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的心腹事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28日 06:57 《环球财经》杂志 | ||
汤雷/文 "管线改道"和"中石油退标"的变故均发生在去年12月3日俄总统普京访华之后,这其中的偶然与必然因素令人关注。 当前,俄罗斯的战略考虑是避免与美“针锋相对”,进而提升与美欧能源、科技合作 冷看“中俄伙伴关系” 虽然普京访华期间依旧阐明其“积极拓展双边经贸合作是俄优先考虑的问题”的立场,但中俄经贸合作对俄经济所能发挥的能量尚不足以被其摆到“优先考虑”的位置,它在俄对外经济政策考量中的位次居美、欧及独联体之后,一定意义上说,俄尚未将中俄经贸关系真正提升到战略层次考虑。 欧洲作为俄罗斯能源的传统出口市场,对俄能源需求十分巨大。在欧盟进口的石油和天然气中分别有16%和41%来源于俄罗斯,俄欧经济关系在俄对外经济排位中仅次于美国,普京已明确将建立俄欧统一经济空间确定为“俄在欧洲方向的主要任务”,而且将其上升到“俄全球战略的第二优先目标”的高度。 “中国威胁”仍有市场 由于担心中国实力的增强危及俄在远东的利益,并削弱俄在东北亚的地位,俄已加快其在东北亚主导的经济项目建设步伐。 目前,为在欧亚货物运输中抢得先机,俄罗斯正努力加快朝韩铁路与俄西伯利亚铁路对接工程的进度。同样,在石油管线问题上俄顾虑重重,犹豫不决:一方面顾及“安大线”(俄罗斯安加尔斯克-中国大庆)使中国在地缘政治上可能对俄构成潜在威胁,欲将石油资源主控权牢牢掌握在俄手中;另一方面又不知如何应付“安纳线”(安加尔斯科-纳霍德卡)可能带来的耗资巨大、石油用户尚不确定的难题。 与普京上任之初不同,俄当前对东亚的经济利益诉求超过其借“东亚”平衡“西方”的利益诉求。从俄积极谋求第二条“欧亚大陆桥”、积极介入朝鲜半岛事务、对我能源合作要价提高、石油管线走向再度搁置等方面来看,中国在俄东亚外交中的重要性有被“稀释”的可能,导致未来我经济利益受到削弱。 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一个最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是,俄蒙、俄印、俄台经贸合作的“中性化”趋势。从长远来看,俄与上述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的扩大与深化固然是为了获取硬通货,增强俄经济实力,但客观上对我构成竞争与牵制效果的目的亦十分显著。 2002年中俄双边经贸额尽管有望突破120亿美元大关(排除非正规贸易因素),但我们应当清楚地看到,这其中很大成份是军品和能源贸易,而此两项贸易很可能因俄与西方关系的日益改善而趋于严峻。 同时,俄军品和能源出口主要是为获取硬通货、补偿预算等需求,而俄国内经济的渐趋好转可能影响俄对该类产品出口的战略性考虑,进而威胁未来中俄经贸关系的长远稳定发展,这可从近期几例尚待进一步证实的问题中寻得些许蛛丝马迹:关于舰艇生产的合同再度在北方造船厂和波罗的海造船厂之间引发争夺;“苏-30”生产合同在“共青城”与“苏霍伊”之间引起争夺;石油管线走向久拖不决更因“尤科斯”公司的丑闻而再度被挑起,管线输油量更可能因此减半(从过去的3000多万吨减至1500多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