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政府战争牟利?切尼和哈利伯顿不可思议关系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4月28日 08:32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王尔山 北京报道 战争的成本很难预计,这里有很多原因,而主张开战的副总统曾经执掌的公司成为主要国防合同的承包商,情况就更扑朔迷离。
这是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军备贸易和军事开支专家威廉·哈同(William Hartung)在美国参议院民主党政策委员会作证的主题。哈同在纽约世界政策研究所担任高级研究员,著有《你从战争赚了多少钱,老爸?》,讨论布什政府通过开战而牟利的过程。 4月20日,哈同在纽约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介绍了美国副总统切尼和他曾经执掌的哈利伯顿公司(Halliburton)的关系,其间他多次提到“不可思议”,认为这是美国历史上一个空前的案例。 从一份不起眼的研究合同开始 《21世纪》: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哈利伯顿公司的发迹史,特别是它怎么得到第一份国防合同的,切尼在这中间起了什么作用? 威廉·哈同(以下简称哈同):哈利伯顿基本上是一家石油服务与建筑公司。1988-1992年老布什总统执政期间,切尼担任国防部长。到了任期后期,国防部决定将所有海外军事行动的后勤工作交给一家企业完成,于是跟哈利伯顿签了一份研究合同,让他们调查怎样才能让一家私营企业在短时间里完成军队调动不可缺少的后勤工作,包括需要动用多少人力,牵涉多少工作,等等。传统上后勤支援是由军队后备役人员完成的,现在哈利伯顿得到了这个数额很小的研究合同,也就390万美元。五角大楼看来对研究结果很满意,于是又给了他们一份更大的合同,价值500万美元,对这个题目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不久,1992年,就在老布什和切尼卸任前夕,哈利伯顿得到第一份国防大合同,投入2500名雇员,作为美军最大的合作伙伴进入索马里,承担衣服清洗、一日三餐、车辆维护等工作——跟他们现在在伊拉克做的差不多,只是规模小得多。 他们完成了第一个合同后,更大更多的合同就从国防部接踵而来,包括支援在巴尔干、波斯尼亚和科索沃的美军行动,金额从1.8亿到2.5亿美元,涉及在科索沃建立大型军事基地这样的项目,估计需要8000到1万名军队人员才能完成。但在成本方面还是引起一些顾虑,美国审计署就暗示哈利伯顿可能多收了军队的钱。但军队从总体而言对哈利伯顿的服务还是满意的,再说他们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果像以前那样征调军队后备役人员承担后勤工作,难度会大得多,因为后备役人员跟其他平民一样,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将他们征调出来并且给予补偿的做法,不仅在政治上不受欢迎,从经济角度看也不划算。 由此可见哈利伯顿跟军队的合作关系早在1990年代已经奠定基础,并不是今天才发生的,去年的伊拉克战争只不过是一个金额更大的项目而已。在第一批总计90亿美元的战后重建合同中,他们得到60亿的份额,其中包含一些可选项目,如果他们全部选用,由此产生的合同总金额最高可达180亿美元,相当于他们在巴尔干冲突中所得的6倍,也更有利可图——其实他们在世界各地都承接来自美军的国防合同,只不过伊拉克战事更激烈,合同金额更大,所以更引人注目。 