮鞋,焚烧了两位中国侨民开设的鞋子仓库销售店。这是西班牙有史以来发生的第一次较大规模排斥华人的暴力事件。

  西班牙制鞋工业比较发达,世界闻名,而埃尔切是西班牙制鞋工业的摇篮和重要基地之一,有“欧洲鞋都”的美称。最近10多年,以温州鞋为代表的“中国鞋”逐渐进入埃尔切,并以物美价廉的竞争优势迅速占领了埃尔切20%左右的市场份额。西班牙企业生产的一双旅游鞋最低价格为20欧元,但是,中国人生产的同样款式和质量的旅游鞋仅为一双3到4欧元,甚至2欧元。巨大的价格优势对当地的制鞋业造成了相当大的威胁。有数据表明,2003年西班牙从中国进口鞋子6190万双,占西班牙鞋类进口总额的47%。而据西班牙媒体报道,2002年埃尔切有12个西班牙鞋厂破产,2003年增加到14个,今年头7个月已经猛增到26个,1000多名工人失业。于是,当地的制鞋企业和工人把所有的矛头直指给他们带来了“麻烦”的中国鞋。

  温州模式海外难行

  在不具名的要求下,温州一家著名制鞋企业的老总颇感忧虑地谈及了对此事的一些看法。虽然其产品尚未打入欧洲市场,目前正在做相对长远的出口计划,西班牙焚鞋事件对其扩张信心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促使他更进一步看清了温州模式目前的尴尬处境。在欧洲人的眼里,中国鞋还只是低成本、低价格和低档次的三低产品,没有自己的品牌和文化附加值。过去温州鞋靠着低廉的成本价格掠夺了海内外不小的市场份额,但如今这个模式在品牌时代已经越来越难走。所以必须加大研发力度,尽快建立温州品牌而不是继续炫耀温州价格。

  这位老总还尖锐地指出,温州模式在复制过程中越来越暴露出作为温州商人的一些劣根性,即哪怕是身在异国他乡,他们也不会齐心协力联手对抗外部竞争,而是继续窝里斗,自己人跟自己人打价格战。这从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与当地同行的总体竞争实力。而这种各自为政的不团结局面在外来压力空前强大时很容易崩溃。直到事件发生,埃尔切的华人鞋商也没有一个行业协会或者同乡组织。暴力事件之后,他们才临时组织了一个商会以自保。

  上海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华民也从解析温州模式入手,全面剖析了这起暴力事件背后的经济根源。温州模式是把低成本的廉价市场价格竞争模式移植到海外,这种对外的国际投资模式从目前来看是有问题的,生产可替代的产品必须考虑和当地合资,但中国人不太喜欢和别人合作,这就存在某种问题。对西班牙的当地制鞋工人来说,当威胁到他们的生存时,他们必然要采取极端的行为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更应该搞技术竞争,搞品牌,搞不可替代的产业。这次事件发生后,我们虽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解决,但我们必须反思这种国内无序竞争的模式怎样去适应国际市场的竞争规则,必须改变竞争策略。

  集群经济对抗的背后

  从2005年1月1日起,欧盟将取消从中国进口部分鞋类产品的配额,这意味着中国鞋将在欧洲获得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但与此同时,中国鞋与欧洲鞋的尖锐矛盾也必然在贸易、文化、种族等领域爆发。所以,中国制造面临的不仅是产品质量和市场策略的局部竞争,更是竞争心理和中国商业文化如何与当地商业文化融合的全面考验。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教师柏兰芝博士把这起西班牙暴力事件放在了中国产品与海外产品对抗史的背景上作了全面考量:这起事件既不是第一起中国产品受阻案例,也绝不是最后一起。温州制鞋企业在中国属于比较发达的一支集群经济,在国内市场它的扩张能力很强,复制成功率也很高,这是由国内市场的不成熟和商业文化的同一性所带来的。而埃尔切鞋业经济则属于西班牙集群经济的典型代表,是欧洲鞋都,他们之于西班牙也是很有商业个性的一支商业力量。如今,这两支个性与文化完全不同的集群经济碰撞在一起,势必会引起冲突。而我们是到别人的土地上寻找自己的经济版图,这就要求我们主动寻求一种商业文化的融合,作出较大的商业心理调整,尽快与当地的主流社会文化和生活风俗融为一体。

  据有关报道称,很多身在埃尔切多年的华商,连当地很基本的语言都不会说。而出于种种原因,很多温州鞋商宁愿冒风险使用从国内偷渡过来的工人也不愿意雇用当地的制鞋工人。久之,这种因经济摩擦引发出来的族群矛盾就反过来形成了一种强大的排华力量,使我们的华商在当地的生存环境更为险恶。

  幸好,很多温州企业主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某温州制鞋企业总经理李先生就声称,虽然他们的产品尚处于进入欧洲市场的观望阶段,但今天的这起西班牙暴力事件就提醒他们,到别人的地头上做生意,绝对不可能赚了钱就全部揣进自己的口袋。一定要多做善事,力求与当地民众关系融洽,留下良好的商业形象,这样才有一个长久安定的经营环境。经济学家温元凯也认为,在这方面我们要学日本人,赚了钱要回馈当地社会,参与其福利事业。这是中国商人国际化必不可少的一步。

  提高“中国制造” 美誉度是重要出路

  当“中国制造”在全世界形成一股强大的冲击波,并且到处引起贸易摩擦时,除了考虑消除国际贸易环境给我们带来的不利因素,就是更多地反思我们产品本身的问题了。

  “中国制造”的最大优势在于价格低廉,而这低廉的价格并非出自技术革新,而主要在于其廉价劳动力。温州一位制鞋企业老板也承认,虽然我们的鞋子在海外很受欢迎,但所有的中国鞋放在一起,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没有品牌含量,这就给人一种中国鞋是杂牌货和地摊货的不良印象。所以他认为将来温州鞋业本身也将迎来一次大洗牌,缺乏品牌含量的小鞋小厂势必会被淘汰出局。目前,他们的企业除了继续扩张市场,几乎是把重点都放在了产品研发和品牌建立这一领域上。但这种努力必须大家一起付出,整体提高中国鞋的档次和质量,才能提高中国制造的美誉度。

  中国产品在海外市场的困境也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担忧。北大教授周其仁、张维迎等经济学人就在日前举行的一个讨论会上指出,中国经济一定要转向以生产效率为主的增长方式,依靠技术进步,如果不能很好地完成这个转变,中国未来的经济增长非常令人担忧。

  背景资料

  “中国制造”海外受阻纪事

  2003年,中国一跃而成为世界上第四大国际贸易国,仅仅在一年之间,中国的位次又即将在今年上一个台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位次,仅列世界第32位。然而,与中国国际贸易额迅速攀升相伴而生的,是中国与贸易伙伴尤其和欧美等国的贸易摩擦加剧。

  欧盟:由于害怕2005年1月1日中国鞋配额取消后带来的冲击,准备在今年秋季,对原产于中国的鞋类发起贸易救济措施调查。

  俄罗斯:2004年2月12日,俄罗斯内务部出动大量警力查抄莫斯科“艾米拉”大市场华商货物,包括温州鞋商在内的中国商人,此次损失约3000万美元。2001年8月至2002年1月,温州东艺鞋业等中国鞋商在俄罗斯遭查扣,损失约3亿元。

  尼日利亚:2004年1月,尼日利亚政府发布“禁止进口商品名单”,造成温州鞋业损失至少数千万元。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温州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维他小子
营养健康维他小子
张惠妹
激情火爆性感阿妹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