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石油价格 > 正文
 
石油重回高价时代 市场担心供应可能随时中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7日 10:43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黄继新/文

  44美元一桶。这是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4日的原油价格,21年来没有这么高过。

  尽管这个价格稍后略有回落,但是它给世界带来的紧张感却有增无减。从2001年至2003年,全球原油价格不过从每桶25美元上涨到了31美元,但从2003年到现在,原油价格却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无线精彩 无线雅典 走入香港梦想之都
又飙升了40%。价格一涨再涨,意味着人们即使高价也愿意不断买进,而世界似乎从没有像今天这样渴油。

  现在的全球石油需求以1978年以来最快的速度增长着。据估计,今年上半年这个速度甚至达到了4.1%,是2003年的两倍。而2003年的2.1%,已经是1978年之后的最大增幅。美国、欧洲、日本,以及亚洲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表示,过高的油价即将给各国和全球的经济带来重挫。

  人们期盼有更多的石油供应来平抑油价。但似乎已经没有了增加的余地。7月底,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的官员表示,该组织成员国的日产量已是2750万桶,已经比其定额多了100万桶。

  但这仍然不足以满足外界对欧佩克的增产要求。对此,欧佩克已经表现出了疲于应付的状态。8月3日,欧佩克主席、印尼石油部长尤斯吉安托洛说:“油价是很高了,高得疯狂。但是没有了多余的供给。”

  紧接着的第二天,迫于压力,尤斯吉安托洛突然又向外界表示,欧佩克还可以立即开动备用产能,增加100万-150万桶的日产量。但是人们依旧怀疑这点增加能不能有效地控制住脱了缰的油价。国内外的观察家们普遍相信,欧佩克的实际日产量已经达到3000万桶。

  现在,欧佩克的部分成员国已经在加大对石油生产设施的建设,提高产能。但是,新投资并不能立即实现产出,这还需要12-18个月的时间。与此同时,不缺产能的俄罗斯——全球第二大产油国——却缺乏足够多的管道为世界经济提供加油。

  并非供给不足

  然而,事实上,现在的油价并非供给不足造成的。市场上有人这么急着买油,是为了防止石油供应可能会随时中断。

  “因为石油供应中断的可能性就摆在那里。”美国坎布里奇能源研究所所长吉姆.伯克哈德说。

  生产了全世界40%石油的欧佩克成员国,也是全世界局势最不稳定的地区。今年以来该地区令人不安的事件尤其多。频频响起在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的炸弹袭击、不断地在伊拉克被绑架的外国人质、即使完成了选举也不一定会平息的委内瑞拉国内民主斗争,以及尼日利亚的大罢工和老化的输油管……

  俄罗斯虽国内局势稳定,但随着寡头霍多尔科夫斯基的锒铛入狱,他的尤科斯石油公司因税务和欺诈问题即将面临俄罗斯当局的处罚。也就是说,这个生产了全球2%石油的公司,有可能会因此停产。

  各种因素都在让人们怀疑石油的稳定供应。而与此同时,全球石油备用产能却又是20年来的最低值。“每天200万桶的备用产能用掉后,全球就没法增加更多的石油供应了。”伯克哈德说。

  “市场愿意现在以高价购进石油,以保证不会受市场预期即将出现的供应中断的影响。”伯克哈德说,“也就是说,市场愿意付出的价格要比实际需求所能反映的价格更高。”

  因此,此次油价的上涨,是预期不足造成的上涨,而非供给真正出现了不足。

  “根据我们的一些数据统计,全球还没有出现能源短缺的风险。”5月份赴京发布《2004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的BP(英国石油)全球能源分析部门负责人迈克尔.史密斯说。

  史密斯指出,自2002年以来的油价上涨,主要原因一直都是动荡的世界政治局势,造成人们对预期的担心。

  “而这种担心,则反映在了期货市场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的副研究员刘明对本报记者表示。“期货市场对油价的影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得多。”

  期货市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规避风险的机制,但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未来的担心,“让人们容易估高。”刘明说。显然,这种估高和担心,又反过来刺激了油价的继续上扬。