《21世纪》:两个问题,第一,我们能不能说哈利伯顿跟美军的合作关系始于(切尼担任国防部长期间的)那份小小的研究合同,而这份合同从实际效果来看是不是等于让哈利伯顿为自己开拓了一个新市场? 哈同:在一定程度上这确实存在内部交易的问题,国防部先是让他们确定一家企业能不能承担一个工作,需要什么条件,符合什么要求,等等。实际上就是定义这个工作应该怎么做,然后就把这个工作交给他们,而且新的合同源源不断,却不让任何其他企业参加竞争。这更像是一个非常封闭的体系,是关起门来达成的交易,完全违反布什政府一直声称要支持的理念,比如透明度和竞争。 《21世纪》:第二,五角大楼当初之所以决定将后勤工作交给一家企业,理由会不会就是你刚才所说,他们希望克服征调后备役的难题,从而减少日后开战的难度? 哈同:就伊拉克战争而言,小布什当然有其意识形态方面的理由,而他的班底成员,包括副总统切尼、副国防部长沃尔福维茨和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还有其他人,都属于新保守主义者,他们相信美国应该通过武力重塑中东和南亚地区,扶植对美国版本的自由与民主抱友好态度的政权,这些政权还要欢迎美国和西方投资,等等。我觉得这个理由恐怕大于要将后勤工作交给哈利伯顿(而减少开战难度)的动机。 但在另一方面,由一家企业承担后勤工作,而他们也有能力协助完成战后占领时期重建工作,这一事实确实使小布什在做开战决定之际感到轻松一些。拉姆斯菲尔德也觉得只要较少数目的军队就能维持占领时期的秩序,反正重建工作可以交给私营企业。我觉得这也是他们在战前忽略很多原本不可缺少的规划的原因,其中一点是他们没有仔细考虑如何建立一个后萨达姆时代的政治秩序;他们以为伊拉克人会对美军表示欢迎,再加上哈利伯顿这样的私营企业,这就足够了,还有流亡国外多年的伊拉克政治家,等等。所以他们不必做详细的政治规划,不必动用警察和其他力量……总之我觉得哈利伯顿是小布什可以比较容易决定开战的一个因素,但不是惟一因素。 哈利伯顿为何从未被起诉 《21世纪》:如你所说,早就有人怀疑哈利伯顿可能多收了军队的钱,该企业也多次因为涉嫌错误行为而受到调查,问题是他们从未被起诉,为什么? 哈同:你知道,五角大楼和具体负责后勤工作的工程兵部队并不愿意跟哈利伯顿翻脸,因为该企业在过去10多年已经跟他们结成一种共生关系,他们在那么多事情上离不开哈利伯顿,营地建设、一日三餐、设备维修,等等,哈利伯顿已经成为他们的业务伙伴,很多事情少不了它。 当然了,哈利伯顿在现任政府有一些很有权势的朋友(切尼就在这家企业呆了5年),所以政府并不急于承认或处理哈利伯顿的问题,毕竟伊拉克仍然一团糟,如何稳定当地局势才是政府的首要任务,很难再抽出人力关注这家企业,有些问题确实可能随着时间推移而被大家淡忘。 另外,哈利伯顿的问题太多,他们向军队提供汽油和餐饮的价格都比实际支出高,他们的职员收取回扣,等等。司法部、五角大楼和国会都曾调查这些事情,也确实扣住一些合同暂停执行,还有一份合同被收回,所以我觉得哈利伯顿大概还是要付出一些代价,现在的问题是这些惩罚能不能跟他们的过错相匹配。比如他们也曾为违反合同而交纳罚金,但罚金数目太小,起不了惩罚作用。要知道,以收取回扣一事为例,假如回扣不是足够大,他们就不会有动机去冒险,因为他们很清楚,一旦给逮住,相关惩罚是很严厉的。只不过基于前面提到的原因,我们恐怕还要等到明年,也就是再等16-18个月,才能知道哈利伯顿会不会受到应有的调查,会不会受到起诉,惩罚会是什么。但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惟一惩罚就是他们的公关形象搞糟了,没有任何金钱损失,跟他们看上去还在继续进行的错误行为完全不匹配。 《21世纪》:能不能说政府培植了一个伙伴,却没想到它越长越大,以至于超出政府可以监控的范围? 哈同:我想问题的很大一部分就出在这里。一直有人主张将政府服务私营化,当然这要有严格的法规进行配合,比如克林顿/戈尔时期也认真考虑过如何实施一定程度的私营化,小布什他们更坚信企业制度有很大的优越性,政府在很多事情上没有企业做得好。