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专稿:“富而衰”的日本经济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2年12月25日 10:03 中国经济时报 | ||
冯昭奎 2001年4月,竞选自民党总裁和首相职位的小泉纯一郎曾信誓旦旦地说“没有改革就没有经济增长”,这句话本是小泉表示推进改革决心的豪言壮语,而在小泉执政一年多后却成了日本经济与改革现状的真实写照:其一是“没有改革”(改革没有取得进展),其二是“没有经济增长”(2001年度日本的GDP比2000年度减少1.8%之后,2002年度GDP大约只能比上年 究竟应该怎样估价日本经济?日本经济有没有出现“衰退”?今后能不能再次出现较快增长?是人们关心的问题。 2002年日本经济形势依然低迷 日本经济在2001年10月转为萧条,并陷入严重衰退,2001年度(2001年4月至2002年3月)实际增长率为-1.8%,是二战后以来最大幅度的负增长。进入2002年,1、2、3季度出现连续3个季度正增长,实际增长率分别为0.2%、1.0%、0.8%,年率为0.8%、4.2%、3.2%(年率)。2002年2季度日本政府开始采用经过修改的GDP速报推算方式,将今年1季度实际增长率(年率)从原来发表的1.4%的“高增长”下调为负0.0%,后又上调为0.8%,今年2季度实际增长率(年率)则从原来发表的1.9%上调到2.6%,后又上调到4.2%。。政府在2002年5月宣称日本经济已“触底”,也就是说“不会变得更坏”,但也未能明显“变好”,复苏极其乏力,政府预测2002年度实际经济增长率仅为0.2%。这是日本政府9月19日修改过的预测,原预测为0.0%,政府小幅上调预测的原因是出口和生产等出现恢复动向。因此,今年日本经济形势可概括为“零复苏”(即仅有零点几增长率的复苏),其主要特点是: 经济景气的微弱复苏主要靠出口拉动。从2001年11月直至2002年秋季,生产水平大致逐月上升(仍低于一年前的水平),而生产恢复和库存调整的主要原因在于出口从2001年秋季转为增加。一个是面向美国的出口,以汽车为中心有所增长;另一个是面向亚洲的出口,包括与IT有关的出口和以机床为中心的资本品的出口有所增长,2002年1、2季度的净出口分别增长了27.2%、14.6%。 个人消费稍有增长。2002年1、2、3季度个人消费分别增长了0.5%、0.5%、0.8%,主要表现在小型轿车、薄型电视等家电产品旺销、手机通话费增加。由于雇用和收入状况严峻,2002年10月份以后个人消费增长出现停滞迹象,预计4季度和明年1季度消费增长仍将乏力,全年度个人消费大约只能增长0.5-1%。 个人消费疲软是导致日本内需低迷的最终原因,至于个人消费疲软的原因则在于经济长期低迷背景下,家庭可支配收入减少(包括企业职工奖金减少,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薪金减少,部分养老基金的养老金发放额减少);在泡沫经济破灭后,地价和股价持续下跌导致家庭资产缩水;在通货紧缩、即物价持续下跌的状态下,人们对一些不急用的东西往往倾向于等物价进一步下降后再购买;加之失业率高居不下(3季度保持在5.4%)、国民担心手中持有的金融资产贬值,担心社会保障改革将导致国民负担加重,这些因素都对民众消费心理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据瑞穗综合研究所推测,对将来的不安使消费每年减少4.2万亿日元。 企业设备投资继续减少。2002年1、2、3季度设备投资分别减少了1.5%、0.2%、0.9%,全年度设备投资则可能比上年度减少3-4%甚至更多。 影响企业投资的主要因素有:企业过剩债务迟迟未能解消,致使企业即使有利润,也不用来进行设备投资,而是忙于还债;受到浪费型公共投资保护的建设业以及服务业等“安居乐业”于低效率、低生产率的状态(90年代非制造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率只有0.3%)等等。2002年1月以来,日本已有28家上市公司倒闭,是曾经创最高记录的1997和2001年的两倍。 公共投资趋于减少。在财政拮据的情况下,1、2、3季度政府的公共投资分别减少了0.6%、1.5%、1.6%。 日本经济形势中的 “中国因素”上升 2001年日本对美国的出口减少了14.8%,对欧盟的出口减少了17.6%,对东亚四小龙的出口减少了23.6%,对东盟4国的出口减少了17.2%,然而,惟有对中国的出口增加了2.2%,其中主要是资本品、零部件和原材料的出口。(日本贸易振兴会《贸易投资白皮书2002年版》) 又据日本财务省2002年9月发表的统计,4-9月日本对美国、欧洲、亚洲、中国的出口分别增长-0.5%、0.1%、14.9%、33.8%,对亚洲的出口额达到创记录水平,对中国出口的增加更加突出。