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财富》:经济犯罪正重创全球企业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12日 15:00 《中国科技财富》 | ||
正在遭受经济犯罪重创的显然不止中国企业。普华永道不久前公布的《2003年全球经济犯罪调查报告》中指出,全球超过1/3的受调查企业,在过去两年内曾经遭受一次或者更多的经济犯罪行为。 重灾区:金融业与大企业 普华永道《2003年全球经济犯罪调查报告》是对全球商业诈骗行为及影响作出的最全面的评估报告之一,基于3600多个调查访问归纳而成。受访者包括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行政总裁、首席财务经理以及专门负责侦查或预防经济犯罪的人员。 报告显示,全球37%的受调查企业曾遭遇经济犯罪,这一数字明显高于普华永道2001年在欧洲调研的结果。与两年前相比,曾遭受欺诈的企业比例在西欧从29%上升至34%,而在中东欧这一数字更从26%上升至37%。 这一增长反映了两个事实:其一,业界对商业欺诈的认识和警惕提高,使得欺诈被揭露发现的比率也随之升高;其二,企业对信息透明度的渴望与日俱增,尤其是在欧盟国家中。 面对经济犯罪,没有一个行业是完全安全的,每一个行业中都有超过30%的企业遇到过欺诈事件。但同时,虽然所有的商业活动都不可避免遭遇经济犯罪,但发生的几率高低也因行业而异。 此次全球经济犯罪的调查结果再次印证了普华永道2001年时在欧洲进行的调查结论———所有行业中,金融服务(银行、保险)行业发生经济犯罪的比率最高。 金融服务业是任何犯罪分子的一个明显目标,除了拥有巨大的资产之外,金融业的交易操作中也关系着大笔财富。且其中大多数操作是复杂而难以侦察的。另外,值得指出的一点是,其他一些高门槛的行业,比如电信业,也是经济犯罪高发的群体。 亚太区的制造业及工业产品行业似乎更易受经济犯罪影响,其中产品版权最易受到侵犯。有约1/4的机构表明,盗版及冒牌货是他们未来5年要面对的威胁。 该报告还显示,公司规模与遭遇经济犯罪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企业越大,遭受的打击就越严重:拥有员工数目越多的企业就越容易遭遇经济犯罪。 规模较大、在单一国家内雇员超过1000人的企业最易受商业诈骗威胁,其中52%的公司在过去两年曾发现或举报经济犯罪;相比之下,只有37%的较小型公司发现或举报诈骗罪行。 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呢?可能原因包括以下几条:大公司有更多机会投资于不熟悉的海外市场,将管理权力下放,运作上也更加复杂,而且员工有更大机会共谋犯罪等等。在较大型企业工作的员工们,对雇主的经济状况也不是那么关心。平均每家企业损失220万美元 调查显示,全球经济犯罪率最高的地区分别是非洲(51%)及北美洲(41%)。相反的,俄罗斯和土耳其的经济犯罪比率调查结果为0。显然,这两个国家都需要改善对经济犯罪的侦察力度,或是提高透明度。 香港最常见的经济罪行是盗用资产及电脑网络罪行。3/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曾因资产被滥用或盗用而蒙受损失,而2/3的受访者则是电脑网络罪行的受害者。此次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最广泛出现的经济犯罪类型也是盗用资产。60%的经济犯罪受害企业都表示遭遇过此类欺诈。这也是通常最早被揭发出来的犯罪类型。企业一旦遭遇犯罪,面临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甚至难以弥补的。 普华永道与1284家过去两年中曾受害于经济犯罪的公司交流,其中813家表示它们可以估量所遭受的损失。从813家、近2/3的企业提供的数据中估算,平均每家公司因经济犯罪而遭受的损失将近220万美元。 很多情况下,即便公司知道自己遭遇了经济犯罪,他们也发现很难准确估量对他们业务造成的具体经济影响。将近1/3的受害企业难以估算经济犯罪造成的损失。相比于直接经济损失,经济犯罪对公司名誉、品牌形象以及员工士气造成的冲击更为致命。 超过3/4的受害企业只追回了不到20%的损失,而其中仅有50%的受调查企业为经济犯罪购买了保险。 要求更多的防范措施 全球约1/3的受调查企业强调,公司管理层对预防、控制经济犯罪必须负有主要的责任。不过这个比例在各个区域也有不同。亚太地区83%的企业认为责任主要在管理层。这一比率在北美洲为54%,中东欧为47%。 但只有1/4左右的企业对公司的管理层进行过风险控制的培训。 实实在在的风险管理标准能获得明显收效。调查揭示,那些遭遇过欺诈的企业采取了严格的反欺诈措施,员工的防范意识也提高了,而没有遭遇过欺诈的企业往往还掉以轻心,依赖于职业道德规范等消极的措施。 