这种想法使他们没能仔细审查哈利伯顿的业务表现,不过说到底还是因为哈利伯顿跟副总统、工程兵部队、五角大楼等等都有特殊的关系。而且前面也提过,合作发展到现在,如果要跟哈利伯顿翻脸,成本实在太大,不仅需要专人承担从哈利伯顿那里收回的合同,哈利伯顿也会反抗,事情就会变得没完没了。 切尼开门 《21世纪》:那么,在切尼加入哈利伯顿的时候,他带去了什么优势,他又是怎么利用这些优势的? 哈同:当时切尼基本上是在跟即将离职的哈利伯顿首席执行官一起外出钓鱼之后,得到这个职位的。这位CEO提议公司聘请切尼接替自己的工作,理由是他能成为一个好的企业首脑,他在中东有很重要的关系,海湾战争期间他是国防部长,他们相信切尼能为他们打开通向中东的大门,带来新的生意。聘请他根本与他的从商经验无关,而是看中他的政治关系。切尼在中东很有名,因为他一向高调,是将伊拉克赶出科威特的英雄,所以有办法接通海湾各国政府高层,还有亚洲国家。这种“开门”的本事在哈利伯顿看来是很有价值的,不仅有助于获得开发当地油田的合同,而且切尼担任国防部长的背景也有助于加强公司跟美国政府的关系,从五角大楼拿到更多生意。切尼就是因为这种影响力而得到聘请的。 《21世纪》:前政府官员投身商界是不是常见现象?因为跟切尼一样,同在老布什政府任职的国务卿劳伦斯·埃格博格离职之后也成了哈利伯顿的董事。 哈同:事实上许多前官员后来都成为了公司董事,但切尼接受的职位是CEO,这是比较不同寻常的。加入董事会只意味着每年开几次会,做很少几件事,并不要花太多时间。CEO则不同,对外是公司代表,要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花在推广公司业务之上。相比之下,另一位国防部长佩里在离开五角大楼之后去了波音和联合技术等几个公司,这些公司也是国防合同的主要得主,但他做的是董事,后来干脆成立自己的事务所,为这些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指导他们怎样争取国防合同。切尼则不同,他直接管理一家公司,利用个人关系为公司争取五角大楼和中东的合同,这就比做董事多走了一步,以前从来没有过,可以说突破了以政府工作积累的影响力为公司服务的界限。 《21世纪》:如你所说,切尼没有从商经验,那他怎么应付CEO这样一份全职工作? 哈同:我想当时公司的考虑是把切尼的主要工作定义为利用他的影响争取新的生意、会见有关人士,再为他配一组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负责财务之类的具体工作。但他确实犯了一些重大错误。比如,1998年,哈利伯顿用77亿美元收购其最大对手德莱塞工业公司,使自己成为同类企业的世界第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基于切尼的建议,但他们未能充分考虑对方由于石棉污染造成人员伤害而面对的一连串诉讼,结果花了几十亿美元进行赔偿,哈利伯顿的股价因此急剧下跌,不得不为包括德莱塞在内的几个分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不错,商业领袖也会犯错误,但他们在投资之前总要进行详尽的财务分析,切尼的贸然出手恐怕跟他缺乏从商经验有关。 《21世纪》:切尼为什么会在离开哈利伯顿之后仍然让该公司每年给他一笔收入,这个做法是不是同样不太明智? 哈同:从公共关系和公共政策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大错。他辞职的时候得到一笔收入,大概是3600万美元(作为他工作5年的4400万美元酬金的一部分),出于避税的考虑,他把这笔钱分成好几块,其中一部分变成逐年支取。他辩解说自己跟公司已经没有瓜葛,并不参加日常管理,这只是一种财务安排,他不会为此继续帮公司的忙。