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环球财经》2004 > 正文
 
印度发力“找油”竞赛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 15:36 《环球财经》杂志

  - 本刊驻印度特约记者 秦川/文

  背景新闻

  2004年7月1日,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下属的海外分公司维德希公司与苏丹政府签署了一项近2亿美元的合同。根据该合同,维德希公司将帮助苏丹政府承建一条从首都喀土穆到
周旋于几个男人间的她 斗三国与众将一拚高下
美女啦啦队招募中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苏丹港长达741公里的石油输送管道,该工程将在16个月内完工。

  触角伸出去,探管随之到

  维德希公司是个在海外大量投资购买石油勘探和开采权股份的印度公司,而且成绩骄人,业务突出,令许多西方大石油公司刮目相看。该公司在俄罗斯、缅甸、越南、叙利亚、伊拉克、伊朗、苏丹和利比亚的勘探开发区块中拥有部分权益,其中大部分油田到2007年将开始进行生产。

  该公司总经理布托拉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本公司的业务做了详尽的介绍。

  这位有着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总经理说:“我们1998年刚开始海外投资的时候,只在越南有一些石油开采权,但从那以后,业务发展很快。2001年,我们扩大到了伊拉克,并在俄罗斯的萨哈林拥有了17亿美元的股份,这是目前为止印度公司在海外的最大一笔投资,仅此项目就可望今后每年向印度供应250万吨石油。2003年,我们开始在伊朗开发石油,并在缅甸获得了天然气的开发权。2004年,我们拥有了苏丹大尼罗河石油计划中25%的股份,一次性投资了7亿美元,这也是一个大手笔。等油田开采后,我们将每年获得330万吨石油。”

  作为规模仅次于母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的印度第二大的石油天然气开发公司,布托拉先生对自己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很是满意。他说,该公司2003年的原油产量为344万吨,天然气产量为5亿立方米,年收入为350亿卢比,其中纯利润就达近43亿卢比。而前一年的总收入才是23亿卢比。

  在人们的印象中,维德希公司是个不惜工本、出手大方的石油公司,过去3年每年都要花10亿美元来购买境外的油田和气田的勘探和开采权。布托拉的观点是,印度为了石油安全,必须在这方面进行大量的投资。但是,公司在海外四处购买油田和开采权,这么多的资金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他说,公司在海外开发的资金来源主要是总公司的贷款、银行贷款和部分营业收入。“我们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必须重视再投资。”

  他还说,公司的业务得到政府的积极扶持和帮助,这点对公司的发展很重要。

  在谈到公司的未来发展时,这位总经理的兴致很高。他说,他们的公司准备在西非、独联体和拉美加大开发力度。委内瑞拉和巴西是重点。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花10亿美元来进行油气田的开发和投资。说到这里,他的脸上充满了自豪感。他接着说,萨哈林的油田将在2005年开始出油,而在安哥拉和苏丹投资的油田可在2006年开始产油,更多的海外投资将在2007年逐步见效。

  印式“请进来”、“走出去”

  布托拉在采访中多次提到国家的战略利益和长远目标,并坦言自己责任重大。的确,目前石油价格扶摇直上,每桶石油价格超过40美元,严重阻碍了印度经济的发展。目前印度经济正步入高速增长期,政府的计划是在今后10年每年保持7%-8%的经济增长率。但石油却有70%需要依靠进口,这对印度政府来说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挑战。

  据印度能源和资源研究所最近提出的一份报告,印度目前是全球第七大石油消费国,每天要消耗200多万桶。印度2001年的石油进口为115亿美元,占全部进口额的1/5。到2010年,印度石油进口量将超过75%。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按照目前的石油消费增长趋势,到2012年印度本国的石油储藏将消耗殆尽。

  印度目前的原油储藏量为47亿桶,但由于勘探能力有限,印度广袤的土地和宽阔的海洋里的许多地方都未进行勘探。专家估计,印度的潜在石油和天然气储藏量可能多达300亿吨。