大多数企业都表示,经济犯罪对它们的威胁在未来5年内将持续滋长。非洲的企业尤为悲观。不过,中东欧和中南美洲的企业则较积极地预计经济犯罪的风险将会下降。 中东欧企业的反映与2001年调查时一致,不过必须注意的是,两年之后的今天,中东欧企业遭遇的经济犯罪数量明显增加了。 普华永道由此指出,如果不采取实际措施、从根源上预防所有经济犯罪,期望经济犯罪风险会降低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展望未来5年, 35%的企业认为他们面临的最大经济犯罪风险仍是盗用资产行为,而31%的企业则最为担忧网络犯罪。 “反洗钱”直击“地下财富” “富豪排行榜竟成了通缉令名册”,中国经济犯罪问题引人关注。 过去5年来,中国经济犯罪年增7成。中国检察系统共在案侦查行贿、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207,103件。其中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百万元以上的大案达5541件。“去年4月至12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经济犯罪案件12.7万多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7万多名,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68亿多元。与此同时,加大缉捕追逃力度,将5000多名在逃的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缉捕归案。”打击力度说明了打击难度。中国公安部要求各级公安机关要积极探索治本之策,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以建立反洗钱工作机制为突破口,建立以情报信息为先导的经济犯罪预警机制。“地下财富”究竟是怎样合法化的? 转移境外——这笔财富无法计算,随着中国人出入境自由度及对外经济交往的增加而逐年增多。 通过地下钱庄等境内外串通交割方式转款,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这主要发生在广东潮汕、福建及浙江等沿海一带。据国内有关学者估计,近年来仅国内每年通过地下钱庄洗钱金额就高达2000亿元,大概占GDP的2%左右。经查明,在厦门“远华”走私案中,非法收入大量通过地下钱庄流往境外。 分散转移,直接携带,化整为零。最简单而实用的方式是按照国家对出境携带现金最高限额多次直接携带,就像“老鼠搬家”。至于出关路子,多得很。比如从深圳到香港,有免检直通车,你带多少钱出去都没有人知道,资金从香港进入美国就易如反掌了。 此外,不法分子还采取境内外合谋签订虚假合同,如购货、合资在境外办企业,出口不收汇、进口不到货,通过假造贸易合作单证,将境内资金或权益转移到境外。有关资料显示,不法分子利用网络转移资产是一种新动向,日益猖獗。送子女出国窝藏赃款,也成为一种途径。 转化为地上畸形消费和合法投资——从消费的最终需求看,有不少人的地下经济收入转化成了地上畸形消费和合法投资。 让亲属开设商店,假称自己的收入主要来自该处,或伪称自己从国外某亲戚处获得大量遗产和馈赠。一些“假店面”平时很少看到顾客,但仍能维持下去,就是那些从事非法经济活动的人“遮人耳目”的把戏。 一些势力较大的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除将部分非法收入畸形消费外,还将非法得来的钱通过向经济领域渗透的方式变为合法化。他们涉足的是合法生意,如投入房地产等合法行业,或投资当地某项产业,但其经营手段完全属于非法,采用暴力手段强买强卖,收取保护费,掠夺垄断利润,继续捞钱。 处于隐蔽状态的金融投资——将钱投入股市。这在证券市场不规范监管不力的情况下,是地下经济收入合法化的一种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有关资料显示,不少人将非法收入投入股市,进行黑市交易。尤其是在市场极不规范的20世纪90年代初,根本没任何记录可查,使许多人成功地洗了黑钱,将其变为“白色收入”。 银行存款——安邦集团研究总部策略分析师陈功就此研究分析指出,如果将储蓄与中国的经济总量和增长率进行比较,就可发现差异是巨大的。 储蓄从1997年开始,其增长速度就一直大大超越经济的增长,但2000年这一年的储蓄开始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原因是全国重点打击走私,这一行动限制了地下经济的发展,进而也一直限制储蓄的上升。可见储蓄与经济增长的这种不对称的上升幅度,是与地下经济紧密相连的。说明银行存款也是地下经济收入的持有形式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