但其他人很难接受这个说法,包括一些保守派人士,他们质疑一位现任副总统怎么可以从一家公司接受现金收入,而后者恰巧还拿到最大金额的国防合同,眼下正从这位副总统积极策动的一场战争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利润——我想,即使你要写的是一部关于如何利用影响力的小说,主干就是上述情节,估计大家看了都会说这太难以置信,这样太夸张,你不能这么写! 当然,如果说伊拉克战争对大选的影响,比较重要的还是战争的伤亡、成本、目的以及对盟国关系的影响等政治议题,不太会将切尼收取哈利伯顿现金支票的细节考虑在内。但是假如人们将两方面联系起来,意识到他们不仅主战,并且从中获得经济利益,他们的政治形象难免遭到破坏。现在的问题不是此事会不会有负面影响,而是会有多大影响,会不会发展到布什不得不考虑更换竞选搭档的地步。 要知道这可不是水门事件,就算是当年水门事件的曝光,也没能立即扭转1972年的大选局势,而是过了几年才引发弹劾危机并导致总统下台。再加上目前竞选双方势均力敌,布什不能轻率采取行动。因为切尼在共和党很受欢迎,向共和党捐款的人也喜欢他,他还有丰富的外交政策经验,而布什却没有;反过来,同样由于双方势均力敌,一件小事就能左右该区选票落入谁手。所以我觉得这件事一定会有影响,但很难预计其大小,估计除非布什陷入很深的政治泥潭,否则他还是要留住切尼的。 给他们合同,布什! 《21世纪》:有切尼的例子在前,政府怎样才能避免前官员利用他们一度控制的领域的经验和关系谋取利益? 哈同:最低限度应该有更大的透明度,就他们在做什么、赚多少钱以及他们掌握什么关系等细节进行汇报,在此基础上还应该有一定的制度,明确在哪些部门服务多少年就要遵守什么规定;反过来,曾在公司工作的人如果进入国防部这样的相关部门,其责任也要受到限制,避免这些人为原来的雇主进行政治游说。要知道,哈利伯顿就是拿到伊拉克重建的合同,再从利润里抽出一部分给共和党捐款,以确保公司还能继续拿到合同,如此反复。 这种规范措施做起来会很困难,因为政府希望招募具有公司从业经验的人,利用他们积累的专业经验,又要避免这些人以后利用政府关系谋取私利,情况非常复杂。 《21世纪》:能不能说切尼首先选中哈利伯顿,因为切尼出任国防部长的时候国防部将第一个研究合同交给了该公司? 哈同:是的,这实在是一段不可思议的关系。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切尼在本次大选失利,他会不会回到哈利伯顿?——这一切实在太不可思议!简单说就是他帮了公司,公司反过来帮他,然后他再帮公司一把,公司当然也会报答他,整个过程就像螺旋一样重复。 《21世纪》:迄今为止哈利伯顿已被揭发多宗问题,在你看来哪个最严重? 哈同:恐怕还是去年他们(一家分公司)从科威特购买和运送石油到伊拉克的合同,当时他们多收了军队的钱,这不是改变会计方式那么简单,还涉嫌利用跟科威特政府的关系。假如得到证实,这么做可能构成犯罪;另外,他们两个职员已被证实收取分包公司的回扣,数目高达几百万美元,这同时意味着分包合同的利润一定很高,否则不可能支付这么丰厚的回扣。再有,这个合同动用的其实不是美国的税收,而是以前“食品换石油”计划没有花完的余钱,换言之这些钱本该购买食品分给伊拉克人。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政府的功课没做好,否则不会出现余钱;第二,这些钱本该让伊拉克人吃饱,现在却流入号称到伊拉克去帮助稳定局势的人的腰包。上述因素使这份合同格外引人注目,比一般多收钱的行为更严重,正在接受刑事调查。 《21世纪》:如你所说,哈利伯顿与切尼互相帮忙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这在美国历史上有没有先例? 哈同:我想这多少是一个非常独特的案例。