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行业专题--农业 > 正文
 
荷兰农民高度组织化 组合作社靠联合集体致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7月16日 14:12 环球时报

  提起荷兰,人们也许就会想到壳牌、飞利浦、联合利华这样一些世界闻名的大企业,但荷兰同时也是欧盟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其农产品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值的25%,总额近500亿美元。荷兰农产品之所以能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农民的高度组织化是一个重要原因。

  100多年来,荷兰农民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培育出高品质农产品和花卉的同时,也创
千件数码产品1元热拍 新浪点点通个性smsDIY
海纳百川 候车亭媒体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造了一套独特的生产和流通模式。荷兰农业专家乌伯恩将这个模式总结为:生产者—合作社—拍卖行—批发商—消费者。在这个流程中,合作社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

  农民自愿结成合作伙伴,以增强竞争实力

  荷兰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创建于1877年。最初是农民自愿结成合作伙伴,以保护自身利益,增强竞争实力。对荷兰农业合作社颇有研究的中国学者张晓勇认为,合作社的形成有四个原因,一是单个农户需要采购的生产资料和提供到市场上产品的数量少,与专业的中间商相比,缺乏竞争力;二是像牛奶、鲜花这样的农产品通常是新鲜的,不易储存,价格无法保证;三是单个农户既无精力也无财力去研究市场,往往缺乏市场信息;四是农产品供给远大于实际需求,从而形成了买方占主导地位的格局。基于这四点因素,荷兰农民选择了联合的道路,这个初衷至今并无根本变化。

  荷兰农业合作社的组织方式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最早大多只是在销售方面合作,而在生产、加工方面仍保留各自的独立性。农民通过确定统一价格,增强了与中间商讨价还价的实力,从而得以保证自己的利益。荷兰的某些农产品虽然也曾大量过剩,但从来没有出现过无人收购的现象,这就是因为通过合作社建立了分散和共同承担风险的机制,减少了个体农户的损失。合作社还与加工企业或农产品销售公司、连锁店等通过谈判,就初级产品的价格和采购条件达成协议,从而为保护农民利益提供了法律保证。

  目前荷兰农民的合作社主要有采购合作社、信用合作社、销售合作社和生产资料供应合作社等四种形式。一个农场主可以同时参加几个不同类型的合作社。每种形式的合作社都有自己的经营范围和目标。

  农户生产初级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加工销售

  近年来,荷兰的农业合作社有了新的发展。由于出口市场的开拓,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市场对集约化生产的要求提高了。于是,一些合作社便开始着手建立统一的储存、加工和新产品开发体制。由农户生产初级产品,由合作社统一加工销售。

  随着竞争的加剧,合作社开始相互兼并,出现了一些大型合作社。它们从组织和管理形式上已经和大型企业相差不多。这种现象因此被称为“合作社的企业化”。随着合作社规模的扩大,一些农产品的市场已经被合作社完全占有。比如合作社在荷兰花卉市场上的占有率达95%,在土豆加工市场上则达到了100%。

  合作社的组织结构大多分为三个层次:社员代表大会、董事会和高层管理人员。社员代表大会如一国之议会,是最高权力机构,所有有关合作社的发展计划和投资等重大事项都必须经其审议通过。董事会由代表大会选举产生,而合作社的高层管理人员则由董事会任命。这种结构与公司也是大同小异,社员代表大会如同企业的股东大会。

  在荷兰,农业合作社具有完备的立法,并有相当强的自主性,不受政府干预。在农业合作社里,农户们相互分工,各司其职。大家可以按不同品种分工,比如你生产郁金香,他生产玫瑰;也可以按不同工序分工,你管养牛、挤奶,他管运送,从而像大型企业一样组成一道道“生产线”。这些合作社还大都建立起了自己的加工企业和新产品开发研究中心。

  荷兰农民合作社既保持了农户的专业化,又通过合作形成了集约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增强了整体实力。荷兰农业专家认为,由于合作社的分工,减少了内部竞争,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才使得农产品附加值的大幅提高成为可能。

  依靠农业技术,增加产品附加值

  记者曾访问过荷兰奶制品业首屈一指的康宾纳合作社。随着“企业化”的形成,合作社成员的生产就成为“流水线”上一道工序,他们必须按照要求,保证原材料规格和质量的统一。康宾纳合作社对牛奶的质量就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如果一个成员提供的牛奶不符合标准,合作社会要求他在限期内尽快找出问题,并根据需要派技术人员帮助他改进。如果这个成员提供的牛奶第二次

  出现质量问题,合作社就会停止向其收购。合作社的体制是奖惩结合,对质量长期保持第一者,合作社不仅给予一定奖励,还会在全体成员中推广他的经验。

  康宾纳合作社有6个加工企业,原料虽然只有一种———牛奶,但产品却多达数百种,有奶酪、奶油、酸奶、奶粉、牲畜饲料添加剂、运动食品和药剂配料等,产品远销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提高收益,康宾纳合作社还十分重视新产品的开发,所属6个企业都设立了新产品研制开发部,并雇用了相当数量的食品、化工等方面的专家。这些专业人员与销售部门联系密切,熟悉市场发展情况。他们还经常参加有关的国际学术活动,与不少在世界奶制品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社通过普及和发展农业技术,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也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康宾纳合作社的公关部经理布朗格斯说:“100多年过去了,合作社的宗旨并没有变,那就是要提高农民的收益。农民们既是生产原料——牛奶的提供者,又是合作社的股东。他们比我们这些雇员更明白,只有提高产品附加值,才能获取更多的收益。”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解放军东山岛军演
2003年审计报告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长春人质事件
《十面埋伏》 视频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法自行车赛 亚洲杯
见证《焦点访谈》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