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财经杂志秀之《中国科技财富》2004 > 正文
 
藤本光夫教授谈日本经济复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8日 09:58 《中国科技财富》

  随着外资企业大肆进入日本,日本企业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不得不强力实行重组和并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

  网络的发展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与国外的联络也变得便利起来。针对最近业界比较关注的日本经济复苏这一问题,记者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采访了日本爱知大学研究生院的藤本光夫教授,以了解日本学者是如何看待日本的这次经济复苏的。

E歌时代来临了! 第39届世界广告大会
2004环球小姐总决赛 新浪招商引资征代理商

  记者:最近日本经济再一次引起了世人的注目,日本经济从出口、投资和消费等多方面都呈现出良好的复苏势头。特别是去年第四季度,日本经济的增长达到了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造成了一个不小的轰动。您对这次经济复苏是怎么看的?

  藤本:我觉得这次经济复苏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说是多种因素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共同推动日本经济走向复苏的。其背景有管制放松、自由化、国际化以及经济全球化的相互渗透等。在日本国内,可以说有日本经济的重构、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的淡薄化等原因。例如,为了解决不良债权这一难题,政府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援,不仅成立了债权整理回收机构,还注入了60万亿日元的政府资金,以缓解金融机构的巨额坏账。此外,还建立了股票收购机构,以减少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股票,有效地运用资金。

  各企业也实行了重组和企业结构改革。重新调整了与外包系列企业之间的关系,促进了零部件制造业的集约化,大大降低了定购产品的单价,从而实现了企业经营的好转和高收益。这一点表现得比较突出的是卡洛斯·戈恩领导下的日产汽车公司。其结果虽然造成无数中小型企业经营困难乃至倒闭。但是,生存下来的企业却提高了生产率,成为经营成功的企业。从这些企业当中,成长了一批即使在世界上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零部件企业。

  记者:您刚才说到日本企业在近几年实行了重组和企业结构改革。随着这些改革的推进,日本人曾经引以为豪的“日本式经营”方式也在逐渐土崩瓦解。日本企业的经营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可以说是伴随着日本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变化。

  藤本:是这样的。首先是日本式经营这一经营原理被否定,并且在逐步向美国的经营方式转变。例如,从以前的公司本位的经营(即一种经营共同体)向重视股东的经营转变。由此股东的资本利润率和总资产利润率等要素受到重视,M&A(合并和收购)非常活跃,这反过来又促进了日本经济的重构,提高了企业管理的效率。通过导入股票选择权,倡导利润至上主义,企业业绩开始回升。这些都是从美国引进的做法。

  其次,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和组织机构也有所改变。旧有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序列制(记者注:论资排辈)被打破,逐渐向能力主义和业绩主义转变。在全面导入目标管理和年薪制的同时,开始实施管理组织的简约化、平台化(即中间管理层的调整)。这些改革一方面带来了从业人员劳动的高密度化,使得企业能够积累一定的资本,但另一方面,也使得过劳死(工作劳累过度死亡)、职业病等现象有所增加。

  记者:总体而言,日本企业通过这一系列的改革,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同时也提高了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公布的2003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国际竞争力排行榜,日本的综合排名已由2001年的第26名上升为第11名。

  藤本: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跨国化无疑推进了跨地域(multi-regional)企业的发展。日本企业向国外挺进,同时,外资企业也进入日本国内,这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为了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日本企业必须割弃效率低下的部分,积极地导入先进的经营方式,同时巩固日本独有的经营方式,改善企业的收益。也就是说,随着外资企业大肆进入日本,日本企业为了提高国际竞争力,不得不强力实行重组和并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日本经济的复苏。

  由日本企业的国际关系这个角度来看,日本在北美的汽车企业取得了良好的业绩,这使得日本本部的合并决算得以改善。此外在亚洲ASEAN(东盟)也是如此。在与亚洲NIES(新兴工业国家)的关系中,亚洲经济的复苏带动了日本出口的好转,由于当地需求的增加,就业的可能性也增大了。特别是这两年期间,日本企业的对中投资增长显著,与其迂回出口,还不如针对当地的市场进行本土化生产更能提高效率。日本企业的收益改善以及出口的增加,带来了事业的活跃化。不过,最近也有将在亚洲的生产迁回日本的这种集约化的动向。

  整体而言,海外投资家激活了对日本股票的投资,股价的上升、企业财务的改善使得投资、重组及事业的扩大都变得容易起来,日本景气的改善是与这些因素相联动的。不过,这也带来了日元升值,造成日本企业出口核算的恶化。如果过度进行下去的话,我想应该会对日本经济造成打击,致使经济增长率下降吧。

  记者:最近日本的新闻媒体开始由过去的“中国威胁论”转向“中国牵引论”,支撑这种转变的事实依据之一就是中国第一次超过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人们认为,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日本经济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大,日本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也将会越来越密切。

  藤本:正如不少报刊所述,中国经济年增长率8%左右,沿海城市消费的高速增长以及日中贸易的急速扩大,这些都是这种论调转变的原因。不过,在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内部也存在着一些较显著的不稳定因素。这些因素有很多很多,在此我就不一一赘述。可以说,这也是造成一些日本企业将工厂转移至ASEAN的原因。

  不过,不管怎么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与资本主义先进国家之间差距的急剧缩小,使得中国近年来引起了世人的注目。虽然最近ASEAN的发展也很引人注目,但是中国作为一个综合实力很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国,特别是中国又采用了史无前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使中国更能格外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我觉得,中国社会的变化不只是在经济的高速增长、与先进国家差距的缩小等方面,中国将往何处去,这才是更加饶有兴味的事。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与ASEAN、亚洲NIES、日本的经济相互纠结、相互依存的。随着相互间依存度的提高,最终将逐步形成亚洲共同体,中国经济的发展应定位于此。因此,亚洲各国必须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这将会是(日本成为亚洲共同体一员的)很大的障碍。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企业家治理沙尘暴
纪念诺曼底登陆60周年
北京传递雅典奥运火炬
美国前总统里根逝世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赴美
2004北京国际车展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孙燕姿全国巡回演唱会
欧锦赛 NBA总决赛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