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普称亚洲经济复苏推动项目融资量稳步增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5月17日 12:05 新华美通 | |||||||||
标准普尔评级服务15日表示,亚洲的基础设施融资量在经历了1997年至1999年之间的大幅下降后,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稳步增长。1997年至1999年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之后,贷款曾大量蒸发。 标准普尔在香港的董事兼信用分析专家John Bailey说:“我们现在注意到,由于亚洲目前的经济复苏推动了对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需求,许多开发商和银行正陆续返回亚洲。
中国大陆是亚洲最活跃的地区性市场,外国直接投资总额占该地区的60%左右。标准普尔在新加坡的董事兼信用分析专家Takahira Ogawa表示:“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构成了对基础设施前所未有的巨大需求。由于大量新工厂和住宅的建设对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国内一些城市开始遇到电力短缺现象。”大量国外企业竞相开发中国的基础设施,其中包括液化天然气设施、煤气管道和石化项目等。 在亚洲其它地区,重新调整的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在不断增加,以分散它们的债务到期时间并利用更低的利率。泰国的Rayong精炼厂项目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例子。 贷款方由于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曾遭受严重的不良贷款,这次变得更加谨慎。许多银行认为,亚洲的项目融资情况尽管最近得到改善,仍比欧洲和美国复杂的多。亚洲一些新兴市场的法律环境仍旧十分薄弱,合同责任经常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而且债权人权利也无法得到充分保护。其它问题还包括模糊且经常变化的法律,信用文化的缺乏以及不符合国际标准的信息披露水平。 Bailey先生指出:“贷款方正在为基础设施融资项目寻求更加保守的合约框架和货币结构,并且更加注重购买政治风险保险。同时,贷款方开始通过与更多机构合作来分散风险。” 亚洲项目融资的另一个有趣现象是,由于当地银行的整体实力得到提高,它们已经逐渐进入市场。在过去,外国银行倾向于设计实际的业务方式,而当地银行仅充当简单的贷款方。如今,当地银行正开始在组织项目贷款中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拥有大量流动资金的中国大陆银行。这些银行的优势在于,它们有能力减少对跨境债务筹资的需求,消除货币波动带来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在新兴市场的基础设施项目中非常普遍。 国内债券市场也正逐渐被看作是为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一个选择。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该地区的一些新兴市场开始经常利用债券市场,使它们成为当地政府和基础设施借款方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资金来源。债券市场的发展很可能提高该地区的金融稳定性,并降低货币兑换风险和期限匹配不当的风险。而且,由于资金是以贷款方本国货币计算的,他们可以避免外汇风险。同时,由于债券的到期时间通常比银行贷款更长,到期风险可以由债券抵销。Bailey先生表示:“如果进一步提高地区债券市场的发展程度和效率,就可以加快基础设施投资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