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源竞争中中国面临半渡而被击的危险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6月03日 18:09 《环球财经》杂志 | |||||||||
宋晓鹏/文 在目前的世界格局里,惟有美国具有全面遏制中国获得资源的能力,而美国在这一点上的表现也是最不遗余力。 从2004年4月开始,随着美元加息可能性增大,中国不断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给经济降
原材料黑洞 中国经济已进入了“金属密集”阶段,目前消费着全球主要初级产品总量的约20%。按照发达国家一般道路,人均GDP在1000—4000美元间,是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积累财富从而决定性的提升国民生活水准的阶段。 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GDP实现翻两翻,大致完成上述过程。然而现在中国经济虽然离目标还很远,但是全球很多初级资源已不堪重负,原材料黑洞之说成为中国威胁论的一个变相翻版。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危机初现,这是一堵无法逾越的资源墙。 令人尴尬的是,中国国内资源已经捉襟见肘,需要大规模地从外部引入来维持经济发展,而世界资源却无法同时满足所有国家达到西方生活水准。如果目前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中国最终将耗尽石油、木材和金属等初级产品,从而对西方的生活水准构成挑战。 西方金融全球化的挟制 在霸权支撑下的国际经济秩序,总要经过两个阶段。先是资本积累的生产和贸易扩张阶段,之后则是大规模国际资本流动带来的金融扩张阶段。这种过程在1870年—1914年的第一波全球化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现在方兴未艾的第二波全球化都出现过。 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国家都是处在金融扩张阶段,尤其以美英两个老牌的金融强国最明显。不幸的是,中国并不与西方同步,目前中国则类似于1970年代以前西方所处的生产和贸易扩张阶段。 中国在一个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落后一个阶段,不得不面临发达国家由于先发优势而拥有的先进生产技术、贸易秩序的挟制和金融资本的冲击。并且这种金融资本的强大和手段的先进,使发达国家在主导全球初级资源的占有、开发、勘探和资源定价权方面拥有极大优势,这种优势在阻碍弱小的中国民族资本竞争全球资源上有明显的表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上一波全球化逆转时,世界贸易总量与世界GDP总量的比例达到了最高的14%,之后争夺生存空间——其实就是争夺资源的两次世界战争让这一比例在1953年降到了6%。而在这一波全球化进程中,1990年代中期已经达到了14%的比例,2002年和2003年两年都达到了25%。这可能预示着国际经济秩序进入了一个高风险期——事实上目前的国际金融秩序被普遍认为是非常不稳定的。而中国恰恰处于一个刚刚开始显示其经济对初级资源强劲需求的阶段。 需求引发地缘政治分化 中国对资源的需求已经并将继续引发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而经济调整往往会引发一系列重大的地缘政治后果。 中国经济的冲击和对资源的需求是前苏联解体以来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分化重组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低成本制成品不断冲击像墨西哥、土耳其这样的国家,但是同时却使巴西、阿根廷、澳洲这样的初级产品出口国获益匪浅。这种经济拉动导致的地缘政治分化已经隐约可见。 毋庸置疑,在目前的世界格局里,惟有美国具有全面遏制中国获得资源的能力,而美国在这一点上表现得也最不遗余力。从中俄、中哈石油管道以及美国对马六甲海峡的关注来看,美国正在有计划地“控制”中国的石油进口来源,西方媒体已经出现了美中石油冲突论,呼吁警惕中国在全球的能源扩张。这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个重大的不确定因素,虽然除了在大规模战争期间,没有国家能够承受因切断中国能源供应而引发的中国的剧烈反应,但是中国如果受制于人就将在国家间博弈中授人以柄。 对于资源导向的日本来说,日本自卫队的高层情报官员早前已表示,一场与中国进行的海上自然资源争夺即将开始。从俄罗斯的角度来说,中国对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木材等资源的需求固然可以给俄带来可观收益,但是同时也有令俄沦为中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的危险。俄国对中俄管道的拖延一方面是策略考虑,其中却也不无对这种前景的抗拒。 此外,近期有22个国家发起要求延长中国纺织品配额,其中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而大部分是中国长期视为友好力量的像坦桑尼亚这样的非洲低度开发国家。加上美国千方百计的掣肘,中国平等利用世界资源的努力将会遇到越来越大的阻力,这并不是简单的有钱就能够买的关系。 最严重的挑战 由于中国的大量进口,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第一次面临着从物质而非社会角度无法满足诸多经济体维持生活水准或进行大规模工业化的局面。从资源竞争的角度来说,中国面临着遭受相当部分国家联合遏制的可能。从历史上看,各经济体进行激烈资源竞争的后果往往给国际局势带来高度风险,甚至会导致前所未有的暴力冲突。由于中国发展本身面临着复杂的国内背景和世界力量失衡的国际格局,这个问题尤为可虑。 从2003年起,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不得不面对原来忽视或有意回避的重大问题,改革涉入“深水区”,而全球资源竞争则使中国面临半渡而被击的危险。对于目前的发展道路如果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转变,中国则不得不在两个可能的前景中选择其一:与其他强国的冲突或者只让国内一部分人实现现代化。 (作者系安邦集团总部分析师,安邦分析师关鹏对本文亦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