  但不管怎么说,在新的储藏丰富的油田找到之前,印度仍是个贫油国。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印经济对外依存度逐年上升。1990—2003年,印度商品出口年增长率超过10%,商品和服务贸易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1.6%上升到2002年的31.6%。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能源缺口也将相应地加大,能源安全已成为印度经济安全的一大隐患。

  为此,印度把能源外交确定为经济外交的第一要务,通过外交综合手段,积极谋求海外能源资源,以确保能源供应的稳定。

  所谓综合手段,主要是从“请进来”和“走出去”两个范畴拓宽思路。为了减少对进口石油的过多依赖,延缓本国“石油末日”的到来,印度政府从1997年开始决定加大勘探的力度,其中一项有力措施就是颁布了新的勘探许可政策,允许外国石油公司在印度直接参与勘探和开采石油。而在此之前,国内的石油勘探仅限于印度本国公司。

  目前,印度已经有50块油田采取公开竞标的办法,结果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法国和日本等近10家外国石油公司纷纷跟进,并在印度安营扎寨。

  除了实施“请进来”的办法,印度政府更把目光瞄上了海外广阔的市场,制定了“走出去”的策略。而上面提到的维德希公司便是实施印度这一宏伟战略计划的一彪先锋人马。

  维德希公司并不是印度在海外开拓石油业务的惟一公司。印度国有印度石油公司将从2003年到2005年向斯里兰卡石油业投资1亿美元。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将向毛里求斯投资1800万美元用于建设航空燃油设施。

  据介绍,印度石油公司已在斯里兰卡东北部的亭可马里港接管了一个很大的石油储油罐等设施,并获得了在该国150多个加油站的经营权。预计在未来的2年内,印度石油公司将占有斯里兰卡30%的石油市场份额。印度石油公司还计划在斯里兰卡再增加120个加油站。

  除了上述公司的主动出击外,印度政府还计划在2015年前每年投资10亿美元于中东、中亚、北非、东南亚和拉美等地区的油气项目。印度还与美国、日本、德国等石油进口大国建立了就能源问题磋商和协调机制。

  长远战略

  解决能源危机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制定石油供应应急计划,加大战略石油储备能力,以供不测之需。而印度在这方面可以说是起步较晚,直到伊拉克战争前夕的2003年春天,印度政府才宣布制定一项战时石油供应应急计划,以应付任何不测事件的发生。

  根据这一计划,印度政府决定在未来3年内耗资435亿卢比(现行汇率为44卢比合1美元),建立可满足全国45天需要的战略石油储备,总储备量达1500万吨。

  印度石油部长奈克当时说,印度的战略石油储备方案是参照美国、德国和日本的做法制定的。印度现有原油储备能力为570万吨,只能供国内炼油厂使用19天。各石油公司目前储备的石油产品可满足全国45天的供应,原油可保证各炼油厂15天的生产。

  奈克说,鉴于建立石油储备需要大量的资金,除兴建储油设施所需的435亿卢比外,每年的储备和维护还需要180亿卢比,因此政府决定分阶段建设。

  印度石油进口中的65%以上来自于中东,因此当伊拉克战场硝烟弥漫时,印度政府的忧虑之情是可以理解的。印度政府为确保能源,除了鼓励本国国营和私营公司到海外找油外,也在制定新的规定和措施,以便将国外石油供应的风险减至最低。

  印度政府一直认为,如果没有稳定的国内原油生产,国际石油供需和价格变动将严重波及印度,石油安全将难以实现。因此,印度在加大海外的找油力度的同时,也在加紧勘探开发国内的新油田,并决定向私人资本和外国公司开放过去国营企业占统治地位的石化行业。

  一些分析家指出,在国际石油勘探竞赛中,印度是个后来者,但却有后来者居上的架势。如果印度想拥有多元化的石油供应来源,除了向海外拓展,可以说是别无选择。但印度如此这般发力找油,对同样是大量依赖石油进口的中国来说,是值得进行一番深思的。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印度,石油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中国互联网统计报告
饶颖状告赵忠祥案开庭
影片《十面埋伏》热映
范堡罗航展 北京楼市
手机游戏终极大全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谁是刀郎》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