  这一观点与BP的史密斯在访华时所指出的一样。史密斯也认为,除了政治事件导致的不确定性外,高油价的一部分原因要归结于投机的贸易行为。

  除了期货市场的影响外,刘明指出,令此次油价上涨的另一大重要因素,是美国国内市场成品油供给不足。世界三大石油交易市场,分别在美国、英国和新加坡,其中美国市场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最为重要。

  美国出现的情况是,由于美国国内炼油厂因为过去几年来需求不足而导致扩张停滞,另加新出台的环保法规给炼油厂增加了成本,导致美国市场上成品油供应不足。恰好过去九个月是美国20年来经济增长最快速的时期,国内需求增长和供给不足,拉高了美国成品油价格,从而也就催升了与之挂钩的美国原油价格。

  这又是美元贬值情况下的涨价。显然,如果把美元贬值因素刨除后,这次涨价幅度就更没有它看上去那么大了。

  因此,研究世界石油问题的专家刘明相信,此番油价上涨不是真正的供求关系造成的,真正的新一轮能源危机不会出现。

  同样令人乐观的是,尽管欧佩克的产能极限被渲染得很厉害,但其成员国增资投产的力度却很大。“油价一涨高,就会自动刺激石油上游产业的投资。此外,一些原本有潜在产能、但是开发成本太高的边际油田,也会因高油价而激活。”刘明说。

  任何一次油价的上涨都会让人们回想到1970年代的全球能源危机。当时的几大能源输出国,出于意识形态和民族主义斗争,夺回了控制在西方人手中的本国油田,联手提高了油价,给当时肆意浪费用油的发达国家的经济予沉重打击。

  但这一次,却显现出国际间在能源问题上更成熟的协调和磋商机制。世界统一市场的出现,把所有国家的利益都捆绑在了一起。但是,要期待石油价格回到25美元则并容易,因为导致目前的不稳定因素短期内无法消除。

  中国的问题?

  而在需求一方,促使油价上涨的因素是什么?外国观察家无一例外地指向了美国和中国,并强调,中国给全球能源供给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2003年,中国石油消费量达到了每日598万桶,增幅11.5%。外界预计,中国今年石油消费量的增幅将在10%-11%之间,即每日增加62万桶。“中国的工业需要比一年前更多的能源进行生产,此外中国的电力短缺致使更多的石油被用于发电。”伯克哈德说。

  关于中国制造的能源压力,外界同样爱引用的一个数据是:2003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增量占全世界增量的40%。换言之,世界每多产10桶油,中国就用去了4桶。

  “中国近几年的石油消费量的确增速很快。”刘明说,“但是我们不能只看到增加的量。中国仍然不是世界上消费石油最多的国家。”

  虽然统计数字显示,中国的石油消费总量已占到全球总量的7.6%,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但是,“第一和第二的差距可就大了。”刘明指出。

  2003年,美国的石油消费量为每日2亿桶,占了全世界消费总量的25.1%,是中国的3倍多。但其2003年的增量为每日31万桶,略近中国的一半。

  “中国是多增加了,但是别人获得的石油供给是不是因此减少了?”中国社科院研究世界石油问题的专家刘明反问道。

  “如果蛋糕就是那么大,那么中国咬多了,别人就会少了。但是蛋糕也是在增大的,中国并没有抢走别人的量。”刘明说。

  事实上,2003年的全球能源消费增幅是2.1%,但生产增幅却是3.8%。而且这个势头仍然在上升。

  在2003年和2004年逐步扩散的“拉闸限电”,令中国在世界面前显出了一个飞速发展、能源短缺国的样貌。

  “但是中国对能源的需求提高了,对世界经济不是只有坏处。”刘明强调,“中国的巨大需求,也刺激了世界能源产业的发展。”

  不过,中国在能源问题上另外一个易为人诟病之处是,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太低,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换言之,生产同样的产品,中国需要耗费的能源量是平均水平的4倍。

  因此,刘明认为,中国既要为自己的发展保证持续的能源供应,但同时也要加大节能增效的力度。同时,刘明主张公民应该把节能当成一件自己的事,而不是政府和国家的工作。“一听说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了就着急,但是你有没有想过要从自己做起?”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石油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