要知道我们这里说的可是副总统和国防部长;公司请国防部长出任CEO,之后他出任副总统,公司则成为索马里、巴尔干和伊拉克这3场不同战争的主要承包商,合同金额一次比一次高,其间公司也有一些错误行为,还上了报纸头版,却并不妨碍他们继续得到合同。所以我能说的是,以前大概有过一些规模比较小的类似事情,但肯定没有涉及这么高级的官员,还要牵连政府出面竭力否认。 当然这跟本届政府的本性也有很大关系,他们就是不肯承认犯了错误。布什总统看来已经认定上帝是站在他那边的,从来不会考虑别人可能怎么看问题。任何人只要冷静想想就会意识到整个事情非常糟糕:政府说我们是去重建伊拉克,可是90亿美元合同有60亿落在副总统一度执掌的公司手里,而他也继续从这家公司拿钱,其他国家会怎么看我们,为什么政府觉得即使做出这样的事,其他国家还是会相信他们?还有,那些合同都是未经招标而私下签订的,他们怎么可以说“是啊,那些合同确实未经招标,但整个过程都是很公平的”——谁会相信这样的鬼话?我认为这是他们一个很大的问题。 《21世纪》:也许上帝真的站在布什一边呢,因为你也说切尼在共和党仍然很受欢迎,即便闹出那么多问题。 哈同:也许我们应该说问题出在切尼身上吧。切尼以为自己是上帝,他站在旁边用非常低沉的声音说,是的,你必须把合同交给哈利伯顿。布什以为真是上帝的声音,就照办了! ·切尼与哈利伯顿关系大事记· 1968年切尼获得国会研究员一职,不久成为拉姆斯菲尔德的助手,后者当时主管经济机会办公室。 1970年代哈利伯顿收购KBR,该公司曾参与越南战争的后勤支援。 1988年切尼获老布什总统任命出任国防部长,其间国防部决定将海外军事行动的后勤工作全部包给一家公司,并将研究合同交给哈利伯顿。 1992年8月工程兵部队选择哈利伯顿承担未来5年的海外后勤工作,12月,哈利伯顿跟随美军进入索马里。 1993年切尼卸任,其后一直考虑要不要竞选总统,周游全国发表演讲和筹集资金,并与多家国防承包商高层人员建立联系,包括哈利伯顿的CEO;次年由于共和党夺回众议院控制权而决定不必亲自参选。 1995年哈利伯顿离开索马里,收取政府1.09亿美元,之后为在巴尔干提供5年类似服务而收取政府2.2亿美元;聘请切尼担任CEO。 1998年收购德莱塞工业,成为同类企业的世界第一;后者通过其外国子公司在伊拉克开展业务,属于以合法方式违反美国的有关制裁规定;哈利伯顿本身也以同样方式在另外两个受到美国制裁的国家伊朗和利比亚继续经营。 2000年2月哈利伯顿停止在伊拉克的业务;切尼出任小布什的副总统搭档遴选委员会主席,但他最终选择了自己;年底,布什-切尼组合赢得大选。 2001年政府开始讨论要不要向萨达姆开战;哈利伯顿继续从美国的反恐战争获利,包括海军和国务院的合同. 2002年从这年开始,哈利伯顿跟随美军相继进入阿富汗、科威特、约旦、乌兹别克斯坦、吉布提、格鲁吉亚共和国和伊拉克,国防部并聘请该公司研究重建伊拉克石油产业的规划;同年该公司年报宣称反恐提供“增长机会”。 2003年3月哈利伯顿获得国防部重建伊拉克石油产业的合同,价值70亿美元(有说60亿美元);当时国会仍在讨论是否授权小布什总统动用武力,联合国则尚未全面讨论此事;年底至今,哈利伯顿过去一些错误行为陆续曝光,包括在尼日利亚行贿1.8亿美元获得价值4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开发合同,以及在科威特和伊拉克多收美军的汽油钱和餐费,其中汽油钱一项由于同时涉嫌利用政府关系和收取回扣而受到刑事调查。 2004年4月白宫公布2003年总统和副总统的收入,显示哈利伯顿付给切尼178437美元,而切尼担任副总统的年薪是198600美元;切尼办公室解释说哈利伯顿只是基于1998年跟切尼达成的一项协议,分期支付他在该公司担任CEO而得到的收入,且这个安排不可更改。但有民主党参议员认为这是错误的,因为包括财政部长约翰·思诺在内的其他官员一旦就职就不再收取其他分期支付的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