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德国政府一味讳疾忌医而不采取果断行动的话,那么目前发生在日本的通货紧缩就是德国的前车之鉴。通货紧缩令投资收益率下降,从而导致投资和收入的降低,这是一个无法从外部治愈的恶性循环。
张巍
德国这个人口占欧盟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占欧盟四分之一的国家在2001年经济增速仅为0.6%,而今年预计仅为0.4%,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最低的经济增速
11月21日,德国政府公布了最新的经济增长数据,第三季度德国GDP增幅折合年率仅为0.3%,这是整个20世纪90年代以来最低的季度增速。显然,无论是繁杂的劳工法,还是过高的平均工资以及低增长率,都已经成为了德国经济拖世界经济后腿的重要因素。
经济衰退恶性循环
曾几何时,人们忽然发现通货紧缩阴影已经笼罩全球,无论是美国,还是欧元区以及日本,无一例外地正在滑向或者已经出现通货紧缩。在这一轮全球性衰退的初期,人们还天真地认为这次仅仅是由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而产生经济下滑,而欧洲乃至日本还不至于出现太遭的情况。如果真的如此,欧洲和日本的进口需求就能够有效地拉动美国乃至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比如巴西、韩国的经济尽快走出衰退的阴影。但是一年之后,他们发现这种想法仅仅是一个幻想罢了,因为现在出现的情况是继大萧条之后的又一次发达国家同步衰退。
同一年前经济学家们设想的恰恰相反,欧洲和日本不但没有起到拉动美国经济摆脱衰退的正面作用,反而成了拖美国乃至世界经济复苏后腿的重要因素。根据高盛集团最新的经济预测,欧盟今年经济增速仅为1%,日本为-1%,相比之下美国经济增速为2.4%,远远超过了它的欧洲和日本“盟友”。11月6日,美联储宣布再次下调利率,在此次降息的声明中,格林斯潘和他的同事明确表示:“美国经济将完全不依赖世界其他经济体而单独走上复苏之路。”
如果三大经济体在未来一年里持续低迷而不能走上复苏之路,那就很难避免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发生。需求相对于供给持续低迷显然是诱发通货紧缩的重要因素,这一点在日本已经得到了印证。在日本,无论是钢铁还是鞋子无一例外地供大于求,于是物价持续下跌,从而投资萎缩,加重了经济衰退,整个过程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且随着其他国家尤其是美国和欧洲的进口需求低迷,日本这个对出口依赖较大的国家的通缩危机更加严重。
而在德国,这个曾经被誉为“欧洲经济发动机”的国家面临着重蹈日本覆辙的巨大风险。这个人口占欧盟五分之一、经济总量占欧盟四分之一的国家在2001年经济增速仅为0.6%,而今年预计仅为0.4%,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最低的经济增速。从1991年以来,德国平均失业率水平一直维持在8%的水平居高不下,德国目前的失业人口数已经为1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更为糟糕的是,德国目前的经济窘境似乎很难在短期内得到缓解。根据高盛集团的预测,
德国目前的情况(低增长、高失业)至少还要持续5到10年左右。
两大因素推德经济下水
造成德国目前的经济困境的原因主要有如下两点:
首先,就如同欧盟其他成员国那样,德国劳动力市场存在过多的管制。德国的劳工法对雇主解雇工人作了严格的规定,企业主解雇工人必须对工人给予高额补偿,因此企业主大都不太情愿雇佣工人。而且,政府对失业者慷慨的失业救济在帮助失业人员渡过难关的同时也降低了德国工人努力寻找工作的积极性。强大的拥有政府背景的工会使得资方无法根据劳动力市场灵活变动职工工资。所有这一切所造成的结果只有一个———持续性高失业率。
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另一个造成德国现在经济困境的原因却是10年前就形成的。两德统一的一个重要口号就是要令东西部工人的工资水平相等。在当时,这个看似平等的口号赢得了所有德国东部工人的支持,但是当局似乎忽略了一个决定性因素———德国东部工人的劳动生产率仅为德国西部工人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由于“平等工资”政策和东西部马克1比1比率兑换,从1991年到1995年德国东部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上涨了50%。这种政策的负面影响随之逐渐显露出来:过高的劳动力成本使得原本就缺乏竞争力的德国东部企业更加难以维系,而劳动生产率迟迟不能提高也抑制了其他地方资本的流入。从1995年以来,德国东部地区的实际失业率一直维持在18%以上,这显然就是当年联邦德国政府“慷慨行为”的代价。
其实当年联邦德国政府这种“慷慨”的做法也可以理解,只有这种做法能够让合并计划得到德国东部人的支持,而合并过程越快,其社会成本也就越低。但是尽管当时的联邦德国是一个非常富有的国家,但是面临德国东部这样一个包袱,成本显然是无法避免的。设想让美国和墨西哥合并,又让新成立的国家迅速达到合并前美国的经济水平,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讳疾忌医难以复苏
无论是德国政府还是日本政府,在对待眼下的危机问题上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了“迟钝”。两国政府都不愿意去进行实质性的改革(包括处理银行坏账和放开劳动力市场管制等等),因为这些改革都会让他们失去选民的支持。目前,德国每年都要用占GDP3%—4%的财政开支来支持东德地区的失业福利。刚刚在选举中以微弱优势胜出的一向墨守成规的施罗德总理显然不会在近期修改这项庞大的财政支出计划。显然,德国和日本政府都把希望寄托在世界经济的复苏上,在他们看来只有世界其他地区经济复苏才能通过出口增加拉动本国经济走出现在的衰退。
而两国政府的这种愿望究竟有多大可能性成为现实呢?从目前看来美国、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周期并不会出现较大的差异,也就是说如果仅仅把复苏的希望寄托在美国身上是不现实的。作为传统的对付衰退的武器,降息和扩张性财政政策仍然会发挥效力。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成功地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全面衰退。而相比之下它的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同行们却在降息问题上表现出了异常的“冷静”。不过最终欧洲央行可能会迫于舆论压力不得不走上降息之路。其实,对于德国的情况而言,降息只能够成为经济复苏的推动力量之一,却不能成为决定力量,只有推进触及政治、法律和文化的改革才能真正让德国回复当年的活力。
如果德国政府一味讳疾忌医而不采取果断行动的话,那么目前发生在日本的通货紧缩就是德国的前车之鉴。通货紧缩令投资收益率下降,从而导致投资和收入的降低,这是一个无法从外部治愈的恶性循环。仅仅在15年前,德国还被誉为欧洲经济的领头羊,而那时候谁又能想到15年后这个当年人们心中的领头羊却成了欧洲经济的“后进生”。看来“德国病人”真的快到病入膏肓的地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