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困扰全球企业 调查显示大公司易中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23日 16:09 南方都市报 | ||||
●全球37%的受调查企业曾遭遇经济犯罪●平均每家公司遭受的损失将近220万美元●对全球企业的威胁在未来5年内将持续滋长 普华永道日前公布的《2003年全球经济犯罪调查报告》显示,全球超过1/3的受调查企业,在过去两年内曾经遭受一次或者更多的经济犯罪行为。而一旦遭遇犯罪,企业面临的损失更是无法估量、难以弥补的。对所有行业和领域而言,经济犯罪都可谓悬挂在全球企业 犯罪率有所增长 普华永道2003年全球经济犯罪调查报告是对全球商业诈骗行为及影响作出的最全面的评估报告之一,基于3600多个调查访问归纳而成。受访者包括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行政总裁、首席财务经理以及专门负责侦查或预防经济犯罪的人员。 报告显示,全球37%的受调查企业曾遭遇经济犯罪,这一数字明显高于普华永道2001年在欧洲调研的结果。这一增长反映了两个事实:其一,业界对商业欺诈的认识和警惕提高,使得欺诈被揭露发现的比率也随之升高;其二,企业对信息透明度的渴望与日俱增,尤其是在欧盟国家中。 大公司更易中招 该报告显示,公司规模与遭遇经济犯罪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直接的联系。企业越大,遭受的打击就越严重:拥有员工数目越多的企业就越容易遭遇经济犯罪。 规模较大、在单一国家内雇员超过1000人的企业最易受商业诈骗威胁,其中52%的公司在过去两年曾发现或举报经济犯罪;相比之下,只有37%的较小型公司发现或举报诈骗罪行。 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现象呢?可能原因包括以下几条:大公司有更多机会投资于不熟悉的海外市场,将管理权力下放,运作上也更加复杂,而且员工有更大机会共谋犯罪等等。在较大型企业工作的员工们,对雇主的经济状况也不是那么关心。 金融业首当其冲 面对经济犯罪,没有一个行业是完全安全的,每一个行业中都有超过30%的企业遇到过欺诈事件。 虽然所有的商业活动都不可避免遭遇经济犯罪,但发生的几率高低也因行业而异。此次全球经济犯罪的调查结果再次印证了普华永道2001年时在欧洲进行的调查结论————所有行业中,金融服务(银行、保险)行业发生经济犯罪的比率最高。 金融服务业是任何犯罪分子的一个明显目标,除了拥有巨大的资产之外,金融业的交易操作中也关系着大笔财富,其中大多数操作是复杂而难以侦察的。另外,值得指出的一点是,其他一些高门槛的行业,比如电信业,也是经济犯罪高发的群体。 损失难以估算 相比于直接经济损失,经济犯罪对公司名誉、品牌形象以及员工士气造成的冲击更为致命。普华永道与1284家过去两年中曾受害于经济犯罪的公司交流,其中813家表示它们可以估量所遭受的损失。 从813家、近2/3的企业提供的数据中估算,平均每家公司因经济犯罪而遭受的损失将近220万美元。超过75%的受害企业只追回了不到20%的损失,而其中仅有50%的受调查企业为经济犯罪购买了保险。 展望未来5年,35%的企业认为他们面临的最大经济犯罪风险仍是盗用资产行为,而31%的企业则最为担忧网络犯罪。本报综合报道 非洲及北美经济犯罪率最高 -区域聚焦 美企成假账惊弓之鸟 在美国,经济犯罪现象十分普遍,对任何规模的商业机构都造成巨大的负面冲击。而在未来5年内,美国经济犯罪还将呈持续增长之势。超过1/3的美国受调查企业都在过去两年中遭遇过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盗用资产是最普遍的犯罪类型,发生机率高达25%,网络犯罪紧随其后,发生机率为8%。 最让受调查企业感到焦虑担忧的犯罪类型是虚报财务信息。它们认为,这种行为在一半左右的美国企业中都存在。虽然近两年来受调查企业因虚报财务信息行为遭受损失的比率仅为2%。这表明,美国媒体和舆论对一些重大虚报财务信息案件的关注,使得公众对虚报财务信息行为的担忧出现一定程度的夸大,而实际上仅有少数企业受虚假财务信息之害。 亚太企业最担心网络犯罪 普华永道2003年度经济犯罪调查报告显示,高达39%的亚太地区企业在过去两年中发现或举报过经济犯罪。调查发现,腐败和行贿、盗版行为以及网络犯罪,已成为亚太地区企业目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威胁最大的风险。24%的亚太地区企业在过去两年间成为腐败和行贿行为的受害者,这一比例未来还有可能上升至27%。 虽然只有16%的企业表示曾在过去两年间遭遇过网络经济犯罪,但这一比例无疑将随着科技发展而持续攀升。亚太地区38%的企业认为,网络犯罪是未来5年内它们最为担忧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