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日前,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在访华期间,就俄中合作铺设远东石油管道问题明确表示,俄方将“信守对中方的承诺”。对此,日本官方和媒体一反常态,反应异常低调。很多日本媒体甚至对卡西亚诺夫访华视若不见,对此进行报道者在报道中也只是就事说事,没有多加评论。分析人士认为,日本舆论这次对这一事关该国重大利益的问题之所以低调处理,是担心如若轻举妄动,可能会使事态发展不利于日方。
日本舆论低调报道
日本共同社24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说:“俄石油管道铺设计划将延期决定”。这篇报道称,目前,日本与中国正在为争取获得与俄方共建东西伯利亚石油管道项目而展开激烈竞争,而俄方为了进一步对这一项目可能给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已决定把最终就此决策的日期延至3到4个月以后。共同社没有对此做任何评论,只是在这篇报道的结尾处透露,卡西亚诺夫将于10月对日本进行访问,就石油管道项目事宜与日本方面进行协商。
同一天,日本《读卖新闻》报道说,卡西亚诺夫在北京对于按照俄中双方原先的协定,铺设从俄罗斯的安加尔斯克至中国大庆的管道线(即“安大线”)做出了“积极的表态”,但他没有明确表态到底是优先铺设“安大线”还是按照日本的要求,先建从安加尔斯克至俄罗斯纳霍德卡的“安纳线”。日本时事通讯社25日发自莫斯科的报道称,俄石油管道铺设计划的最终决定日期将延至2004年8月,而不是共同社所说的“3至4个月之后”。对此,共同社25日发自莫斯科的消息援引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的报道说,俄延期决定石油管道铺设计划可能有利于日本。
分析人士指出,表面上看日本舆论这次对有关石油管道项目的最新动向反应平淡,但这并不表明日本媒体对此不在意,因为此前日本媒体已对这一项目进行过多次炒作,而日本在这一项目上与中国进行竞争完全是出于自身利益的需要。目前,日本的石油主要从波斯湾地区进口,据日本媒体报道,由于路程遥远、运费高昂,日本从波斯湾地区进口每桶石油的成本比欧洲和美国要高出1美元,而最近海湾局势的动荡更使日本意识到使本国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的重要性,以期尽早摆脱对海湾石油的过度依赖。
更为紧迫的是,因日本政府前不久跟随美国在伊朗核开发问题上向伊施压,伊朗断然取消了日资公司对其阿扎德干油田的优先开发权。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政府无疑更加看重俄罗斯石油管道项目。此外,日本国内一些势力还担心中国通过建设俄中石油管道来控制远东石油资源。
表面平静暗中使劲
去年12月,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平沼赳夫就俄东西伯利亚油田开发计划向俄能源部长尤里·优素福夫和经济贸易部长格尔曼·格列夫递交了他的亲笔信。信中称,“日本有意参加这一项目,包括出资”。去年年底,日本政府多位高官又频繁秘密访问俄罗斯,游说俄联邦政府和远东地方领导人,表示日本愿出巨资与俄开展石油领域的合作。
今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俄罗斯。在同普京会谈时,小泉强烈要求俄方同意修建可以通往日本海沿岸的“安纳线”输油管道,并表示如果建设这条管线,日本每天将可以从俄罗斯进口100万桶石油(合每年5000万吨)。这个数量相当于日本每天原油进口量的1/4。作为小泉访俄的重大成果,日俄政府就联合铺设“安纳线”输油管道事宜达成了初步协议。3月,俄能源部经过反复论证和研究,又提出了折衷方案,即:把输油管道在中俄国境附近分叉,建设通往中国和通向日本的两条支线,但通往中国的支线将优先开工。然而,对这样的计划,日本仍然不愿意接受。
4月,平沼赳夫亲自率领一个庞大的经济代表团赴俄游说,以进行大规模经济技术合作为诱饵,要求俄优先进行“安纳线”的建设。5月,小泉再次访俄,并再次要求俄优先建设“安纳线”。6月,日本又分别派前首相森喜朗和现任外务大臣川口顺子赴俄游说。7月,日本能源资源厅长官冈本严再次访俄,转达了日本政府愿提供低息贷款支援俄东西伯利亚油田开发、并提供日本石油开采技术的意向。7月11日,日本一些媒体还曾报道说,日俄已经就铺设石油管道事宜达成了新共识。
据悉,日本除许诺承担“安纳线”约40亿至50亿美元的建设费用外,还表示可另外再投资75亿美元,帮助俄开发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同时准备投资10亿美元用于“安纳线”沿线的经济设施建设。目前,日本企业对俄罗斯的“萨哈林-1”和“萨哈林-2”石油天然气项目已经投资了80亿美元。日本媒体近日报道说,在资金方面,日方已做了最大的努力,但是日本还将面临激烈而严峻的竞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日本正在等待卡西亚诺夫下月前往访问,届时,日本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再作进一步努力。
我国利用世界石油资源的战略
(一)世界石油资源丰富,有较大发展潜力,可保证中长期稳定供应
世界石油资源可保证全球长期供需平衡的需要。国际能源机构(IEA)预测未来20年世界能源的消耗量将稳步增长,到2010年世界石油总需求量将达47.9亿吨,2020年将达57.35亿吨,但世界剩余可采储量仍可长期满足供需平衡的要求。2001年国际能源论坛也认为,未来石油的供应数量主要取决于环境保护的压力,而不是石油资源问题。
(二)世界石油资源为我所用主要地区分析
未来20年世界石油资源增长主要来自中东、俄罗斯-中亚、南美、北非等4个地区。这些地区应成为我国开发利用世界石油资源的战略地区。
在我国获得国际石油资源的战略区域选择上,应使我国石油进口来源实现多元化,以保证长期稳定供给。首选供应区应该是中东,其次是俄罗斯-中亚、非洲和中南美地区也要积极做工作。
(三)树立全球化的石油资源观
全球化的石油资源观的内涵:一方面,要求我们的石油产业的石油开发建立在比较经济学的基础上,以降低我国总的石油开发成本。促进我国的石油企业,尽快地成为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型企业,从根本上提高经济效益。反过来,也将推动国内石油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另一方面,要求制定全球化石油资源战略,使我国的能源优质化进程和能源供应能够得到长期的保障,还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我国能源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竞争力。
(四)积极利用国外资源,保障我国优质能源长期、稳定供应
从比较经济学原理出发,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国外石油资源,以适应我国能源结构改善的需要。应及早制定和实施大量利用国外石油资源的战略部署。在利用国外石油资源区域的战略选择上,当前应把重点放在中东、俄罗斯,并积极进行中亚、非洲和南美等地区的工作,实行进口多元化。中东是我国长期石油供应最主要地区,在积极发展和沙特、科威特的石油合作关系时,不失时机地与伊朗、伊拉克开展石油外交,实现该区对我石油供应的多元化。应成立专门机构,大力推动我国与俄罗斯在石油领域双边合作,使其能在近期成为我国另一个重要的石油进口国。(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宏观经济研究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