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通缩难见成效 小泉政府改革越来越无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7月16日 09:00 中华工商时报 | ||
日本财政赤字的不断增加,使得小泉提出的财政重建目标变得越来越模糊不清。而随着公共事业的推进和治理通货紧缩迟迟不见成效,小泉的改革正变得日趋空洞化。 小泉日前虽然推出了“三位一体”的改革方案,但对小泉经济政策缺乏灵活性、股市对策滞后、不良债权处理不利的批评之声并没有因此而减弱。 所谓“三位一体”改革,是指同时推进国库补助金削减、税源转让和重新审视地方交付税,在到2006年3年的时间内削减补助金4万亿日元左右。移交给地方政府的税源将力争达到补助金削减额的八成左右。具体来讲,就是把现在由中央政府增收的部分税源移交给地方政府,改革对地方政府的税收分成制度,以及国家削减对地方的财政补助金;进一步放宽对经济活动的限制,改革社会保障体系,加大金融改革的力度,争取在2004年度内解决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问题。 小泉就任首相以后,即打出了国债发行不超过30万亿日元的旗号。但是,到了2002年年底编制补充预算时,小泉却放弃了当初打出的这一旗号。现在,以推进结构改革而自我标榜的小泉政权虽已经启动两年多了,但日本经济进一步恶化,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剧,结构改革没有实质性进展。在通货紧缩进一步加剧的过程中,股市大幅滑落,金融体系不稳,致使失业率、企业破产的数量大增。尽管这种局面的出现有外部环境的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小泉面对通货紧缩和经济恶化的宏观经济环境,缺乏应有的灵活性和机动性。 面对日本国内要求政府进行政策转换的呼声,小泉曾表示,要实现在有关经济财政运营的基本方针中提出的实现财政收支黑字的目标,但是,伴随着通货紧缩而出现的税收减少,2003年度的财政赤字恐怕要大大高于当初估算的数额。小泉提出的财政重建的目标与桥本政权时期虽有相似之处,但整体内容大不相同。 1997年,桥本政权力图通过增加消费税和控制财政支出,促使景气得以迅速地恢复,但取得的效果却十分有限,迫使桥本首相事后不得不承认,这是自己在政策上的失误。也许小泉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小泉并没有选择直接的增税路线,而是希望在控制财政支出和经济实现增长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税收来推进收支状况的改善。但是,财政支出方面的改革因此而前功尽弃。与小渊惠三、森喜朗政权相比,小泉政权已经深陷财政赤字的泥潭。 日本政府的税制调查会在中期答辩中建议,将来的消费税应该达到两位数。他们认为,如果不实施增税措施,任何有关财政重建的展望都将是虚构的。同时强调,小泉推进结构改革的优先顺序,应根据宏观经济的实态进行灵活调整;提出有关社会保障制度和国民负担的若干选项,尽全力求得国民的理解、认可;确立结构改革的具体方针,防止决策程序的变革出现倒退。否则,即使景气恢复和控制财政支出取得进展,日本摆脱通货紧缩恐怕要到2008年。 从小泉日前推出的“三位一体”改革方案来看,其目的是要推进地方分权,让地方拥有真正的自主性与灵活性,同时实现国家与地方财政平衡的恢复。但是该方案的提出,引起了日本财务省、总务省等相关省厅内部的争议。他们认为,“三位一体”的改革方针看起来是日本政府有意把税务、财政主导权转交给地方,但削减补助金的内容尚未确定,是否转让所得税也没有最终明确。养老金制度等具体政策被搁置,预算的编制也处于执政党和政府各部门之间交涉的状态。由于迄今为止看不到改革的前景,他们越来越担心“三位一体”改革的内容同样有可能被架空。(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马玉安) 免费注册上网开店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