其中9月份日本对华出口(以半导体和汽车为中心)继续保持近40%的高增长,与同期对日本最大贸易对象国美国的出口只增加3.8%形成鲜明对照。这意味着对中国出口的大幅增长越来越成为拉动日本出口增长和经济恢复的重要动力。 对华工业品出口在日本工业品总的出口中的比重也在提高。比如2001年日本钢铁出口当中,对华出口占15%,仅次于对韩出口(20%);日本石化产品出口当中对华出口的比例高达40%;中国的机床市场规模已超过日本,预计中国的建设机械的市场规模将在2003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一,中国的汽车市场规模将在2015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这将给日本的机床、机械设备、汽车企业增加对华出口或向中国转移生产提供机会。 另一方面,中国的工业化又为日本的广大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廉价产品,而日本从中国进口越来越多的价廉物美的工农产品,是导致在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状态下国民实际生活水平没有明显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价廉物美的“有你可乐”(UNIQLO)服装,现在甚至被称为是日本的“国民服”。日本一位学者指着他穿在身上的大衣说,这就是在UNIQLO买的,价钱只有1900日元,而在4-5年前,这样一件大衣要卖到七八千日元。 预计2002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将可能超过对美出口的一半,同时中国将成为日本最大的进口对象国。再过几年,中国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 通货紧缩难以克服。2002年3季度综合物价指数比上年同期下降2.4%,这已是该指数连续4年半的下降,而且3季度的降幅比1季度的降幅(0.5%)还大。从本质上说,一国经济的通货紧缩是需求大大低于供给的状况长期持续所带来的结果。 除需求低迷以外,金融问题、廉价进口品激增以及IT革命对物价上升的抑制作用(例如技术革新降低了生产与流通的成本)也是导致通货紧缩的原因。 通货紧缩尽管能给消费者带来好处(由于物价下降导致实质收入增加),但却导致企业销售收入减少、实际债务负担加重、设备投资下降、银行不良债权增加;从业人员收入因企业效益下降而减少,消费心理恶化;政府财政收入减少、公共债务危机加重等,这又会反过来加深经济萧条,从而导致出现通货紧缩与经济萧条相互“促退”的恶性循环。 为了重振日本经济,结束通货紧缩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然而,对于日本自身来说,通货紧缩是二战后初次出现的问题(在近代史上是第三次,第一次是发生在1881~1885年,史称“松方紧缩”;第二次发生在1920~1930年,史称“昭和恐慌下的井上紧缩”),对于长期习惯于如何应对通货膨胀的日本政策当局来说,如何设计一套能有效应对通货紧缩的政策篮子成为新的政策课题。 2002年1月日本政府曾预计到2003年度结束前日本可望克服通货紧缩,使物价上升率达到0.0%。然而,其后由于物价下跌幅度比当初预计的有所扩大,9月日本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又认为原定的“2003年度摆脱通货紧缩”的目标难以实现。在2002年日本已经三次推出治理通货紧缩的对策,在2月、6月推出的第一次、第二次综合通缩对策都是无果而终。 需要指出,通货紧缩不只是日本一国的问题,而是当今世界经济中一个带有普遍性和“传染性”的一个问题。日本学者神原英资甚至认为,“如果说20世纪是通货膨胀的时代,21世纪就是通货紧缩的时代”。 不良债权不降反升。对当前日本的银行的坏账的估计,政府的核查结果多于银行,而民间的推算结果又比政府核查结果还要严重,同时对坏账进行处理的速度跟不上新的坏账产生的速度,致使坏账余额不降反升。例如在2002年3月底,日本金融厅发表的全国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余额达52.4万亿日元,比一年前增加了9.5万亿日元,是连续两年增加,其中大银行的不良债权为26.7万亿日元(包括需加管理的债权11.3万亿日元、危险债权12.2万亿日元、破产更生债权3.2万亿日元),比一年前增加了3.7万亿日元,其原因是尽管大银行一年来最终处理掉的不良债权总共6.2万亿日元,但在同期间新发生的不良债权达9.9万亿日元,超过处理掉的不良债权的3.7万亿日元。11月日本13家大银行的平均资本充足率降至8%,为国际清算银行规定的下限。 坏账问题的实际情况显然比银行“自查”的数字更加严重。