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精英改唱中国“调”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2月27日 09:24 民营经济报 | |||||||||
从恐慌到泰然自若、从竞争对手到“救世主”……“中国威胁论”在日商界渐失空间 不久前,日本公司还在为中国的领先地位而困扰不已:权威人士为本国的高薪工人无法与中国竞争对手抗衡而争论不休;中国新贵TCL、海尔在杂志封面上频频露脸,似与对手索尼、松下和NEC一争高低;曾被绞尽脑汁吹捧上天的制造部门kudoka如今让政客们束手无策……种种迹象似乎表明一个定论:日本高居亚洲经济主导地位气数已尽。
如今,日本社团和政坛精英们却哼着另一曲调:中国似乎越来越像日本的“救世主”而不是“复仇者”,是中国在为日本十年来经济首次复苏添砖加瓦。 日本政府日前公布,其经济在去年第四季度创下7%的年增长率,既是连续四个季度增长,同时也是1990年以来最大的一次飞跃。而公司盈利的重振、资本消耗和出口的恢复乃至国家通货紧缩痛苦的缓和统统受益于中国经济的极速增长。 2003年,日本对华出口的每一样东西,从钢材到手机无一不飙升,创下了44%增长纪录,达到了600亿美元。但与此同时,日本对美国出口总体下滑10%。据此推断,中国很有可能成为促进日本扩大生产的关键所在。 舆论转向 中国恐慌论消失 东京BarclaysCapital公司著名经济学家川崎先生指出,2003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实际提高的2.7%中超过1/3得归功于中国。华尔街投资银行雷曼兄弟驻东京经济学家保罗·谢尔德也惊诧不已,过去常常听到的中国恐慌论已经完完全全地从电视荧屏上消失。 日本的确有很好的理由担心:中国似乎注定将在未来十年的某一时日赶超日本经济,大部分中国公司也将击败他们的日本强势竞争对手。 长期梦魇 中国帮日本赶跑 尽管如此,中国对日本就目前而言是一次机会更胜于是一个威胁。由于中国需求上升,众多生产工业设备的公司看着他们的盈利飞速上扬。例如,建筑设备生产商Komatsu公司认为,多亏它在中国的销售量翻了一番,使得公司营利额在去年12月份为止的九个月内猛增了89%,达到3.96亿美元。 中国甚至帮日本赶跑了长期以来的梦魇:通货紧缩。由于中国要建更多的摩天大楼、铁路和高速公路,对钢材和原材料的需求也随之猛增。比如说,去年热轧钢板的价格涨了16%,绝大部分原因得归功于中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这推动了日本公司物价指数在一月份上涨了0.1%,为两年多来的首次上涨。钢铁公司JFE截止3月的财政年度盈利预期增长20%,达到20亿美元。去年,该公司20%产品销往了中国,现在JFE把在中国的赌注增加一倍:九月份,JFE与广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合资企业,专为中国的汽车生产商生产镀锌钢片。 蜂拥而至 押宝中国市场 尽管日本的汽车生产商们在这场游戏中姗姗来迟,2003年他们在中国的出口还增长了30%。现在他们也蜂拥而至,丰田去年四月和中国的FAW集团公司签署了一份协议,在中国合作生产四种汽车型号。尼桑也于2002年与东风达成一致协议,投资10亿美元合资建厂。 就连日本的电子产品生产商们也在为来自中国低成本生产商的挑战而竭尽全力。比如松下电气公司,知道自己不能去跟低成本的中国公司打价格战。于是,松下致力于生产高尖端产品,如DVD、血浆显示器及移动电话。这一策略已初见功效:当中国消费者摁下可摄像手机快门的时候,当消费者买下移动电话零部件的时候,松下去年在中国的销量也就增长了30%,达到57亿美元。 绞尽脑汁 迎合中国消费者 即便是在电视和手机上用上小发明,这些电子巨人们也还是发现了同一尺码不再适合所有的国家。于是,夏普为了更好的了解中国消费者,设计出适合他们品味的产品,去年在上海开设了一家电子产品与用户研究中心。到6月份,它将有100来个当地的设计师及其他工作人员。NEC于2月2日推出了一款可摄像移动电话——据说它是世界上最轻薄的,比一张信用卡大不了多少——特别为迎合富有的中国消费者而生产。 当然,到了某天,某一中国竞争对手拥有了机械制造和市场营销的窍门并生产出那种小配件,这对日本而言,将是残酷的。所有的公司都将面临从中国传来的竞争,正如他们今天得面临三星公司这种旷世无敌的野心家的竞争一样。但就目前而言,中国对日本产品狼吞虎咽的好胃口还远远不到满足的地步。(熊莺)(子琦/编制)(来源:金羊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