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16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华盛顿记者王振华、驻布鲁塞尔记者田帆、驻东京记者乐绍延报道:
在即将过去的2002年里,虽然美国、欧元区和日本这世界三大经济体经济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但总体来讲复苏乏力,而且各自面临着不同的难题,可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为推动经济复苏,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欧洲中央银行最近分别采取了今年的首次降息措施,
日本政府制定了“反通货紧缩综合对策”。如果能够排除伊拉克战争等不确定因素,明年美欧日经济应该能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
美国在去年底摆脱战后第10次经济衰退后,今年经济形势最大的特点是复苏步伐明显不稳,增长速度时快时慢。今年前三个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1.3%和4%,经济学家们预计第四季度的增长率仅在1%-2%之间。造成美国经济忽冷忽热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经济复苏乏力,因而容易受到冲击。美国经济以往复苏期间的增长率平均在5%以上。二是上半年愈演愈烈的公司财务做假丑闻和近几个月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危险增大制约了投资和消费。
从当前情况来看,由于经济本身和地缘政治等方面存在着多种困难和不确定的因素,美国经济明年的前景也不容乐观。目前,对美国经济走势影响最大的、也是最难以确定的因素是美国是否会对伊拉克发动战争。这场战争打还是不打、是早打还是晚打、是大打还是小打、是持久战还是速战速决,都将对世界石油市场和美国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人们还记得,1991年的海湾战争将美国经济拖进了衰退。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如果美国对伊动武,美国经济可能重蹈覆辙。
与美国经济复苏进程起伏跌宕不同的是,欧元区今年的经济复苏给人以“病去如抽丝”的感觉。欧元区经济去年虽躲过了衰退,但去年第四季度还是出现了负增长。今年欧元区经济始终是步履蹒跚。欧盟委员会在其秋季经济预测报告中承认,今年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将只能达到0.8%。据欧委会的最新预测,明年第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可能出现0.2%的负增长。
除了受美国经济复苏乏力、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波动等因素的不利影响外,欧元区国家在振兴经济方面还面临两大内在障碍。首先,由于欧洲中央银行统一掌控利率、欧盟《稳定与增长公约》对欧元区成员国财政赤字水平实行严格控制,欧元区各主要成员国已无法根据自身的情况采取刺激措施。其次,经济结构改革滞后。欧盟负责经济与货币事务的委员索尔韦斯认为,欧元区国家普遍僵硬的劳动力市场阻碍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同时,欧元区某些领域的市场一体化进展缓慢。欧元区(欧盟)统一大市场的框架虽然已经搭建起来,但由于各成员国的利益并不相同,在能源、金融服务、交通、通讯等领域仍存在大量的市场进入障碍,影响统一大市场规模效益和竞争效益的发挥。欧洲央行行长德伊森贝赫明确表示,欧元区各国加速经济结构改革的步伐是促进欧洲经济不断增长的关键。
日本经济去年陷入了过去10年内的第三次衰退,今年前三个季度虽然分别比前一季度增长了0.2%、1%和0.8%,但日本经济存在的通货紧缩加剧、不良债权增加、股价暴跌导致资产大幅缩水等问题,都制约着日本经济的复苏。日本中央银行总裁速水优最近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日本整体经济形势虽然已经止跌回稳,但近几个月景气一直在谷底爬行。最近的经济环境趋向不明朗,经济前景不容乐观。”
速水优认为,日本经济当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金融机构的巨额不良债权和股价暴跌。他强调,为了使日本经济早日纳入持续和稳定增长的轨道,必须尽早处理不良债权。速水优对当前银行股的暴跌深感忧虑。他说:“这是我从1947年从事金融工作以来的55年中所没有经历过的,也是战后日本金融业首次出现这种问题。”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日本政府已经制定了“反通货紧缩综合对策”,强调要加快不良债权的处理,并设立了产业再生机构,重新审视和振兴日本产业。但国际社会对日本政府的经济对策能否奏效普遍持怀疑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