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要卖掉米格公司 拉开军工企业私有化序幕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26日 07:21 环球时报 | |||
8月21日,俄罗斯总理卡西亚诺夫批准了国有资产部制定的2004年拟私有化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清单。根据该清单,包括世界著名的米格飞机制造公司(下文简称米格公司)在内的911家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将改组为股份制公司。 俄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 米格公司成立于1999年2月,其前身是1893年成立的生产自行车的“杜克斯”工厂。米格公司现辖14个分公司,包括工程中心(即米高扬设计局)、航空技术装备后勤支援中心、市场和销售中心、费多托夫飞行试验中心等,拥有6万名员工,是俄罗斯最大的飞机制造企业。目前,该公司是一个集军、民用飞机设计、生产、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产品改造于一身的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迄今为止,公司已生产了6万余架飞机和直升机,其中1.1万架出口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米格公司的主要产品有米格—29系列前线歼击机及其各种改进型、米格—31截击机、米格—AT教练机、卡莫夫系列直升机、伊尔—103轻型飞机、图—334中程客机等。在众多产品中,米格—29系列机是其拳头产品。 近年来,由于国防订货减少,加之国外客户又多看中“苏”系列飞机,米格公司的日子比较难过。为了在困境中求生存,公司在加强对现有飞机现代化改造的同时,也开发了米格—29K型舰载机等新产品。2002年,公司外贸出口取得可喜成绩,受到普京总统的表扬。在8月19日第六届莫斯科航展开幕式上,普京总统还专门参观了米格公司的展台,并听取了公司总裁尼基京的汇报。据报道,今年该公司歼击机生产和改装的签约额已达45亿美元。 将全面改组为控股公司 米格公司的改制与俄航空工业的现状有着密切关系。由于历史原因,俄拥有数家飞机设计和制造公司,造成了资源和人力的重复配置与浪费。为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使企业更具有国际竞争力,俄政府计划通过股份制改造对企业实行兼并重组。为此,俄政府制定了《2002—2006年国防工业改革和发展》的联邦目标纲要。 为加快航空工业的改组步伐,俄政府还制定了详细的计划。8月19日,在莫斯科航展开幕式上,俄罗斯航空航天局局长科普捷夫表示,今年底以前为改革的第一阶段,计划组建16—17家航空控股公司;2004年—2005年为改革的第二阶段,计划建立包括发动机、航空设备、航空武器和飞机制造在内的6家航空控股公司,其中包括“米格”、“伊柳申”、“图波列夫”、“苏霍伊”等公司;2008年以后为改革的第三阶段,计划在6家控股公司基础上组建两家大型的航空生产联合体。 根据俄现行法律,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禁止私有化。要建立航空控股公司,就必须改变米格公司的所有制形式。正是出于上述考虑,俄政府才决定将该公司列入私有化清单。预计到2005年,米格公司将全面改组为政府控股的公司。 俄拟大幅改组国有企业 目前,俄罗斯拥有9860家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其中军工企业约1700家。根据私有化清单,今年俄政府打算对其中的911家企业进行私有化改造,明年再改造1006家。通过对企业的私有化改造,俄政府计划在2004—006年间增收1100亿卢布(100卢布约合3.30美元)。据估算,2004年俄联邦预算收入可增加400亿卢布,2005—2006年间联邦预算收入可增加350亿卢布。 在上述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中,国防军工企业在俄罗斯经济领域一直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原苏联解体后,尽管这些军工企业因经费短缺、人才流失和“雪崩式”转产,业绩受到严重影响,但其科研水平和生产能力仍不可小视。近年来,国防军工企业一直是俄罗斯的出口创汇大户,“苏霍伊”航空军事生产联合体和米格公司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从俄政府公布的私有化清单看,这次列入股份制改造的军工企业只有70家,仅占其总数的0.4%左右。除米格公司外,设在诺夫哥罗德市的“量子”生产联合体、设在雷宾斯克市的“光线” 设计局、设在萨马拉的“屏幕”研究所等军工企业也被列入了私有化清单。 据俄国有资产部估算,在列入私有化名单的联邦国家单一制企业中,资产最多的是车臣石油化工企业,资产为172130亿卢布;第二名是以生产T—72和T—90坦克闻名于世的乌拉尔车厢厂,资产为27130亿卢布;第三名就是米格公司,资产为16510亿卢布。(顾小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