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周刊:伊拉克战争后原油供应究竟怎么了?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8月07日 09:13 新浪财经 | ||
新浪财经讯 在伊拉克战争之前的数个月里,石油价格上涨了25%,达每桶37美元。业内的专家当时分析认为,这场战争将会很快结束,下半年油价也会向下波动到每桶25美元左右。但是结果并非为他们所料。 据《商业周刊》报道,在萨达姆倒台后的短期内油价确实下跌过,但是很快又恢复到每桶30美元左右。当前影响油价的因素不外乎库存量下降、伊拉克石油产量恢复战前水平缓 然而支持高油价的最主要因素是战后伊拉克。美军占领后,当地油井基本完好;市场预期原油能很快恢复到战前生产水平,开始大量向市场供应,油价应跌至每桶25美元。但是,因伊拉克国内存在广泛的抢劫、人为破坏供油管线、以及老化的设施,这个预期至今未实现。伊拉克石油部预计,今年6月中旬产量能达到每天100万桶,年底前达到每天300万桶。但是达到每天100万桶产量的时间已是7月下旬。英国石油公司(BP)石油业内专家称,要达到每天200桶产量恐怕要到今年底。 尽管伊拉克局势可能逐步改善,但是其他混乱局势不断的产油地区也会拖累市场石油供给。自委内瑞拉的罢工潮后尽管产量已达每天270万桶,但还是比罢工前日产量低50-60万桶。当地政局动荡引发业内专家新的忧虑。尼日利亚尽管目前能达到种族暴乱前日产40万桶左右的水平,但是,当地的石油工会威胁在8月19日开始新一轮罢工活动。 约占世界市场供给的10%的以上的三个产油国的储运损耗量也把全球库存量推低到近20年来的最低点。美国由于一些地区的严寒,也使得库存达到了五年来这个时期的最低点。而且对油的需求在不断上升,导致库存增加困难。OPEC对油价上涨更是推波助澜,通过限产维持高油价,OPEC至少在9月24日会议前不会增加产量。由此断定三四季度的库存难以提高。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如果今年内油价从每桶30美元跌至25美元,GDP增长可能会提高0.25%,超过此前预计的3.5%而达到3.75%的增长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