2002年11月,银行自我查定的不良债权(包括需加注意的“灰色债权”)为34.6万亿日元,而金融厅核查结果为47万亿日元以上,两者相差35.9%之多。然而,有些民间机构估计,在日本的银行的460万亿日元的贷款余额中,大约接近一半已经“变坏”,最坏的场合日本的坏账的数额可能达到230万亿日元。 股市地价持续下跌。从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的股价、地价一路下跌,不断缩水。以2002年10月10日股市为例,日经平均股价为8439日元,比过去最高股价(1989年12月的38915.87日元)缩水78.3%,不及最高股价的一个零头,比2001年底缩水19.9%。又据日本国土交通省在2002年4月发表的“土地价格调查”(公式地价),以2002年1月1日为基准的全国土地平均价格比上年又下跌了5.9%,地价连续11年下跌。 资产缩水给日本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紧缩效应。其中特别是日本的银行向来以土地作为主要的贷款抵押品,地价不断下跌致使银行的贷款抵押不断贬值,银行资产严重劣化,不良债权问题更难解决,并影响着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由于股市下跌,日本的银行除去不良债权问题又增加了一个“不安”,即银行因股市下跌而产生的帐外损失导致自有资本减少,资本充足率下降,其结果银行就倾向于更加惜贷,而银行惜贷又会加深景气低迷,从而引起股价更加疲软,结果形成又一个恶性循环,并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定时炸弹”。为了使银行减少对股市动荡的不安,从股价风险中解放出来,日本央行于2002年11月实施购入民间银行的股票。对于这一非同寻常的举措,有人说是一个“英明的决策”,是对银行的“特大喜讯”,对市场是非常积极的举措。也有人说是一场“危险的赌博”。因为如果股价上升,日银可将其从银行购入的股票以较高价格在市场抛出,然而,如果股价继续下跌,日本央行购入的股票就会被“套牢”,这时如果不惜蒙受损失来出售股票,就会有损于央行财务的健全性,使日元的信赖性下坠。 日本央行采取的购入银行股票的措施在发达国家央行没有先例,反映了日本的金融政策已经接近极限,达到几近无计可施的地步。 对日本经济的估价和展望 从经济形势看,日本经济长期低迷,出现了“不景气长期化”的局面。前几年,日本人相互打招呼的用语往往不说天气之类,而说“经济好不景气啊”,现在连这都不说了,其原因不是因为经济景气好转,而是人们已经习惯于长期不景气了。当然日本的“低迷经济”并非总是后退,总是萧条,也仍然有周期性循环,只是这种循环一次比一次在更低水平上展开罢了(金子胜:《长期停滞》)。 对日本经济能不能说“衰退”? 从经济实力看,尽管日本经济经过长达十年的低迷状态,又在2001年陷入严重衰退,但无论是从日本人的平均生活水平看,还是从日本的经济规模、国际收支、民间储蓄、外汇储备、对外债权、制造业技术水平等来看,日本经济发展的水平确实很高,至少比中国要高得多,国民的平均生活水平也比我们高得多。例如2000年日本的GDP为4.8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GDP(1.1万亿美元)的约4.4倍;日本的人均GDP为3万8000美元,相当于中国的人均GDP(855美元)的44.4倍;日本外汇储备为3546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的约2.1倍;日本的个人金融资产为11万亿美元,相当于中国的个人金融资产(1.5万亿美元)的约7.3倍。 日本经济学家不大用“衰退”一词,而用“后退”的说法来反映经济循环的一个阶段。然而,从日本经济的实际来观察,应该说存在着衰退,也就是一种源于体制、结构问题的不增长。当今日本是既衰又富,这两者并不矛盾,如同一个中年人身体很胖,但可能很虚,又有糖尿病又有高血压。尽管整个国民的收入比较平均,消费水平颇高,但内里的体制已经衰退,又得不到改革,因此可以说“衰退”是本质而“后退”是表现。 从经济前景看,目前在日本国内外对日本经济前景出现了不同看法。一种看法是认为“从中长期看,日本经济已经形成了‘持续停滞’结构”,但也有相反看法,例如年逾九旬的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认为“未来5年的经济奇迹将出现在日本,我认为日本会东山再起,而且现在已经初露端倪了。”美国赫德森研究所理事长伦敦也认为,“日本不是处于夕阳西下,而是处于旭日东升的态势。如果不对日本作出上述预测,就会出现估计上的错误”。 笔者认为,在今后一二十年,日本经济很可能出现长期停滞、至多是低增长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