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年底还有70天时间。这70天将是日本经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小泉纯一郎公开表示要解决不良债权问题,日本经济财政和金融大臣竹中平藏也明确表示,包括大企业和大银行在内,任何企业都将列入可能淘汰范围。日本经济能够承受通货紧缩风暴吗?以建筑公司等为代表日本企业对此不寒而栗
市场对首相置若罔闻
“现在可是买进股票的时候”。10月4日星期五,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视察了东京证券交易所,并发表了上述感想。但是,市场对首相的言论置若罔闻,到了7日星期一,日经平均股价(收盘价)与上一星期相比,下跌了339.55日元,刷新了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后的股市最低价,跌到了8688日元。日本股市的动向表明日本经济开始进入震荡期。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日本经济财政金融大臣竹中平藏曾多次表示,在处理不良债权的过程中,将对大型企业和大银行进行整顿:“亏损企业的退场是资本主义普遍使用的手段”,“只是因为是大企业,所以就尽管经营不善也不会让它倒闭,这种做法将不再可能”。
存款保险解禁(即超过1000万以上的定期存款,在银行倒闭时不再受保护)也将配合小泉首相坚持的“2004年度内解决不良债权问题”的期限,延期至2005年4月执行。这也就等于说,作为日本政府而言,在此期间将无法保证金融机构的稳定性。可以说,在截止2005年3月底以前的900天时间里,日本经济将进入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会让人感到吃惊的“战争时期的特别状态”(日本银行某官员)。
尤其在今年的最后70天时间里,日本经济将会面临空前的“阵痛”。首先,银行将以资产审查的名义对贷款企业进行严格的甄别。甚至连目前没有被划分到有破产风险和需要加强管理等不良债权类别的企业,其评估都会被更新。这样一来,商业银行的新贷款申请将会变得更加困难,甚至有可能导致企业业务难以为继的状态。
震动超出人们想象
伴随着对企业的重新评估,银行将不得不增加用于解决不良债权的准备金。结果,银行的自有资本(OwnCapital)将遭受损失。
如果自有资本低于作为健全金融机构标准的水平,那么就只有通过注入国有资金,才能够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快的话10月份就能看到有关措施的方向性,最迟在年内就会得到明确的答案。不采取措施消除不良债权,那么日本经济的新生就根本无从谈起。假若把目前的股价下跌当作是此前回避消除不良债权等问题所付出的代价,那么这将是一次绕不过的鬼门关。
但是它所带来的震动将超出人们的想像。仅处理各大银行的不良债权损失在2002年上半年度就已经超过了7兆日元(约合人民币4375亿元)。
但另外一个数字更令人忧虑。“各大银行的缺口资金还差10兆日元”。这是日本银行近期有关不良债权处理意见报告中隐含的信息。尽管该报告中没有公开宣布这一相当于各大银行两年半业务纯利润总和的数字,但这一数字足以粉碎各大银行自我重建的希望。
不能忘记的是,即使是在本年度实施了有可能导致大型企业破产乃至银行国有化的阵痛疗法,等待日本经济的也并不是一幅描绘好了的再生蓝图。三菱证券的经济学家水野和夫表示:“要想彻底地消除不良债权,说得极端一点,必须用20年的时间进行产业结构的转换。在2004年度以前,只能对已经表面化的不良债权进行处理”。就像要去证明水野的观点一样,在消除不良债权问题的时间期限、即在2005年3月底以前,日本经济新生之路已经是荆棘密布。
2003年度将连续改革造成企业业绩恶化的一系列制度。已经决定实施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和2004年度实施的养老金制度改革将使日本国民的负担比现在更沉重。这一切将减少消费者的可自行支配收入,而且消费者考虑到未来,也会进一步紧缩开支。由此导致的消费水平下降不仅会对企业的销售额造成负面的压力,而且还很有可能降低企业利润。而企业业绩的恶化必将造成银行资产的恶化。
“2003年度问题”
问题还不仅仅在于销售额和利润的恶化,位于市中心的大型写字楼相继峻工也会诱发房租下降以及房地产价格的下滑,这个被称为“2003年度问题”实际上已经浮出水面。房地产价格的下滑将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固定资产,进而造成企业财务状况的实质性恶化。
这样,到2003年度新出现的不良债权就大有可能超出2002年度解决的不良债权。这些新不良债权的后备军已不仅仅局限于部分巨额贷款企业。中小型制造业的销售额目前已经创下了自1975年第一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如果未出现紧急解散内阁情况的话,小泉首相将在2004年6月任满迎来换届选举,但小泉首相还未推出解决不良债权的战略。
日本政府将于本月内基本完成包括税制改革等在内的通货紧缩对策。这些政策能否消除股市的担心和处理不良债权所带来的紧缩压力呢?目前还不得而知。而且美国经济持续低迷以及美英两国又打算攻打伊拉克等,一系列的负面材料比比皆是。因此,如果新政策不能使企业恢复竞争力以及创造出新的市场需求,那么就极有可能将不良债权问题引导到没有出口的死路上去。
这样到小泉内阁预定解决不良债权的2004年3月,未来这900天的时间里可能出现这样的惨状:一边是新的不良债权不断产生,一边是不断向银行注入国有资金,这两种情况反复螺旋上升,最终导致日本经济彻底失去复苏的任何希望。
|