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石油价格一路狂涨 世界石油市场走向何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3年01月14日 11:02 新华网 | ||
萨仁 2002年,世界石油市场动荡不安,石油价格跌宕起伏。刚刚进入2003年,美伊战争一触即发,以及委内瑞拉石油工业的持续大罢工,带动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一路狂涨,目前已突破每桶33美元。而全球经济的回升乏力、国际反恐斗争的风波无定,使国际社会对2003年世界石油市场的前景充满疑问。 美伊战争将左右短期世界石油市场去向 新一轮美伊战争可能会很快打响,但兵者,诡道也,战争爆发的具体时间世人根本无法猜定。国际上许多人担心,美伊战争是否是一场速决战,而且局限于伊本土?伊军会否打起游击战、破袭战,甚至不惜烧毁油田,引发国际石油市场的长期恐慌,破坏世界石油供应? 面对动荡的世局,各种担心都是正常的。毋庸置疑,战争拖得越久,对世界石油市场的不利因素就越多、越大。但美伊战争所能直接影响到的伊拉克石油,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呢? 事实上,伊拉克石油储藏量虽大,但海湾战争之后一直在执行的石油换食品协议却对其石油出口做了限制,日均在200万桶上下。这个数量对现行国际石油市场影响甚微,其缺口也很容易为欧佩克的增产填平。而且美国及西方大国的战略石油储备足以应付战争期间的特别需求。美伊战争固然会引发油价快速上扬,甚至跨越每桶40美元大关,但其影响力可能会很有限,石油价格在一定时期后会逐步恢复至合理范围。这一点,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所发动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的历史中已经得到充分证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发动战争前都会综合考虑各种战略因素,包括石油价格问题,不会让其失控。另外,战争刚刚爆发初期的油价暴涨,只是人们对战争引发动荡的一种直观心理反映,而随着事态的发展,人们的心态一般会逐步稳定,带动石油价格的逐步稳定。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另一种情况,美伊战争可能引发一些海湾国家的政治、社会、经济动荡,或者使美国陷入战争泥潭。在反美情绪刺激下,一些海湾国家的石油工人可能会举行罢工,破坏石油生产机械,拒绝装运石油出口,甚至焚毁本国油田,进而引发消费者心理崩溃,石油价格疯涨。但即使出现这种情况,美国也可以暂时从已占世界石油产量3/4的海湾以外的地区进口石油,而且非欧佩克国家的增产潜力也很大,这类危机应该会很快得到有效处置,不会重演上世纪70年代世界性石油危机的惨剧。 影响世界石油市场的中长期因素 石油作为一种特殊的战略商品,其价格波动涉及多方面因素,往往与其价值相背离。但从中长期看,影响世界油价走势的还是石油产业自己的发展。 世界经济减速与油价狂涨是难缠的双头海蛇,其互动关系对世界经济的长期走势影响深远。在这个问题上,有两方面因素需要我们认识清楚。 其一,国际石油供应市场正日趋多元化。欧佩克固然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其油质好、开采方便、成本低。但现在非欧佩克国家石油产量已是欧佩克的两倍。俄罗斯、非洲、拉美地区在世界石油市场中的重要性凸显。他们大力拓展生产能力,千方百计侵蚀欧佩克传统市场。欧佩克完全操控世界石油市场的局面已一去不复返。而国际石油供应市场的多元化事实上有利于油价的中长期稳定。 其二,石油作为传统能源,其废气危害性极大。从长远看,石油可能会缓慢淡出世界能源消费行列。很多国际大型石油公司都认为21世纪是天然气时代,天然气供应量将超过石油。此外,可再生能源也会吞噬一部分石油市场。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源的利用已取得不少经验和成就。而燃料电池的研发工作也有相当进展。一些国家和地区也出台相关政策。如欧盟规定,到2010年,欧盟电力供应的23%将来自可再生能源。 综合以上分析,2003年,在可预见的短期内,世界石油市场的动荡显而易见,但仍处于可控制状态。而从中长期来看,作为世界经济运转的血液,石油的霸主地位可能会有所撼动,其价格波动的影响力也将缓慢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